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细菌染色的目的意义: 细菌菌体微小、而且折光率低,在显微镜下特别是在油浸物镜下几乎与背景无反差,很难看清楚,如将其染色,使折光率增大,便容易观察。由于菌体的性质及各部分对某些染料的着色性不同,因此可以利用不同的染色方法来区别不同的细菌及其结构。 染色剂分类: 碱性染色剂:(电离后分子带正电荷);碱性染色剂主要用于 染核和异染颗粒等细胞结构。 酸性染色剂:(电离后分子带负电荷);酸性染色剂主要用于 染细胞质。 复合染色剂:(在电离后分子不带电荷,故也称为中性染色 剂);复合染色剂主要用来染螺旋体和立克次 体。 涂片染色程序:涂片 自然干燥 固定 染色干燥 镜检 细菌涂片示例: 实验内容: 1、? 细菌抹片的制备: 玻片准备:透明、洁净、无油渍。 抹片:液体材料、非液体材料、组织脏器材料的抹片方法讲解、示范。 干燥固定:火焰固定和化学固定的示范。讲解其目的及注意事项。 2、? 细菌涂片的制备:讲解并示范涂片、干燥、固定的方法。 3、? 细菌常用染色方法:革兰氏染色法 革兰氏染色法:1. 制片:取待检病料或细菌培养物常规抹(涂)片、干燥、固定。 2. 初染:滴加结晶紫,染色1-2分钟,水洗。 3. 媒染:用碘液冲去残水,并用碘液覆盖约1分钟,水洗。 4. 脱色:用滤纸吸取或甩去载玻片上的残水,将载玻片倾斜,在白色背景下,用滴管流加95%乙醇脱色,直至流出的乙醇无紫色时(20—30秒),立即水洗。 5.复染:用复红液复染约2分钟,水洗。6. 镜检:用滤纸吸水,干燥后,显微镜油镜观察。 革兰染色步骤 革兰染色时注意事项:1、要用幼龄培养物作革兰染色;2、涂片不宜太厚,以免脱色不完全造成假阳性 革兰阳性菌:细胞壁肽聚糖层厚,交联而成的肽聚糖网状结构致密,经乙醇处理发生脱水作用,使孔径缩小,通透性降低,结晶紫与碘形成的大分子复合物保留在细胞内而不被脱色,结果使细胞呈现紫色。革兰阴性菌:细胞壁肽聚糖层薄,网状结构交联少,类脂含量较高, 经乙醇处理后,类脂被溶解,细胞壁孔径变大,通透性增加,结晶紫与碘的复合物被溶出细胞壁,因而细菌细胞被脱色,再经石炭酸复红复染后细胞呈红色。 革兰氏染色法原理: 革兰氏染色法将细菌分为G+和G- ,这由两类细菌细胞壁的结构和组成的不同而决定。用结晶紫初染后,所有的细菌都染上蓝紫色。碘作为媒染剂能与结晶紫结合形成结晶紫-碘的复合物,增强了染料与菌体的结合力。用乙醇脱色处理时,两类细菌的脱色效果是不同的。G+细菌的细胞壁主要由肽聚糖形成的网状结构组成,且壁厚、类脂含量低,用乙醇脱色时使细胞壁脱水、网状结构孔径缩小,通透性降低,使得结晶紫—碘的复合物不易被洗脱而保留在细胞内。虽经洗脱和复染仍然保持初染剂的蓝紫色。G-细菌则不同,由于其细胞壁肽聚糖层较薄,类脂含量高,所以在脱色处理时,类脂被乙醇溶解,细胞壁的通透性增大,使结晶紫—碘的复合物比较容易被洗脱出来,用复染剂复染后,细胞被染上复染剂的颜色。 细菌形态与结构检查法 显微镜放大法——细菌形体微小,肉眼不能直接看到,必须借助显微镜(普通光学显微镜、电子显微镜)放大后才能观察。 染色法——细菌体小半透明,经染色后才能观察较清楚。 普通光学显微镜的分辨率为0.25um。一般细菌都大于0.25um,故可用普通光学显微镜观察。 电子显微镜的分辨率为1nm。不仅能看清细菌的外形,内部超微结构可一览无余。 细菌的大小与形态 观察细菌常用光学显微镜,其大小用测微尺在显微镜下进行测量,以微米(μm)为单位。不同种类的细菌大小不一,同一种细菌也因菌龄和环境因素的影响而有差异。 细菌按其外形,主要有 球菌(coccus) 球菌(coccus) 球菌(coccus) 球菌(coccus) 球菌(coccus) 杆菌(bacillus) 杆菌(bacillus) 杆菌的形态多样 杆菌(bacillus) 螺形菌(spiral bacterium) 特殊染色法 是对细菌特殊结构进行染色的方法。包括芽胞染色、荚膜染色、鞭毛染色等。 芽胞染色原理:细菌的芽孢壁比营养体的细胞壁结构复杂而且致密,透性低,着色和脱色都比营养体细胞困难。 方法:采用碱性染料微加热着染或延长染色时间,使营养体(菌体)和芽胞都着色后,再脱去营养体细胞的颜色而保留芽胞的颜色,再用其他颜色的染液着染营养体方法,并可在显微镜下区别。 孔雀石绿—沙黄法染色步骤 芽胞染色结果是:营养体染成红色,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初中语文通用版 现代文阅读答题技巧(公式化模板 + 完整版提分攻略).docx VIP
- 期刊合作办刊协议书.docx VIP
- 驭胜s350维修手册及电路图n351整车电路图全.pdf VIP
- 混凝土热工计算软件.xls VIP
-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计划.docx VIP
- 八 观察物体(二)(单元教学设计)苏教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2025版.pdf
- 七上语文常考必背重点知识梳理总结(答案版)【2024新版】.pdf VIP
- 最全面总工会招聘考试工会知识模拟试卷及答案(共五套).docx
- 2020年总工会招聘考试工会知识模拟试卷及答案(一).docx VIP
- 2025最新初三英语中考模拟试卷(5套).docx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