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第六章 地貌-第九节(灾害地貌与防治).ppt

  1. 1、本文档共5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六章 地貌 第一节 地貌的形成因素 第二节 构造地貌 第三节 流水地貌 第四节 喀斯特(岩溶)地貌 第五节 风成地貌与黄土地貌 第六节 冰川地貌与冻土地貌 第七节 海洋地貌 第八节 地貌类型 第九节 灾害地貌与防治 第九节 地貌灾害与防治 一、崩塌与塌陷 二、滑 坡 三、泥石流 四、水土流失与水土保持 五、土地沙漠化及其防治 一、崩塌与塌陷 (一) 崩塌形成的条件和地貌 (二) 崩塌的防治 (1)在崩塌可能发生的危险区,作详细的调 查和作出预防措施。 (2)对正在发展中的崩塌,一般以避绕为主, 或以隧道通过。 (3)对表层不稳定的岩土体,可采用清挖、 锚固、网包及拦挡等加固工 (4)开采地下水前要认真勘察,合理布井和建井,严格控制抽水降深和排水强度。 (5)对已出现的喀斯特塌陷洼地,应按不同 情况和要求,采用填、堵、跨越、灌浆、 围封和加盖等工程。 二、滑 坡 (一)滑坡形成的主要条件 (三)滑坡的防治 三、泥石流 (一)泥石流类型 (二)泥石流的形成条件 (三)泥石流地貌 (四) 泥石流的防治 四、水土流失与水土保持 (一)水土流失的危害 (二)水土流失原因 (三)水土保持 五、土地沙漠化及其防治 (一)沙漠化的分级 (二)沙漠化的原因 (三)防治沙漠化的措施 琼山区鸭程溪昌头河 小流域水土流失严重 (4)地形因素 地形对土壤侵蚀的影响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①地形高度的影响,水土流失多发生在地形不高的低丘陵及台地地区,因为这里风化壳厚,有利于冲沟和崩岗的发展。②坡度的影响,土壤侵蚀和重力崩塌与地形坡度成正比。据中国科学院赣南水土保持综合考察队在赣南花岗岩地区的测验公式是: H=0.94S+0.53 式中:H为平均侵蚀深度(mm/a);S为坡比(%)。侵蚀深度与坡度的关系是:坡度每增加1度,侵蚀深度增加0.1—0.2mm。③坡长的影响,山坡径流汇集量随山坡长度增加而增大,坡面越长,水量越大,冲刷力也越强。根据原苏联诺沃西里防治试验站提出:土壤侵蚀量与坡长的1.5次方成正比。 2.社会因素 (1)人口增长快,人口压力大,导致对植被的严重破坏 在我国生产力落后的情况下,平均每增加一人,须要有二亩地的作物生产量才能维持生活。由于人口增长率超过了土地生产力,于是造成人多地少,粮食不足,燃料紧缺等问题,为了解决这些矛盾,往往毁林开荒,过度放牧,破坏草地,造成或加快了水土流失。如粤东五县(市)的统计资料表明,人口密度与水土流失面积呈正相关关系。在人口密地区,对森林植被的破坏较大。 (2)森林管理不善,遭受人为的严重破坏 近50年来,我国森林遭受过三次大滥伐,森林面积锐减,导致水土流失面积增加。国外也有同样例子。 (3)不合理的开荒和垦殖 不合理的开荒主要是指在坡度大于25‘的山坡(陡坡)上开荒,有的甚至在40°以上的地方开荒。如上述,土壤侵蚀的强度是随着坡度加大而增加的。一般大于25°的坡度是超过允许侵蚀量的坡度。不合理的垦殖,主要是指顺坡垦殖。这些人为因素加快了土壤侵蚀,是造成水土流失的重要原因。 (4)建设工程过后,未采取水土保持措施 开矿、炸石、修路、修水库、兴建厂房房屋后,废渣弃土随意堆积,开挖的剖面长期暴露,未采取任何水土保持措施,因此造成新的水土流失。 ? 我国通过几十年来的水土保持工作,已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办法,这就是生物措施与工程措施相结合,而以生物措施为主,工程措施为辅的综合治理办法。 (1)生物措施 生物措施是水土保持的根本措施,它具有投资少、收效大的效果。做法上通过封山育林,植树造林,种果,种竹、种草等多种途径来恢复和建立各种类型的植被,借助植被的覆盖,达到保水、保土、改土、涵养水源、改善生态环境和增加经济效益的目的。具体做法是:在植被结构上,要乔、灌、草相结合;在树种比例上,种植水源林、用材林、经济林、薪炭林等比例要合理;在群落结构上,种植阔叶林、针叶林、针阔叶混交林等要合理配置。从长远看,需要逐步从单一的针叶林转变为针阔叶混交林,最后变成阔叶林更好。 (2)工程措施 在水土流失严重、危害大而生物措施一时又难以控制的地区,应采用工程措施。它可以在短期内达到显著的效果,但投资较大。使用工程措施时,必须同时以生物措施紧密配合,这样才能使工程措施达到应有的效果。否则,工程措施的寿命就会缩短,水土保持功效降低。 做法上要针对不同的土壤侵蚀形式,使用不同的方法: 首先,严禁陡坡(25°)开荒和顺坡垦殖的落后生产方式,应用水土保持原理,推广梯级(梯田)耕作的科学生产方式;其次,在面蚀区应沿高等线修筑等高沟、梯田、鱼鳞坑,以拦截地表径流(片流

文档评论(0)

151****010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