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慢性作用(chronic effect) 环境中浓度较低的污染物,长期反复对机体作用时所产生的危害。主要是因为毒物在体内的蓄积(物质蓄积)或由于毒物损害作用的蓄积(机能蓄积)所致。如水俣病和痛痛病。 慢性毒作用又可分为: 慢性中毒(特异性中毒) 慢性非特异性影响(常见病、多发病的增加) 水俣病 这是汞引起的著名环境公害病,因1953年首先发现于日本熊本县水俣湾附近的渔村而得名。患者具有明显神经症状如突发性惊吓、两眼斜视、吞咽困难、阵发性抽搐、口腔张开而不能说话,有的小孩眯着眼睛发出狂笑,不能自已。症状严重的,可出现痉挛、麻痹、意识障碍等急性发作,并很快死亡。除人体受害外,动物如猫的中毒表现也引人注目,主要是集体向大海狂奔,即所谓狂猫跳海。 致突作用(mutagenesis): 生物体的遗传物质发生突然的、可遗传的改变,并导致遗传表型的变异。 突变发生在体细胞:肿瘤 突变发生在生殖细胞:不孕、遗传性疾病 * 二次污染 * 人-土壤-人:肠道传染病,寄生虫病 动物-土壤-人:钩端螺旋体病 土壤-人:破伤风杆菌 * 汽车尾气是主要的铅接触来源。铅主要积聚在离地1m左右的大气中,正好在儿童的呼吸带区域。 ——热爱地球,热爱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爱它的青山绿水,爱它的碧草蓝天 …… 第二章 生活和职业环境与健康 环境相关节日 日 期 节 日 日 期 节 日 2月2日 世界湿地日 7月11日 世界人口日 3月12日 中国植树节 8月9日 世界土著居民国际日 3月21日 国际消除种族歧视日 9月16日 保护臭氧层国际日 3月22日 世界水日 9月27日 世界旅游日 3月23日 世界气象日 10月4日 国际动物日 4月的某一周 全国各地的爱鸟周 10月14日 国际减灾日 4月22日 世界地球日 10月16日 世界粮食日 5月31日 世界无烟日 10月17日 根除贫困国际日 6月4日 受侵略戕害无辜儿童国际日 10月24- 30日 裁军周 6月5日 世界环境日 11月16日 国际宽容日 6月17日 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 11月11 - 18日 国际科学与和平周 6月25日 中国土地日 12月29日 生物多样化国际日 6月26日 国际禁毒日 十大环境祸患威胁人类 一、土壤遭到破坏 二、气候变化和能源浪费 三、生物的多样性减少 四、森林面积减少 五、淡水资源受到威胁 六、化学污染 七、混乱的城市化 八、海洋的过渡开发和沿海地带被污染 九、空气污染 十、极地臭氧层空洞 * * 优美的自然环境 * * 现代城市环境 * * * * 北京立交桥 * * 第一节 环境有害物质的来源 一、大气中有害物质的来源 (一)生活环境产生的有害物质 (二)职业环境产生的有害物质 二、水中有害物质的来源 (一)工业废水 (二)生活污水 (三)农业污水 三、土壤中有害物质的来源 * * (一)生活环境产生的有害物质 室内空气污染的来源 室内来源: 生活炉灶和烹调油烟 PAHs、氟、砷 室内人的活动 被动吸烟 建筑材料与装饰材料和物品 甲醛、苯、氡、VOCs 室内生物性污染 军团菌肺炎、尘螨、SARS 家用电器的电磁辐射 * * (二)职业环境产生的有害物质 1、生产过程中存在的有害物质(燃煤、垃圾焚烧) 2、交通运输(光化学烟雾、铅) 恶劣的工作环境 水污染物的来源 工业废水(淮河) 生活废水(医院) 农业废水 二、水中有害物质的来源 水污染物分类 化学性污染物 金属(汞)、PCB 物理性污染物 热污染、放射性污染 生物性污染物 介水传染病 藻类污染(微囊藻毒素) 水体污染分类、污染指标及来源 (一)气型污染 (二)水型污染 (三)固体废弃物型污染 三、土壤中有害物质的来源 土壤污染物的分类 生物性污染 人-土壤-人、动物-土壤-人、土壤-人 重金属污染 镉(痛痛病) 农药污染 有机氯农药 有机磷农药 一、有害物质在环境中的转归 二、有害物质进入生物体的途径 (一)呼吸道(30%-50%) (二)皮 肤(0%-1%) (三)消化道:成人6%-20%,儿童和孕妇50% 第二节 环境有害物质与生物体的相互作用 污染物在环境中的转归 1.污染物的迁移 污染物空间位置的移动及其所引起的富集、分散和消失的过程。 2.污染物的转化 通过物理、化学或生物学的作用,发生形态改变或转变成另一种物质的过程 *环境污染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 因自然原因或人类活动使大量有害物质排入环境,积累到一定程度,引起环境质量下降,破坏生态平衡,产生对人类不利的影响,这就是环境污染。 环境污染 一次污染物(prim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