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电磁场与电磁波 主讲教师:田秀荣 《电磁场与电磁波》苏新彦 徐美芳 李新娥 田秀荣 电磁炉是采用磁场感应涡流加热原理, 他利用电流通过线圈产生磁场,当磁场内之磁力通过含铁质锅底部时, 即会产生无数之小涡流,使锅体本身自行高速发热,然后再加热于锅内食物。 电磁炉工作时产生的电磁波,完全被线圈底部的屏蔽层和顶板上的含铁质锅所吸收。 电磁炉加热原理 电磁炉是应用电磁感应原理对食品进行加热的。电磁炉的炉面是耐热陶瓷板,交变电流通过陶瓷板下方的线圈产生磁场,磁场内的磁力线穿过铁锅、不锈钢锅等底部时,产生涡流,令锅底迅速发热,达到加热食品的目的。其工作过程如下:交流电压经过整流器转换为直流电,又经高频电力转换装置使直流电变为超过音频的高频交流电,将高频交流电加在扁平空心螺旋状的感应加热线圈上,由此产生高频交变磁场。其磁力线穿透灶台的陶瓷台板而作用于金属锅。在烹饪锅体内因电磁感应就有强大的涡流产生。涡流克服锅体的内阻流动时完成电能向热能的转换,所产生的焦耳热就是烹调的热源。 四、内容安排 三种坐标系与场 场源模型 电磁场的基本物理量和基本实验定律 静电场分析 恒定磁场分析 静态场边值问题的解法 时变电磁场 正弦平面电磁波 五、学习的目的、方法及其要求 掌握宏观电磁场的基本属性和运动规律 掌握宏观电磁波的传播规律 掌握静态场问题的基本求解方法 了解电磁波的辐射原理 训练分析问题、归纳问题的科学方法 培养用数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按时上课,独立完成教师布置的课后作业 六、主要参考书 【1】 谢处方,饶克谨. 电磁场与电磁波(第3版).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2】 Liang Chi Shen, Jin Au Kong . Applied Electromagnetism. 2nd ed . PWS Publishing Company, 1987 【3】 John D. Kraus, Daniel A. Fleisch. Electromagnetics With Applications. 5nd ed (影印版).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 【4】 William H. Hayt, Jr. John A. Buck 著.工程电磁学(第六版). 徐安士, 周乐柱译.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4 * * 15-16-1学期上课要求及期末综合成绩计算方法 1上课要求: (1)按时上课,不得迟到、早退、课间无故出教室。 (2)上课不得看手机、接听手机、看其他书。 (3)上课认真听讲,积极与老师互动回答问题。 (4)上课期间不能吃任何食物,可以喝水。 2期末综合成绩计算方法 期末成绩占80%; 平时成绩占20%,以20分计,具体为: (1)签到3次,每次2分,合计6分; (2)作业3次,合计3分; (3)实验2次,每次3分,包括做实验,实验报告,合计6分; (4)教师随机调节5分,根据第1条的上课要求给出; (5)所有同学必须签字确认。 一、课程的性质 一、课程的性质 绪论 一、课程的性质 二、电磁场理论的发展 三、电磁场理论的应用 四、内容安排 五、学习的目的、方法及其要求 六、主要参考书、主要参考书 一、课程的性质 ? 电磁场(或电磁波)作为能量的一种形式,是当今世界最重要的能源之一 ? 电磁波作为信息传输的载体,成为当今人类社会发布和获取信息、探测未知世界的重要手段 ? 电类专业学生必修的专业基础课 ? 是电气工程师的必备知识 ? 是电磁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电磁场理论的发展 1.电磁场理论的早期研究 电、磁现象是大自然最重要的客观现象,也是最早被科学家们关心和研究的物理现象,其中贡献最大的有赖顿、伏兰克林、伏特等科学家。 19世纪以前,电、磁现象一直作为两个独立的物理现象,没有人发现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但是这些研究(特别是伏特1799年发明了电池)为电磁学理论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2.电磁场理论的建立 18世纪末期,德国哲学家谢林认为,宇宙是有活力的,而不是僵死的。他认为电就是宇宙的活力,是宇宙的灵魂,电、磁、光、热是相互联系的。 奥斯特是谢林的信徒,他从1807年开始研究电、磁之间的关系。1820年,他发现电流以力作用于磁针。 安培发现作用力的方向、电流的方向、磁针到通电导线的垂直方向是相互垂直的,并定量建立了若干数学公式。 法拉第 在谢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北京市第四中学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含答案).pdf VIP
- 幼儿园大班英语绘本----寒假.ppt VIP
- 年产360吨天然道地中药材绿色提取精制项目环评环境影响报告表(新版环评).pdf VIP
- 液压传动题库 .pdf VIP
- BOSS工作站RC-5参考手册.pdf
- 2025(统编选必上册)语文《逻辑的力量》教材例题解答+练习巩固 课件.pptx
- (高清版)DB13∕T 2547-2017 《实验动物垫料》.pdf VIP
- GB50487-2008 (2022年版) 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pdf VIP
- 酒店消防应急预案范本酒店消防安全应急预案.doc VIP
- 三年级语文上册期中情境素养测评卷(含答案).docx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