大气污染治理第二章2.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三)影响燃煤烟气中飞灰排放特征的因素 1. 燃烧方式 表2-7 几种燃烧方式的烟尘占灰分比 燃烧方式 占燃料中的灰分/% 手烧炉 15-20 链条炉 15-20 抛煤机炉(机械风动) 24-40 沸腾炉 40-60 煤粉炉 75-85 表2-6 几种燃烧方式的烟尘颗粒概况 飞灰颗粒组成 手烧炉排/% 链条炉 /% 抛煤机炉/% 煤粉炉 /% 沸腾炉 /% 10μm的含量 5 7 11 25 4 20μm的含量 8 15 23 49 10 44μm的含量 30 25 42 79 20 74μm的含量 40 38 56 92 26 149μm的含量 49 57 73 98 74 149μm的含量 51 43 27 2 26 2. 煤质(灰分和水分含量以及颗粒大小) 灰分越高,含水量越小,颗粒越细,则排尘浓度就越高 3. 锅炉引风类型 自然引风锅炉的烟气流速较低,排尘浓度也较低 4. 炉排和炉膛的热负荷 每平方米炉排面积上和每立方米炉膛容积内每小时燃料燃烧所释放出的热量 5. 锅炉运行负荷 锅炉每小时蒸发量与该锅炉额定蒸发量的百分比 热负荷越大,飞灰含量越大 运行负荷越大,飞灰含量越大 0 40 50 60 70 80 90 100 110 120 0.5 1.0 1.5 2.0 2.5 3.0 3.5 4.0 4 1 3 2 负荷/% 烟尘排放浓度/g.m-3 图2-6 不同锅炉运行负荷的排尘浓度 1,2,3. 往复炉;4. 链条炉 第六节 燃烧过程中其他污染物的形成 一. 有机污染物形成 (一)碳氢化合物的形成 未燃尽的碳氢化合物,是燃料燃烧不完全的结果 1. 含有较大浓度烯烃和芳香烃的燃料,燃烧尾气含有较高浓度的碳氢化合物和POM。 活泼的碳氢化合物、多核有机化合物(POM) 3. 存在于燃烧尾气中大部分碳氢组分是在低温条件(T1000K)下形成的。 2. 燃料中含有较大浓度高分子量的碳氢化合物,尾气中则含有较高浓度的POM。 自学为主 (1) 链烃分子氧化脱氢形成乙烯和乙炔; (2) 延长乙炔的链形成各种不饱和基; (3) 不饱和基进一步脱氢形成聚乙炔; (4) 不饱和基通过环化反应形成C6-C2型芳香族化合物 (5) C6-C2基逐步合成多环有机物。 3. 形成复杂碳氢化合物的历程 积炭是在未燃尽的碳氢化合物存在下形成的,但未燃尽的碳氢化合物未必导致形成积炭。 (二)碳氢化合物与氮氧化物产生的矛盾 在氮的氧化物被认为是一种重要的大气污染物之前,曾经通过充分混合把许多燃烧系统排出的碳氢化合物的浓度降到非常低的水平,并且在低过量空气下亦获得很高的燃烧效率。在这些系统中较高的温度有利于NOx形成,而NOx的浓度加大也会造成污染,故要改变空燃比,以降低燃烧温度,减少NOx的排放量,但这又会增加了碳氢化合物的排放量,同时也降低了燃烧效率。要同时满足减少碳氢化合物和氮氧化物两者的的排放量,只能通过仔细控制混合的型式、温度水平和在整个系统内的停留时间分布来实现。 二. 一氧化碳的形成 (一)CO的全球排放量是200×106t/a,主要来源是汽车排气,北半球大气中CO的体积分数是0.14 ×10-6,而在南半球为0.06 ×10-6。 (二)CO的形成与破坏 RH R RCHO RCO CO CnHm + n/2O2 nCO + m/2H2 CO + O2 CO2 + O CO + OH CO2 + H (三)各种气体在预混的碳氢化合物火焰中的浓度分布 图2-7 一维预混层流火焰中的浓度分布 O2 1 2 3 0.05 0.10 0.15 0.20 CH4 H2O CO2 CO 距离/mm 摩尔分数(CH4,CO,CO2,H2O) 0.75 0.80 0.85 0.90 摩尔分数(O2) 三. 汞的形成与排放 (一)汞的形成 1. 当燃烧温度高于900℃时,汞析出率大于90%。 2. 还原气氛下的汞析出率低于氧化气氛。 3. 烧石煤的循环流化床:不加石灰石的工况下,烟气中汞排放为0.17mg/m3;添加石灰石的工况下(Ca/S=2.2) ,烟气中汞的浓度为0.018-0.044mg/m3。 自学 (二)汞的排放 1. 美国煤炭中平均汞含量范围为0.06-0.33mg/kg,1994-1995年间,仅电站锅炉向大气排放的汞达51t/a,占各行业汞排放量的32.6%。 2. 1995年中国全国煤炭中平均汞含量为0.22mg/kg,发电业向大气排放的汞在70t/a水平上。 人有了知识,就会具备各种分析能力, 明辨是非的能力。 所以我们要勤恳读书,广泛阅读, 古人说“书中自有黄金屋。 ”

文档评论(0)

4448856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101121231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