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22__中国的气象灾害和洪涝灾害.ppt

  1. 1、本文档共6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危害:导致较长时间内水分极度缺乏,农业减产;土壤、植被缺水,径流减少,导致地下水水质变差(咸潮)、高层建筑地层不稳。诱发次生灾害:森林火灾、蝗灾 6、旱灾危害与预防: 防御 生物工 程措施 建立防护林体系 技术工 程措施 人工影响天气技术 地理信息技术 生物技术 非工程 措施 减灾规划 防灾法律 减灾教育 减灾管理 自然灾害监测系统 监测 科学防止 建筑工 程措施 修建大堤-防潮 兴建水库 建排灌站 加固房屋-抗风 跨流域调水 牧区牲畜越冬基地 地膜覆盖 其他 台风 防洪抗旱 寒潮 检修、加固电力设施 旱灾的防御: 小结: 危害 旱 灾 自然原因 防御措施 区域差异 华北春旱 华南冬春连旱 东北夏旱 长江中下游伏旱 西南冬春连旱 季风气候,降水量地区、季节变化大。 副热带高压活动异常,降水量年际变化大。 知识结构 洪涝灾害 由于降雨、融雪、冰凌(凌汛)、风暴潮等引起的洪流和积水造成的危害,包括洪水灾害和涝渍灾害,泛称水灾。 2、洪涝灾害分布: 东经110°以东,北纬20°-45°这一范围, 灾情严重。 110 °E 2、洪涝时空分布区: 两广大部、闽南和台湾地区,是全国洪涝次数最多、范围较大地区; 湘赣北部地区; 苏浙沿海和闽北地区; 淮河流域; 海河流域。 我国洪水的时空分布与我国暴雨的时空分布存在着高度的一致性,在东部季风区集中发生在每年的春、夏、秋季,由南向北推移。 2、我国洪涝灾害分布: 概括而言,洪涝分布总的特点:东部多,西部少;沿海多,内陆少;平原湖区多,高原山地少;山脉东、南坡多,西、北坡少。 (1)为什么季风区,江河下游平原经常发生洪涝灾害? 3、成因分析 自然原因 人为原因 季风气候,降水集中夏秋季节; 南方雨季长,降水量大。 副热带高压活动异常,降水量年际变化大。 东部平原地势低平,河道弯曲, 流速慢,流量大,排水不畅。 人为占用河道、围湖造田,影响蓄洪行洪能力。 (2)98年我国长江流域水灾成因分析: 洪涝灾害会造成哪些危害? 河堤崩溃 淹没农田村庄与城镇 破坏交通等公共设施 人畜伤亡 4、洪涝危害及防御 洪 涝 危害 淹没农田、村庄、毁坏道路、通讯、电力设施、造成人员伤亡等 防御 生物工 程措施 建立防护林体系 技术工 程措施 地理信息技术 非工程 措施 减灾规划 防灾法律 减灾教育 减灾管理 自然灾害监测系统 监测 科学防止 建筑工 程措施 兴建水库 建排灌站 分洪蓄洪工程 其他 危害 暴雨 洪涝灾害 自然原因 防御措施 分布特点 沿海多,内陆少 由东南向西北递减 东部多,西部少 平原多,高原山地少 五个洪涝多发区 季风气候,降水集中夏秋季节;南方雨季长,降水量大 副热带高压活动异常,降水量年际变化大 东部平原地势低平,河道弯曲,流速慢,流量大,排水不畅 知识结构 【小结】 我国气象灾害的形成原因 台风 寒潮 洪涝 干旱 形成 热带气旋强烈发展 强冷空气入侵 连续暴雨或短时暴雨 长时间无雨或异常少雨 多发 季节 夏、秋之交 冬、春秋也有 夏秋为主 春冬多发 影 响 地 区 东南沿海 多数省区 东部、南部 华北、西北 危 害 破坏农业、交通、通讯、公共设施 强烈降温造成冻害 冲毁农田和公共设施 粮食减产、人畜缺水 防 御 气象卫星的监测和预报 长期:水利建设植树造林 短期:发展耐旱作物 应急:节水 雷达监视减轻灾情 采取防寒措施 工程措施:水利建设 非工程措施:土地管理等 寒潮 1.分析寒潮发生在什么季节? 2.强冷空气的源地在哪里?移动方向如何? 3.指图中说出入侵我国的三条寒潮路线。 4.寒潮能影响到我国的哪些地区?不易受寒潮侵袭的地区在哪里?为什么? 分析寒潮发生在什么季节? (1)寒潮发生的季节:一般出现在每年的秋末至初春之间 强冷空气的源地在哪里?移动方向如何? (2)强冷空气的源地:北冰洋地区和西伯利亚北部,侵入我国以后数日之内就可以从北向南横扫全国。 指图中说出入侵我国的三条寒潮路线。 (3)寒潮入侵我国的主要路径:①西路:从西伯利亚西部进入我国新疆,经河西走廊向东南推进;②中路:从西伯利亚中部和蒙古进入我国后,经河套地区和华中南下;③东路:从西伯利亚东部或蒙古东部进入我国东北地区,经华北地区南下。 * 2-3利用震撼人的气象灾害图片、资料导入,抓住学生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 * 6-12 教师指导学生读图,并分析台风多发原因及路径。 * 构建知识网络,培养地理思维。 * 19—21教师指导学生分析寒潮成因及路径。 * 构建知识网络,培养地理思维。 * 构建知识网络,培养地理思维。 * 构建知

文档评论(0)

3344483cc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