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QSSKJQG
山东士森集成科技有限公司企业标准
Q/SSKJQG006-2016
基 于 机 房 防 雷 接 地 服 务 的
技 术 规 范
2016-05-01发布 2016-07-01实施
山东士森集成科技有限公司发布
前言
本规范根据GA371-2001计算机信息系统实体安全技术要求;GB2887-2000 电子计算机场地通用规范 ;
GB50174-93 电子计算机房设计规范 ;GBJ57-83建筑防雷设计规范;GB50300-2001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
标准;GB50303-2002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057-94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343-2004 《建
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
本标准由山东士森集成科技有限公司提出并起草。
本标准由山东士森集成科技有限公司批准。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斌
本标准于 2016 年 05 月 01 日首次发布,2016 年 07 月 01 日实施。
本标准备案号
研发背景
目前,随着我国信息化建设进程的加快,计算机网络信息系统正扮演着愈来愈重要的角色,
每年都有多起因雷击造成计算机及网络通讯设施损坏,从而导致信息传输中断、信息受损乃至威
胁人身安全的事故发生。雷电侵害计算机网络有2种方式:直击雷侵害和感应雷侵害。雷电直接
击中设备所在建筑物或设备连接线路并经过网络设备入地的雷击过电流称为直击雷;由雷电电流
产生的强大电磁场经导体感应出的过电压、过电流所形成的雷击称为感应雷。感应雷一般由电磁
感应产生,通过电力线路、信号馈线感应雷电压入侵计算机网络系统,从而造成网络系统设备的
大面积损坏。(4)一般情况下,网络设备受到建筑物防雷设施防直击雷的保护,遭受直击雷的可
能性相对较小,而遭受感应雷的概率则较高,因而计算机网络系统考虑更多的是感应雷及雷电波
入侵的防护问题。通过对电源线路和通信线路等潜在雷电入侵隐患加装电涌保护器,来阻止或减
轻雷电对网络系统的冲击。由于雷电产生了强大的过电压、过电流,无法一次性在瞬间完成泄流
和限压,所以电源系统必须采取多级的防雷保护。重要场合宜采取更多级的保护措施,通过使用
多级电源防雷设施,彻底泄放雷电过电流、限制过电压,从而尽可能地防止雷电通过电力线路窜
入计算机网络系统,损害系统设备。现代建筑物内的信息网络不再是一个信息孤岛,它必须是一
个互联互通的开放性网络,来满足人们信息交换的需求。在几种通信方式中,除光纤介质外,其
他介质都可能因遭受直接雷或感应雷而侵害两端连接的网络系统。为了避免因通信电缆引入雷电
侵害的可能性,通常采用的技术是在电缆接入网络通信设备前首先接入信号避雷器,即在链路中
串入一个瞬态过电压保护器,它可以防护电子设备遭受雷电闪击及其他干扰造成的传导电涌过电
压,阻断过电压及雷电波的侵入,尽可能降低雷电对系统设备的冲击。计算机网络系统的核心设
备都放置在计算机机房内,因而对机房提出了较高的环境要求,良好的接地系统是保证机房计算
机及网络设备安全运行以及工作人员人身安全的重要措施。
系统特点
现代建构筑物综合防雷包括了直击雷、雷电感应、雷电波侵入防护三大部分。一套 完善的
防雷设施,为了实现其对不同雷害的防护目的,必须采取接闪、分流、屏蔽、均 压、接地等技
术措施。因此,建筑物防雷设施应包括接闪器、引下线、接地装置、屏蔽、 等电位连接、合理
布线、浪涌保护等技术环节。
一般将建筑物的防雷装置分为两大类——外部防雷装置和内部防雷装置。外部防雷装置由
接闪器、引下线和接地装置组成,即传统的防雷装置。内部防雷装置主要用来减小建筑物内部的
雷电流及其电磁效应,如采用电磁屏蔽、等电位连接和装设电涌保护器 (SPD)等措施,防止雷
击电磁脉冲可能造成的危害。
接地装置是防雷装置的重要组成部分。接地装置向大地泄放雷电流,限制防雷装置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Q_QDSW 004-2019小儿舒泻穴位贴.pdf
- Q_NJFM-02-2018肉牛浓缩饲料.pdf
- Q_QDSW 005-2019小儿积食穴位贴.pdf
- Q_NJJG 026-2019AG-WZ07型 微型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系统.pdf
- Q_QDSW 006-2019小儿降热穴位贴.pdf
- Q_QDSW 007-2019小儿健脾穴位贴.pdf
- Q_NJLJ 001-2019抗风疏通泡脚粉.pdf
- Q_QEW 013-2019皮肤抑菌液企标.pdf
- Q_NJW 006-2018猪用微量元素预混合饲料.pdf
- Q_NKLL 061-2019畜禽用复合预混合饲料.pdf
- Q_SHD113-2019ZDYZ-ZD液压支架电液控制装置控制器.pdf
- Q_SSKJQG007-2016-2016基于智能门锁管理服务的 技术规范.pdf
- Q_STG 01-2019畜、禽、鱼、毛皮动物配合饲料.pdf
- Q_SJHB 01-2019静电式油烟净化器.pdf
- Q_STG02-2019畜禽浓缩饲料.pdf
- Q_SJHB 04-2019复合型油烟净化器.pdf
- Q_STN 27-20180.01%芸苔素内酯水剂.pdf
- Q_SJNY 001-2018优亚店车技术条件.pdf
- Q_STN28--20190.01%24-表芸苔素内酯可溶液剂.pdf
- Q_SJTZ 4004-2019金属布氏硬度试验方法.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