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现采用这样一种方法:先假定MR=1J/K时(气体常数R=8.314J/mol·K), 工质的压力为p′,有: 由于冷、热腔容积随转角变化,对应每一角度值,都有一个相应的压力值p′,将各转角位置的p′值平均,即得平均值,即 式中:k=360°/△φ,即计算点数 在设计时,曾取定真实的平均循环压力Pm,因M′R=1时得,对应真实值MR应为: 于是,对应每一角度的实际循环压力p: p′和p列于表1-3中。从表中可找到Pmax和Pmin,于是可得压力比: rp = Pmax/ Pmin 从表1-2和1-3中的数值,可分别绘出冷区、热区以及总示功图。 3.循环功及功率计算 从表中知道了循环压力p和循环容积VT,可用梯形法计算出总循环功WT,再计算指示功率。 设将一循环分为24等分,即k=24,则 理论指示功率Nit为: 1.5.3 热气机的效率 任何热气机都可用有效效率来描述热能转成有效功的完善程度,即: 式中:Ne-有效轴功率(kw), QF -燃料燃烧后所放出的热; MF -燃料供给率,kg/s HF -燃料的低热值,J/kg。 从前述可知,热气机由外部燃烧系统、闭式循环系统、动力传动系统(包括辅传动系统)等组成,因而热气机的有效效率也可以用这三大系统的部分效率来描述。即: 式中:ηF -外燃系统效率; ηs -闭式循环系统效率,即示功循环效率; ηm -传动系统效率,即机械效率。 1. 外燃系统效率 MFHF为燃料燃烧后所放出的热量; QH为高温燃气传给(或幅射给)加热器组的热量; ηF用来表征外燃系统工作的有效程度。 主要组件:燃烧器、空气预热器和空气鼓风机 ηF 主要决定于燃烧器和空气预热器的有效性。 2.示功循环效率ηs ηs=Ni/QH ,用来表征传导给加热器的热量QH在闭式回路中转换为气缸指示功率Ni的有效程度。根据循环特点, ηs也可用相应的部分效率的乘积表示。即 Nt -理论功率,即按斯特林循环所能达到的功率。 ηt=Nt/QH ,称作理论循环效率。对热气机而言,此效率即卡诺效率。 ηH=Ni/Nt ,称为实际损失效率。它反映由于实际循环存在工质流阻损失和各种热损失,使理论功率减少的程度。 实际损失又可表示为: 反映热损失的程度。减少回热器及活塞等导热损失的办法是减小导热截面积和温度梯度,增大活塞与缸套间隙,缩短活塞行程,加长活塞长度。目前热气机的活塞行程已做得很短,只有缸径的50~70%,活塞长度已达缸径的1.5~2倍。 流阻损失效率,说明工质在循环回路中来回流动时摩擦损失的程度。所采用工质的物理特性、热气机的转速、流通截面积等均产生影响。 3.机械效率ηm 机械损耗包括运动件(如活塞环、活塞杆密封装置、轴承)的摩擦损失,以及驱动辅助设备(如空气鼓风机、冷却水泵、功率调节压气机)的功率消耗。 根据机械损耗的两个方面,机械效率ηm可用下式表示: 式中:Nef -输出轴功率(不包括驱动辅助设备); ηmf -传动摩擦效率,用来描述活塞环、密封装置、轴承等摩擦损失程度,摩擦损失的40-50%来自于活塞组的摩擦; ηma -传动辅件效率,用来说明驱动辅助设备功率损耗的程度。 4.扫气容积比κ和相位角φ 对应不同的τ, κ均有一最佳的值,此时的循环功系数最大。 常用τ值下的最佳扫气容积比在κ =0.75~1.0之间。 实际热气机的各气缸直径往往设计得相同,因而κ值都在1.0附近。 相位角φ对循环功系数Cw的影响较小,单作用式热气机的最佳相位角在90°附近。配气活塞式热气机的在110~135°范围内(χ=1)。 单作用式热气机的扫气容积比 对Cw的影响 χ=1 ,1-τ=0.25 2-τ=0.3 3-τ=0.35 4-τ=0.4 Κ和φ对循环功系数Cw影响的三维图 此三维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