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肺复苏后低温脑保护治疗.ppt

  1. 1、本文档共2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本PPT内容及知识点来自2015年中华医学会《神经重症低温治疗中国专家共识》,美国心脏协会《2015心肺复苏和心血管急救指南更新》 心律失常(窦性心动过缓、室性心动过速、心房纤颤、心室颤动) 凝血障碍(低凝和出血倾向) 感染(抑制白细胞生成,破坏中性粒细胞及巨噬细胞功能) 电解质紊乱(血钾、钙、镁磷向细胞内转移)、 应激性高血糖(抑制胰岛素分泌并引起胰岛素抵抗)肌颤(机体维持体温的正常生理反应) 心肺复苏后低温脑保护治疗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急诊科 张瑶 低温的分类 低温疗法的保护机制 心脏骤停后脑损伤最重要的因素是能量代谢障碍,这也是心肺复苏成功后最重要的干预靶点。亚低温治疗主要是通过降低脑部糖代谢和有氧呼吸来减缓脑代谢,从而起到保护神经系统功能的作用,所以维持细胞代谢稳态也可能是亚低温治疗最重要的作用机制 低温疗法的适应症 因心室颤动、室性心动过速、心搏骤停而心肺复苏后的昏迷患者推荐低温治疗(A级推荐) 因不可电击复律心律而心肺复苏后的昏迷患者可予低温治疗(B级推荐) AHA指南认为所有的心脏骤停后恢复自主循环的昏迷的成年患者都应该采取目标温度管理 大脑半球大面积脑梗死(≥大脑中动脉供血区的2/3)患者 幕上大容积脑出血(>25ml)患者 重症颅脑外伤(格拉斯哥昏迷评分3~8分,颅内压>20mmHg;1mmHg=0.133kPa)患者 重症脊髓外伤(ASIA评分A级)患者 难治性癫痫持续状态患者 因病情严重可考虑低温治疗(C级推荐),而低温治疗的确切效果还需多个优质临床研究证实 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 睁眼(E) 自发睁眼 4 语言吩咐睁眼 3 疼痛刺激睁眼 2 无睁眼 1 语言(V) 正常交谈 5 语言错乱 4 只能说出(不适当)单词 3 只能发音 2 无发音 1 运动(M) 按吩咐运动 6 对疼痛刺激定位反应 5 对疼痛刺激屈曲反应 4 异常屈曲(去皮质状态) 3 异常伸展(去脑状态) 2 无反应 1 低温疗法的时间窗 推荐意见:心肺复苏后昏迷患者应在6h内开始低温治疗,其他患者也应尽早(6~72h)开始低温治疗,或者根据颅内压(>20mmHg)确定低温治疗开始时间。 低温疗法的目标温度 推荐意见:可选择低温目标温度32℃~35℃。极早期心肺复苏治疗可选择目标温度36℃ AHA指南根据2013年发表的一项多中心研究对比了36℃和33℃两种温度管理,发现二者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所以新指南将目标温度管理的范围从32℃~34℃调整至32~36℃,持续时间不少于24h,且应积极预防昏迷患者目标温度管理(24h)后的发热。 成人 儿童 婴儿 低温疗法的持续时间 推荐意见:诱导低温时长尽可能缩短,最好2~4h达到目标温度。目标低温持续时长至少24h,或根据颅内压(<20mmHg)确定。 心肺复苏后昏迷患者24h 脑梗死患者24~72h 脑出血患者8~10d 颅脑外伤患者24~72h 脊髓损伤患者36~48h 难治性癫痫持续状态患者3~5d 低温技术的选择 推荐意见:优先选择具有温度反馈调控装置的新型全身体表低温技术或血管内低温技术开展低温治疗。 如不具备条件,也可选择传统全身体表降温(包括冰毯、冰帽、冰袋)完成低温治疗;可选择4℃生理盐水静脉输注的低温技术辅助诱导低温,但存在心功能不全和肺水肿风险的患者慎用 1.全身体表低温技术 传统体表低温技术 新型体表低温技术(具有温度反馈调控系统) 2.血管内低温技术(属于有创低温技术) 3.生理盐水静脉输注低温技术 4.头/颈表面低温技术(须对血压及颅内压进行监测) 体温监测技术选择 本PPT内容及知识点来自2015年中华医学会《神经重症低温治疗中国专家共识》,美国心脏协会《2015心肺复苏和心血管急救指南更新》 心律失常(窦性心动过缓、室性心动过速、心房纤颤、心室颤动) 凝血障碍(低凝和出血倾向) 感染(抑制白细胞生成,破坏中性粒细胞及巨噬细胞功能) 电解质紊乱(血钾、钙、镁磷向细胞内转移)、 应激性高血糖(抑制胰岛素分泌并引起胰岛素抵抗)肌颤(机体维持体温的正常生理反应)

文档评论(0)

yanxiaosa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大家好!本人在此郑重声明:本账号所有文档均出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收集归纳不易,请手下留情。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