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兴县生怡态环境功能区规划.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长兴县生态环境功能区规划 文 本 长兴县人民政府 二○一一年十二月 《长兴县生态环境功能区规划》编制小组 编制单位:浙江省环境监测中心 浙江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 长兴县环境保护局 项目负责:于海燕(高工) 田 平(工程师) 编制人员:马 勇 胡尊英 周 斌 韩明春 刘亚修 王宇峰 蒋丽娜 长兴县环境保护局:邢加相 俞雪辉 审 核:邵卫伟 俞 洁 陈富强 审 定:吴 斌 前 言 党的十七大把“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比重显著上升,主要污染物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作为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 “十五”期间,长兴县围绕“实施五大战略、实现四个提升”的方针政策,经济社会持续协调快速发展,综合实力显著增强。2005年,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35.38亿元,财政总收入17.51亿元,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和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排名分别从2002年的107位、97位上升到2005年的56位和62位。“十一五”时期是长兴县加速发展的黄金期,面临着长三角一体化进程提速、环杭州湾产业带建设日益加快、杭湖宁发展带加速发展已成共识的重要机遇。同时也是各种矛盾的凸现期,资源约束和环境污染、生态保护等问题日益凸现,自主创新能力还不强,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基础还不稳固。因此,及时抓住机遇,迎接挑战,促进社会与环境的协调发展,是长兴县今后一段时期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为贯彻落实《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和第六次全国环境保护大会精神,响应省委、省政府确定的“以生态省建设为载体,全面推进绿色浙江建设的重大举措”,促进区域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深入开展生态县建设,长兴县委、县政府提出了编制《长兴县生态环境功能区规划》。生态环境功能区规划是根据长兴县社会经济活动类型、生态环境要素、生态环境敏感性与生态服务功能空间分布规律,将全县划分成不同生态环境功能区,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生态环境功能小区规划,明确各功能小区的环境保护与产业准入基本要求的过程,将为制定区域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规划、维护区域生态安全、以及资源合理利用与工农业生产布局提供科学依据,并为环境管理部门和决策部门提供管理信息与管理手段。 生态环境功能区规划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工作,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必然选择,对于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具有极其重要而深远的意义。其目的是为主体功能区划及规划奠定坚实基础,为区域产业合理布局和建设提供依据,是污染排放总量控制的前提,是落实“十一五”规划提出的节能降耗和污染物减排目标的需要,是实施生态补偿工作的基础。该规划的实施和生态县建设的深入将有利于推动长兴县的率先发展、科学发展与和谐发展,为实现2020年远景目标奠定基础。 目 录 TOC \o 1-2 \h \z \u 第一章 总 则 1 第二章 生态环境功能分区 6 第一节 区域生态环境功能要素评价 6 第二节 分区结果 8 第三章 污染物总量控制 15 第四章 生态环境功能分区规划 20 第一节 禁止准入区 20 第二节 限制准入区 52 第三节 重点准入区 72 第四节 优化准入区 95 第五章 规划实施保障体系 108 PAGE 108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规划性质 生态环境功能区规划是生态环境资源开发利用的控制性规划,它通过明确各类功能区的生态环境保护目标、污染物总量控制要求和建设开发活动的环保准入条件等,实现对有限生态环境资源的合理利用和有效保护。 第二条 规划目的 生态环境功能区规划以生态环境承载力空间分布为基础,通过设置建设开发活动的环境准入门槛,控制和改善社会活动的环境行为,达到以环境优化经济增长和生产力布局、促进区域经济社会与环境协调发展的目的。 第三条 规划依据 (1)国家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标准 (2)《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国发[2000]38号) (3)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2005) (4)国务院《关于印发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的通知》(国发〔2007〕15号) (5)《浙江省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2006) (6)《浙江省委省政府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若干意见》(浙委[2006]50号) (7)《浙江省环境保护“十一五”规划》(2006) (8)《浙江省县(市、区)生态环境功能区规划技术导则》(2006) (9)《浙江省生态功能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34****929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