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 PAGE 1 页 共 NUMPAGES 8 页
拜读贝多芬书信的感悟
贝多芬的音乐,是沟通我们与这位乐圣的桥梁;贝多芬的书信,则是理解这位伟人的途径。从1815年秋天起,贝多芬全聋,他和人们只有在记录本上笔谈?贝多芬的谈话册,共有11000页的手写稿,现存于柏林国家图书馆。这些谈话册和信件,是研究贝多芬的第一手资料。这里摘录一些贝多芬关于人生、艺术和音乐的书信,浅谈自己的一点感悟。
一、用痛苦换来的欢乐
1801年6
不幸,嫉妒的恶魔,我的羸弱的身体,竟来和我作难。三年以来,我的听觉逐渐衰退。这大概受我肚子不舒服的影响,那是你知道我以前已经有过,而现在更加恶劣的;因为我不断地泄泻,接着又是极度的衰弱。法朗克想把补药来滋补我,用薄荷油来医治我的耳朵。可是一无用处;听觉越来越坏,肚子也依然如故。这种情形一直到去年秋天,那时我常常陷于绝望。一个其蠢似驴的医生劝我洗冷水浴;另一个比较聪明的医生,劝我到多瑙河畔去洗温水浴:这倒大为见效。肚子好多了,但我的耳朵始终如此,或竟更恶化。去年冬天,我的身体简直糟透:我患着剧烈的腹痛,完全是复病的样子。这样一直到上个月,我去请教韦林;因为我想我的病是该请外科医生诊治的,而且我一直相信他。他差不多完全止住我的泄泻,又劝我洗温水浴,水里放一些健身的药酒;他不给我任何药物,直到四天前才给我一些治胃病药丸,和治耳朵的一种茶。我觉得好了一些,身体也强壮了些;只有耳朵轰轰作响,日夜不息。两年来我躲避一切交际,我不能对人说:“我是聋子。”倘我干着别种职业,也许还可以;但在我的行当里,这是可怕的遭遇。
使你对我这古怪的耳聋有个概念起计,我告诉你,在戏院内我得坐在贴近乐队的地方才能懂得演员的说话。我听不见乐器和歌唱的高音,假如座位稍远的话。在谈话里,有些人从未觉察我的病,真是奇怪。人家柔和地谈话时,我勉强听到一些;是的,我听到声音,却听不出字句;但当人家高声叫喊时,我简直痛苦难忍了。结果如何,只有老天知道。
注1:韦格勒——医生,夫妇俩都是贝多芬的好友。
贝多芬1827年3月14日致莫舍勒斯:
二月十七日,我受了第四次手术;现又发现确切的征象,需要不久等待第五次手术。长此以往,这一切如何结束呢?我将临到些什么?……我的一份命运真是艰苦已极。但我听任命运安排,只求上帝,以它神明的意志让我在生前受着死的磨难的期间,不再受生活的窘迫。这可使我有勇气顺从着至高的神的意志去担受我的命运,不论它如何艰苦,如何可怕。
注2:一八二七年三月二十六日,贝多芬去世……
感悟:这是贝多芬本人叙述自己的病痛和当时不科学的治疗。贝多芬29岁起(1796年)逐渐耳鸣、耳聋,中年后患有严重的消化系统疾病(近代的医生推测是严重的肝病)。显然,病痛没有击垮这位斗士。除了一点抱怨,贝多芬对自己的痛苦基本上是轻描淡写。请注意:贝多芬不完全是耳聋,而是“耳朵轰轰作响”的耳鸣。亲爱的读者,请您在想象中体验一下:在长期腹泻和“耳中有巨大噪声”的情况下,您能不能写出优美的文字?亲爱的读者,请您想一想,贝多芬的音乐里有很多痛苦、阴暗、绝望和诅咒吗?!没有!痛苦,在贝多芬作品里有所表现,例如作品第十三号的《悲怆奏鸣曲》(1799年),尤其是作品第一号(1798年)之三的奏鸣曲中的广板。还有许多乐曲,如欢悦的《七重奏》(1800年),明澈如水的《第一交响曲》(1800年),都有一种青年人的天真快乐。贝多芬是那样的需要欢乐,没有欢乐时就自己来创造快乐。当现实太残酷时,贝多芬就生活在往昔故乡的美妙的岁月里,生活在生机勃勃的大自然中。这种情感的集中体现,就是《第六交响乐》(1808年)、《第九交响乐》(1824年)和《第五钢琴协奏曲》(1811年)。贝多芬写到:“世界上没有一个人像我这样的爱田野……我爱一株树甚于爱一个人……”贝多芬在维也纳时,每天独自在郊外散步,迎着太阳,迎着风雨。他写到:“全能的上帝!……在森林中我快乐了,……在森林中我快乐了,……每株树都传达着你的声音……。天哪!何等的神奇!……在这些树林里,在这些岗峦上,……一片宁谧,供你役使的宁谧。”
生活艰难困苦的音乐家,却写出大量优美流畅的乐曲,这在音乐家中似乎很普遍。莫扎特、舒伯特都是如此。正如1815年10月10日贝多芬致埃尔德迪夫人信中所言:“用痛苦换来的欢乐。”
贝多芬1789年9月15日致沙德医生:
她对我那么仁慈,那么值得爱戴,我的最好的朋友!噢!当我能叫出母亲这甜蜜的名字而她能听见的时候,谁又比我更幸福?
注3:1787年7月17日,贝多芬13岁,母亲因肺结核病故。
贝多芬1801年6月29日致韦格勒:
我的家乡,我出生的美丽的地方,在我眼前始终是那样的美,那样的明亮,和我离开它时毫无两样。
贝多芬1826年
过去的回忆充满我的心头,寄此信的时候,我禁不住涕泪交流。这不过是一个引子;不久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