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朱颖心 清华大学 建筑学院 2014年9月18日 邯郸 可持续建筑 Sustainable Building 生态建筑 Eco-building 低碳建筑 Low Carbon Building 室内环境标准的意义 不合适的室内环境会危害到人体健康 追求恒温恒湿的环境控制目标,限制了自然能源的应用,增加了建筑能耗 非空调组人群的血液HSP70含量普遍高于空调组人群,表明非空调组人群自身的机体热保护能力强于空调组人群 系统规模过大,没有足够的埋管用地,地温下降/升高得太快 — 容积率很关键 单纯供热或者供冷,地温恢复不过来—热平衡对于大系统是关键 设计与施工的毛病 没有做地温长期变化的模拟分析 回填不实,传热差 地源热泵不适用于住宅楼项目,否则住宅就得采用集中空调,导致能耗过大 注:绿色建筑/建筑节能均无国际标准(ISO),只有各国自己的标准或评价体系 由美国绿色建筑协会USGBC,一个NGO,主导开发并推广 1998年发布试行版,2000发布LEED2.0 为全美范围内的私人机构、地方政府和联邦政府所承认 评估方法:采用check list方式 6类评估体系 新建和改扩建建筑、既有建筑运营、商建室内装修、结构改造、地区、小型住宅 市场运作非常成功,例如在中国 申请注册费:1.5~4.5万美元 LEED认证公司技术咨询费:30~40元/m2 建筑增量成本:200~1000元/m2 近70%通过率的LEED AP考试认证(评估和咨询) 住建部绿标办主持编制 旧标准GB/T 50378-2006依然有checklist系统的局限性, 需要变革 采用类似 绿色奥运建筑评价体系GOBAS 和日本CASBEE 的方法建立了新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框架(2010) 采用多级5分制权重分析方法 采用Quality-Load 的2维图来评价获得舒适Q与付出环境代价L之间的平衡 绿色办公建筑评价标准是基于新绿色建筑评价标准框架编制而成的,自2014年5月1日起实施,凡是办公建筑不再用GB/T 50378 山东交通学院图书馆 深圳建科院大楼 英国 de Montford大学的Queen Building 大阪中央体育馆 2007年建设部绿色建筑创新综合一等奖第一名 全国第一个绿色建筑运行标识(2星级) 2001年设计,2003年竣工运行 实际年能耗比当地节能标准低20% 全年总电耗: 30 kWh/m2 夏季空调电耗:13.6 kWh/m2 采暖:7.8 kg标煤/m2(63.4 kWh/m2) 建安费用为2150元/m2(2003年),增加不到3% 建设部绿色建筑创新综合一等奖 绿色建筑运行标识(3星级) 当地的气候特点: 夏季很少超过30℃,好的设计应该可以做到夏季不需要空调 实测年能耗 用电:52 kWh/m2 燃气:143 kWh/m2 英国大学办公建筑节能标准 用电:75 kWh/m2 燃气:185 kWh/m2 1996年5月竣工使用 获1998年空气调和.卫生工学技术振兴奖 日本CASBEE评为S级(最高级) 主赛场直径110m,高30m(地上20m), 10,000观众席 半地下建筑:覆盖土1m加植被,冬暖夏凉 屋面作为当地规划绿地的一部分,供市民休闲 自然通风 地下风道 (埋深15m) 通风天窗 天然采光 报告厅的自然通风 座椅下自然送风口 顶部自然排风口 天然采光 内区过道通透的设计 顶层Studio室的天窗采光 利用窗上的反光板进行天然采光 能耗情况 案例4.大阪市中央体育馆 鸟瞰 概 述 选址 原址情况 废弃的采石场,被充当垃圾填埋场,覆盖4~5m深的垃圾,外加一个臭水池 改造后 带有一个景观水池的7000m2 建设用地 济南 北立面? 与拔风烟囱 南立面? 北立面 屋顶的拔风烟囱 西立面 西墙的遮阳 主入口朝西 室内环境控制策略 热压诱导自然通风与夜间通风 地道预冷新风 利用人工湖代替冷却塔 玻璃幕墙喷水降温 合理的垂直与屋顶绿化 自然采光设计 雨水收集利用 夏季 冬季 中庭、南幕墙上的遮阳 屋顶格栅遮阳 东向退台遮阳 自然通风设计 过渡季和凉爽夏季的通风模式 夜间通风百页窗 地道风降温技术 3根45m长地道,宽2m,深2.5m 室外新风通过地道预冷/预热后,送入空调箱处理 夏季实测降温效果为最大8℃,可承担90%新风负荷 地下风道剖面 地道实景 (内有排水、除湿措施) 与室外进风百叶连接 85米地道风的降温效果,夏季可承担90%的新风负荷(2006.7.5) 8℃ 中庭天然采光 边庭天然采光 加强天然采光、减少照明能耗 阅览室与中庭之间的采光隔墙 周边区域利用天然采光 加强天然采光、减少照明能耗 就地取材,减少装饰 实际效果 案例2.深圳建科院大楼 深圳建科院大楼 在夏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