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一、前人评《秋兴》(其一)前两联“因秋托兴”,后两联“触景伤情”。你认为这种说法有道理吗?你是怎样理解作者的情怀的?(4分) 答:①我认为的确如此。 ②首联从秋景写起,写出了夔地露冷枫 丹、万物萧森的景象。颔联纵目驰 骋,生动地写出了巫山巫峡的萧森气 象。为后两联奠定了深沉的感情基调。 (2分) ③后两联转而由景生情,抒发感慨。表 达了岁暮日晚、羁旅无依的伤感和凄 苦无奈的思乡之情。 (2分) 二 《咏怀古迹》(其三)咏叹王昭君其人其事,寄寓了怎样的情感?中间两联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4分) 答:①寄予了对王昭君深厚的同情;(1分)也 暗含了对自己怀才不遇、抱负不得施展的怅 惘。(1分) ②中间两联,主要运用了对比和反衬的手法 来写王昭君的悲剧。(1分)这里有去与留的对比: 离开了不该离开的故国,留在了不该留下 的荒漠;生与死的对比:生时可以“识”却 没能“识”,死了不能归却魂魄归来。通过 这些对比,反衬出昭君出塞的悲惨命运。(1分) 三 宋代的罗大经指出《登高》“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这联诗含有八层意思,你能读出几层意思来?试做具体分析。(6分) 答:①“万里”指漂泊地域之广。 ②“秋”指时令之落寞凄清。 ③“作客”指离开家乡,羁旅他地。 ④“常作客”指久作流浪之态,已非一时一日。 ⑤“百年”指年纪老迈。 ⑥“多病”指身体病弱衰败, ⑦“登台”指登高怀远。 ⑧ “独登台”,指亲朋不在,孤单落寞。 杜甫诗风格鉴赏 颠沛流离著信史 走近杜甫 杜诗风格 诗歌是情感的艺术,诗人的风格与其情感思想的特点密不可分。 情感离不开社会现实个人经历与思想、性格的碰撞,离不开诗人在岁月中的颠簸与感悟. 独特的情感内涵和情感的表达汇成作者鲜明的个人风格. 想念杜甫 唐代 元白的新乐府运动,李商隐讽喻时事的名篇 宋代 王安石、苏轼、黄庭坚、陆游等人对杜甫推崇备至 宋末 文天祥被俘囚居狱中,用杜甫的五言诗集诗二百首,感慨的说:“凡吾意所欲言者,子美先为代言之。” 清末 康有为能够一字不漏的背诵全部杜诗 近代 陈独秀也能背诵杜诗全集而不遗漏一个字,并说: “文中之韩,诗中之杜,均为变古开今之大枢纽” 鲁迅先生说:“杜甫似乎不是古人,就好象今天活在 我们堆里似的。” 闻一多先生说,杜甫是中国“四千年文化中最庄严最瑰丽最永久的一道光彩” 国际声誉:其诗从13世纪起在越南朝鲜日本广为流传,19世纪在欧洲传播开来;世界和平理事会将其列为1962年纪念的世界文化名人。 《登高》改写 秋风凄紧,蓝天高远,我眼前是一幅这样壮阔而萧瑟的秋景.这时耳畔传来了一声声哀怨的猿猴不间断的啼啸,更是透露着难以名状的悲凉.在这悲凉的背景之上,洁净小洲白沙闪闪,群鸟不住地回旋飞翔着,这凄凉动荡、色彩黯淡的自然,多么像是我所身处的世乱时艰的社会!叹了口气,接着望向远方,一望无边的落叶正萧萧落下,奔腾不息的长江昼夜不停地滚滚涌来,在这江水奔腾涌流的壮阔面前,我的心情再终于也无法平静! 在异乡漂泊为客的日子不晓得已经过了多久,心灵已近麻木,何况现在又有这悲秋的愁绪壅塞心怀,沦落不偶,暮年多病,百忧结心这些种种不可开解的感慨,又岂是“悲秋”二字所能形容得尽彻?唉,此刻老病之身的我独自登上江边高台,时世艰难,可叹我已繁霜满鬓,潦倒中因患肺病,又不能再亲近酒杯,真不知如何是好,亦是无可奈何罢。 登高改写 登 高 54班 赵晶晶 危峭山巅,谁的目光如炬,把黄昏刺伤?萧索枫林,谁的泪痕似河,将世界淹没? 风急天高,渚清沙白。立于山巅,仰起脸,任秋风将衣衫拍打得猎猎作响,你微闭双目,轻拂垂须,任回忆随着那滔滔云海翻卷起伏…… 那是一段充满遐想的旅程。马蹄声声,是谁在广阔无垠的平原上驰骋,挥洒豪情?一路高歌,是谁在鱼米之乡的稻田里彳亍,安享恬静?一腔热血,是谁在绵延千里的山峰下沸腾,引吭高歌?一份壮志,是谁在泰山之巅大声宣布“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