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服务站的工作总结.docVIP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村服务站的工作总结      自开展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试点工作以来,农业科技服务站按照《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试点工作实施方案》的具体要求,以建立健全“政府主导、多元参与、市场运作、运行高效、服务到位、支撑有力、便民利民、群众满意”的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为目标,迅速行动,周密部署,试点工作有序开展。现将具体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xx村是榆中县无公害蔬菜生产示范基地之一,也是高原夏菜主产区。全村辖7个村民小组,有776户、2957人,其中劳动力1934人。总耕地面积5952.8亩,现有机井20眼,U型渠道9.5公里。农田灌溉以三电水为主,以井水辅助灌溉。该村以种植蔬菜、玉米、胡麻、小麦等农作物为主。20xx年种植蔬菜4650亩、西瓜200亩、玉米1500亩、胡麻800亩、小麦500亩、洋芋427亩、豆类200亩。      二、工作开展情况。      1、强化组织领导。      为了确保试点工作顺利开展,成立了由村委会主任任组长,村支部副书记、村民小组组长任副组长,蔬菜种植示范户为成员的xx村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试点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地点设在xx村农业科技服务站,村农技服务员兼任办公室主任,负责试点工作中的各项具体事务。      2、健全机构人员。      按照村级农业科技服务站的范围、内容,服务农户数量、土地面积和产业特点等综合因素,xx村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工作科技人员由县农技中心农艺师、乡农艺师、xx村农艺师3人组成,全程负责蔬菜产业的技术培训、指导服务和产品销售等工作。      3、组建村级农业科技服务站。      立足村情,依托村委会、农业科技示范户、村级农业技术服务部等固定办公场所,在xx村技术服务员住宅楼设立办公场所3间60平方米,县试点办配备的电脑(1台)、打印机(1台)、文件柜(1个)、电子显示屏(1块)、办公桌椅(2套)等办公设备全部安装,站牌、制度上墙,做到运行正常。      4、安排部署,大力宣传,制定工作方案。      一是组织召开了村级试点工作安排部署会议5次,就试点工作与村干部、蔬菜种植大户进行了具体的沟通讨论,争取村干部的大力支持。      二是制作了xx村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试点工作宣传专栏1块,宣传黑板3块,共宣传政策12次,印发政策宣传资料2次150份,利用村委会、各村民小组喇叭对试点工作政策宣传4次,切实做到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试点工作家喻户晓、人人皆知。      三是为方便群众咨询、及时解决生产中遇到的疑难问题,制作xx村农业科技服务站农技人员联系卡200张,共发放160张。      四是制定了xx村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工作要点、20xx年工作计划、试验示范实施方案。示范点种植户及科技示范户花名册、技术培训花名册、会议记录、信息发布记录等软件资料,统一装订,规范管理。      5、建立示范田,开展新技术试验示范及推广。      依据村情和种植区域,确定xx七社为xx村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试点工作种植示范点,种植蔬菜面积200亩,连片120亩,种植户41户。种植品种有菜花、芹菜。同时,开展了纸质育苗钵与传统育苗技术的对比试验、菜花不同模式种植技术实验等2项新技术试验示范,开展挂黄板、小菜蛾诱芯等病虫害绿色防控、尾菜处理等技术,为现场技术培训提供了样板。通过示范田向农户传播了蔬菜生产科技知识,带动农户很好地应用了新技术,取得了新成果。      6、技术人员入户、到田,开展手把手的技术服务。      组织农户在田间地头开展培训4次,分别就《育苗和施肥中应注意的事项》、《病虫害防治(黄板生物防治)》、《叶斑病及菜花黑腐病防治》、《尾菜处理》等技术进行了现场示范培训,共培训262人(次),发放《马铃薯生长期和贮藏期的管理措施》宣传彩页和田间学校宣传品共100多份,生命素(叶面微肥)100瓶。县、乡、村技术人员在田间地头就育苗、定植、病虫害防治、施肥等技术现场指导100余次,培养科技示范户10户。根据生产情况组织周边邻社农户对纸质育苗钵与传统育苗技术的对比试验、菜花不同模式种植技术实验,挂黄板、小菜蛾诱芯等病虫害绿色防控,尾菜处理等技术进行了观摩学习,农户就当前农业生产中遇到的各类问题进行了沟通交流。使农户在蔬菜生产中少走了弯路,增加了收入。      7、建立蔬菜生产信息服务平台。      利用电子显示屏、宣传栏、村社喇叭及时向农户蔬菜新品种、新技术、市场产销需求、农产品价格、灾害天气预报、病虫情报等农情信息76次(其中电子显示屏发布28次、宣传栏宣传36次、喇叭广播12次、印发宣传资料8次650)。同时,科技服务员随时收集整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scj112211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13057136000004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