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二章 概念;(一)观念(conception; ideas )
通常认为观念有三种含义:
①思想意识。
②关于某方面的认识和觉悟。
③对象(事物)在人脑里留下的概括形象
总的特点:主观、无形、无法直观的;人们由感知对象而对信息加以提取、整合而形成观念。观念以符号(语词)表达出来并为公众所理解就成为概念。形成概念的过程,也就是命名或重命名的过程。
对象、观念、概念之间的关系,可图示为:;(二)何谓概念(concept);任何的认识过程或者思想的表达,总是从概念开始的。而人们真正的认识一事物,也是以认识该事物所反映在概念中的特有属性或本质属性为终结的。;; 在现代逻辑中,充当简单命题主项或谓项的词或词组,都叫词项(term) 。;三、法律概念及其特征;1、法律概念是客观性与规定性的统一
(1)法律概念是人们在特定社会条件下,对已发生或可能发生的行为的一种反映或预见,是关于人的某种行为的抽象和概括。(客观性)
(2)法律概念还是立法者根据立法意旨,对那些认为需要通过规范形式予以保护或禁止的行为的反映。(规定性)
例如:
①法律意义上之“动物” ≠生物学意义上之“动物”(《民法通则》第127条之规定)蚊子、苍蝇、蚂蚁、蜜蜂、蝎子……
②各国法律关于“成年人”这一法律概念的不同规定 ,“凡满18周岁的公民,不论其性别、精神健康状况如何,均视为成年人。达到成年且精神健全的人具有完全的民事行为能力是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各国根据本国公民的生理、智力发育、习惯和社会要求,对成年人的年龄规定各不相同。如奥地利、意大利等国为21岁,日本、瑞士为20岁,法国为18岁。”;2、法律概念是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的统一
原因:社会情境因素的多变性
例如:
情节恶劣、数额巨大、重大事由……;第二节 概念的内涵与外延;(4)概念内涵的表达式 A = ( T + B );二、概念内涵的分类; 例如:
① 笔(A)=用来书写或画画的( T)+工具(B) 。
② 水果(A)=可食用的(T1)多汁液的(T2)植物的(T3) +果实或种子(B)。;2、规定性内涵;3、法律概念的规定性;(二)合取式内涵与析取式内涵(补充) (根据内涵表达式的逻辑结构不同来分类);(2)析取式内涵:亦称“或者型内涵” (或并集型内涵);三、概念的外延与归类活动;(二)归类活动与概念外延边缘的模糊性; 司法归类(judicial subsumption):
将确认的案件事实归属于某一特定的法律规范构成要件,实则确定某一事件或行为是否属于某个法律概念的外延范围。
司法归类,法学方法论中通称为“归摄”或“涵摄”。; 例如:
西红柿究竟属于蔬菜还是水果?
再如:
若对“某甲的行为致某乙死亡”这一事实进行司法归类,它可能属于意外事故(如车祸),也可能属于犯罪行为(如故意杀人罪、过失杀人罪、故意伤害罪、过失伤害罪)这些法律概念的外延,还有可能属于合法行为(如正当防卫、行刑人员执行枪决)这一概念的外延。; 定义:所谓概念外延边缘的模糊性,就是一概念外延与另一概念外延之间的“灰色区域”。
实质:客观对象中存在有难以界定的是否属于某个概念外延的两可情形的对象。
“一个概念的中心含义也许是清楚的、明确的,但当我们离开该中心时它就趋于变得模糊不清了,而这正是一个概念的性质所在。沃泽尔用一种略微不同的隐喻将概念比喻成‘一张相片,其轮廓是模糊的,而且愈到边上就愈加模糊了’。”([美]博登海默著:《法理学-法哲学及其方法》,邓正来等译,华夏出版社1987年版,第466页); 假设有A、B、C三个概念,在其外延的中心区域,某个对象x是否属于某一概念的外延,是相当清晰的。若x处于A、B、C外延的边缘地带,则有时难以确定该x究竟属于哪个概念的外延。
如下图所示:;由于概念外延边缘的模糊性,因而就导致了归类时的复杂性和困难性。
例一:
“某甲拾得某乙的遗忘物,数额巨大,拒不返还”这一行为,在司法归类时,就有可能归属于“不当得利”(《民法通则》第92条),也有可能归属于“侵占罪”(《刑法》第270条第2款)。;1.“物证是指能够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物质痕迹和物品。物证的特征是它的外形、质量、特性和所在的位置等,反映了某些案件事实,人们可以此来证明案件的事实真相。”
据此,下列各项中可归入“物证”外延的有( )
①高速公路上发生一起交通事故,交通警察勘测现场时拍摄的现场照片
②在审理一起恶性杀人案件中,因目击证人担心遭到报复,不愿出庭作证而提供的记录证言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第三章 经济效益评价的基本方法.ppt
- 第三章 股票市场.ppt
- 第三章 生态工程设计.ppt
- 第三章 程控交换机的硬件系统-2015.ppt
- 第三章 碳水化合物最新.ppt
- 第三章 简单电力线路的计算和分析.ppt
- 第三章 酶的分离纯化 to 学生.ppt
- 第三章MIS的生命周期及开发方法.ppt
- 第三章 热处理设备.ppt
- 第三章_FX2N系列plc顺序控制设计法 - 副本.ppt
- 湖南省衡阳市第八中学2026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原卷版).doc
- 浙江省普通高中尖峰联盟2026届高三上学期10月联考英语(原卷版).doc
- 四川省绵阳市南山中学实验学校2026届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英语(原卷版).doc
- 湖南省衡阳市第八中学2026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 Word版含解析.doc
- 福建中考物理5年(2021-2025)真题分类汇编:专题09 功和机械能(原卷版).doc
- 福建中考物理5年(2021-2025)真题分类汇编:专题10 内能及其利用(原卷版).doc
- 福建中考物理5年(2021-2025)真题分类汇编:专题07 压强(原卷版).doc
- 福建中考物理5年(2021-2025)真题分类汇编:专题01 机械运动(原卷版).doc
- 福建中考物理5年(2021-2025)真题分类汇编:专题02 声现象(解析版).doc
- 福建中考物理5年(2021-2025)真题分类汇编:专题02 声现象(原卷版).doc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