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Q/LZSW
江门绿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企业标准
Q/LZSW 6-2018
新会柑5.0 种植技术规程
2018-04-10 发布 2018-04-20 实施
江门绿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发布
Q/LZSW 6—2018
前 言
本标准按GB/T 1.1—2009 《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进行编写。
本标准由江门绿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江门市新会区柑优宝陈皮茶业有限公司、江门市新会区金谷
柑普茶有限公司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刘伟清、林伟培、黎龙绍。
I
Q/LZSW 6—2018
新会柑5.0 种植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新会柑5.0种植标准的术语和定义和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新会柑5.0种植和生态养护。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9659 柑桔嫁接苗
NY/T 5010 无公害农产品 种植业产地环境条件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5.0 种植
为保持农业稳定,健康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走环境友好的农业现代化道路,将新会柑种植与环境
保护协调起来,在促进种植业健康发展,增加农民收入的同时,保护环境,保证新会柑的健康无污染。
其内容在遵循“道法自然”客观规律的基础上,运用现代生物技术和以植物精华为活性材料的中医
中药技术为核心而建立的新型农耕方法,在新会柑的种植管理全过程使用“0”化学农药,“0”除草剂,
“0”化学合成肥,“0”抗生素,“0”激素的5.0绿色原料,运用生态平衡和中药袪除原理,防治病虫
害,并恢复土壤活力,用科学方法,借助大自然之力,生产出“0”农残,“0”重金属,“0”抗生素,
“0”激素,“0”转基因的安全,健康新会柑。
4 要求
4.1 园地选择
4.1.1 气候条件
年平均气温21℃~23.3℃,平均21.8℃;10℃以上年有效积温7450℃~8450℃之间,平均7729.7℃;
历年极低温度>0℃;年均日照时数1500h~2080h之间,平均日照时数1731.6h;年均降雨量1100mm~2420mm
之间,平均达1784.6mm;年均相对湿度74%~83%之间;平均达80%;平均无霜期达349天。
4.1.2 土壤条件
以潴育型水稻土、赤红壤(三角洲沉积土的粘土田、泥骨田、泥肉田,砂泥田和滨海沉积的中轻咸
田区)为主,土质良好,土层深厚,土壤有机质含量>2.0g/kg;土壤ph值在5.0~7.0之间,活土层厚度
在60cm以上。
4.1.3 水质条件
1
Q/LZSW 6—2018
灌溉水质应符合NY/T 5010有关规定。
4.2 园地规划
4.2.1 以新会银洲湖两岸冲积平原为核心的潭江两岸冲积平原带和南部滨海沉积平原区为适宜产区,
要求地下水位0.7m 以上,能利用潭江水灌溉的水田或坡地。
4.2.2 水田种植园地水利设计采用深浅沟,非字沟,深沟高畦的方式。保持畦面与沟水平面经常位差
70cm 以上。起畦宽6.5m~8.0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