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传承千年工艺 弘扬农耕文化----                                                                                 
----传承千年工艺 弘扬农耕文化----
农耕文化是振兴乡村旅游的重要资源
农耕文化是老祖宗生产、生活智慧的结晶,更是乡村旅游业可持续性发展的灵魂和重要资源!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各民族根据不同的环境资源特点,因地制宜创造了适合自己的农耕文化,对保障粮食供给、维持生态平衡等方面作出了不可替代的重要贡献,同时,朴实智慧的乡民与自然和谐相处、敬天爱仁、辛勤耕作,也为乡村提供了更多的温情与诗意,形成了无比丰厚的遗产和财富。讲好这些农耕文化“故事”对乡村旅游业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推动和促进作用。
乡村空气清鲜、风景宜人,有着恒久的价值和传统,特别是久违的乡音、乡土、乡情及古朴的“慢生活”正是当下无数城市人所追求的,也是未来最稀缺的旅游资源!因此在发展乡村旅时要以农为本、以生态保护和文化传承为主干,以有利于农民增收、农村受益为目的;为此,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加大对传统民居和自然村落的保护力度。我们常讲“建筑是有生命的”,传统民居或古村落是农耕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每一个村落文化景观,都代表着一段历史,成了生活在这里人们的共同记忆,再经过长时间的沉淀和积累,形成了独特的民居文化景观,此种文化景观既增进人们彼此间的情感,促进族群内部的认同和包容,又增加每一个成员的历史认同自豪感和归属感,如徽派民居、陕北的窑洞等。然而,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许多乡村旅游的经营者误以为乡村旅游就是现在流行的观光旅游,于是大拆大建,把原先遗迹的自然资源和传统乡村特色变成了钢筋水泥的统一模式!传统的、各具特色的民居也就失去了地方特色和个性,且同质化相当严重。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我国现在最具吸引力的安徽歙县、浙江的乌镇、江西的婺源等地方无一不是生态环境和传统民居及古村落保护好的结果,这些古村落的自然风貌、文化环境、明清建筑、小桥流水、农耕文化都是江南秀美景色的集中体现,都具有独特地观赏价值。
建造农耕文化博物馆。为更好的传承、弘扬农耕文化和使旅游者对农耕文化发展有更直观的认识,老船长倡导在乡村建造中小规模的农耕文化博物馆或展览室,庆幸的是我国部分地方已经正在启动和已建成农耕文化博物馆,或农耕文化园了,如湖南耒阳、安徽石台县、山西榆次等地。博物馆、生态农业园正在如雨后春笋破土而出!收集、保护、展览传统生产农具和生活用具,如:犁、耙、水车、风车、禾桶等传统的农耕用具,配以相关的使用图片和文字,用来讲述和展示中国历史悠久的农耕文明历程。这种方式既可以使农民回味过去、珍惜、保护和传承农耕文化,又可加深城市居民、青少年对农耕文化的了解,唤醒他们对农耕文化的兴趣和自豪感。在高速发展的今天,这些可亲可敬的旧物和传统农事已距离都市人们的生活越来越远,重读“往事”使人能够直探心中最本质的生活欲望!那蓝天、白云、晚霞、农景中的绿色与金黄色,无不深藏着人们对乡土的无限眷恋。
强化农耕文化的参与和体验。当看到春天绿油油的庄稼地,我们会留恋忘返;当面对金灿灿的秋季田野,我们会欢呼雀跃;很多人在城市待的时间越久,就越会向往乡土生活,因为田园是我们最本真的灵魂栖息地!要想搞活乡村旅游就必须加强游客对农耕文化的参与和体验,将娱乐与文化的传承发展充分结合,给旅游者更广的天地,使游客体验农耕文化时得到快乐。如让游客“做一回庄稼人”使其体验粒粒艰辛苦的真理;让游客亲身体验传统的犁、耙、水车、风车、禾桶等传统农耕用具的使用,让其亲身感受祖先的智慧和勤劳;让游客品尝具有农家特色的“纯绿色”菜肴,了解饭菜背后的文化、风俗、习惯等,游客通过参与和亲身体验农事,可以更直观的感受到乡土风情和古朴生活方式带来的乐趣,使游客融入自然,感受“亲”的关怀,享受久违地沉稳与踏实,让其成为旅游者难忘的人生经历。                              
重视传统节日与农耕文化的对接。传统节日的传承重在延续其所包含的人文精神和价值理念,将传统文化的精髓赋予现代生活的内涵,是传承农耕文化的重要价值,也是促进乡村旅游的支撑力量。要想把乡村旅游业搞活,必须充分利用好传统节日,使游客在乡村旅游的过程中充分感受到人性化、个性化、绿色化的服务,传承地方特色、民俗特色、传统特色,以满足体验乡村旅游者们的需求。因此,弘扬农耕文化,首先要过好我们的传统节日,让传统节日成为我们精神家园的重要组成部分,使每个人普遍认同传统节日,成为节庆文化的传承人。
   有故事的乡村旅游才有灵魂!有故事的乡村旅游也是留住乡村游客的关键,因此,乡村旅游业应传承和弘扬农耕文化,以农耕文化为基础,积极探索实践乡村旅游。结合资源禀赋、人文历史、特色产业来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社税筹划】社保归税后的人力资源合规.pptx
- 英语等级考试之阅读理解、写作.doc
- 人生学会取舍.ppt
- 高中军训的意义.docx
- 2020版政 治高考新素养总复习江苏专用讲义:微专题讲座6+“评析、评价类”主观题解题技巧和答案.doc
- 新世纪版信息技术七年级上册课件:3.1将电脑接入网络.ppt
- 2019-2020年人教版物理必修二课时分层作业18+能量守恒定律与能源.doc
-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道德和法治单元综合卷:第一单元 走进社会生活.doc
- 辽宁省滨海实验中学2019高三第一学期《常见的天气系统》练习试题(答案详解).docx
- 《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时代》.ppt
- 2020版地理高考新素养总复习鲁教版讲义:第29讲+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和答案.doc
- 程序代码-项目八.doc
- 创新创业大赛策划设计方案.docx
- 广东省高一语文必修一第四单元第十九课全套教案设计.docx
- 2019-2020年人教版生物选修三阶段综合测评4 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 生态工程.doc
- 图的最短路径——详谈-Floyd算法-与-Dijkstra算法.docx
- 高中化学期末测考试试题-历年高考题版-舒城中学.docx
- 2019-2020年苏教版生物必修一讲义:第2章+第1节 细胞中的元素和无机化合物及答案.doc
- 2020版地理高考新素养总复习新高考(鲁津京琼)讲义:第44讲+资源问题和资源的利用、保护及答案.doc
- 宁夏银川一中2018-2019年高一下学期暑假作业挑战赛考试英语试题及答案.doc
最近下载
- 第十二课 冲动来袭时 课件 鄂教版八年级 心理健康教育.ppt VIP
- 2025年中国移动面试题目及答案.doc VIP
- 六年级数学下册典型例题系列之第二单元百分数(二)的应用题拓展篇(解析版).doc VIP
- 西工大计算机操作系统实验-创建GeekOS内核线程资.doc VIP
- 拉伸强度原始记录模板.xls VIP
- 近代科学进入中国的回顾与前瞻(杨振宁)高中语文必修2.ppt VIP
- 社区卫生院卫生服务中心制度管理办法方案汇编.docx VIP
- DB15T 3962.4-2025绿色矿山建设规范 第4部分:煤炭行业.pdf VIP
- TCS-900 SISPatch使用手册相关资料文档.pdf VIP
- 《交通安全教育》课件.ppt VIP
 原创力文档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