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粒体遗传病资料.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线粒体基因组与核基因组之间的相互关系 ◎1500 mitochondrial proteins; ◎ 74 polypeptides of the oxidative phosphorylation complex; ◎ 200 factors required for the maintenance and expression of mtDNA or for the assembly of oxidative phosphorylation protein complexes. 由核基因突变所致的线粒体病举例 线粒体蛋白质转运缺陷。 丙酮酸脱氢酶复合物(PHDFA1基因)缺陷。XR。 鸟氨酸转氨酶(OAT基因)缺陷, AR。 底物转运缺陷。 腺嘌呤核苷转运蛋白缺陷。 机制 基因 遗传模式 临床表型 线粒体DNA 大片段缺失 TP AR 线粒体神经肠胃脑肌病(MNGIE) ANT1 AD 进行性眼外肌麻痹(PEO) TWINKLE AD,AR 进行性眼外肌麻痹(PEO)、婴儿型脊髓小脑萎缩(IOSCA) POLG AD,AR 进行性眼外肌麻痹(PEO)、SANDO综合征、帕金森病 线粒体DNA缺失 POLG AR Alpers综合征 TK2 AR 线粒体肌病(MM)、脊髓型肌萎缩(SMA) SUCLA2 AR Leigh 综合征 DGUOK AR Alpers综合征 MPV17 AR Alpers综合征 核基因突变所致的线粒体病 机制 基因 遗传模式 临床表型 呼吸链复合物 功能缺陷 NDUSFX AR Leigh 综合征、GRACILE综合征 NDUFVX AR Alpers综合征 SDHA AR Alpers综合征 装配因子 功能缺陷 BCS1L AR Alpers综合征 SURF1 AR Alpers综合征 SCO2 AR Alpers综合征、肥厚型心肌病、神经病变 COX15 AR 肥厚型心肌病、Alpers综合征 辅酶Q合成缺陷 ATP12 AR COQ2 AR 线粒体脑肌病、肾小管病、共济失调 PDSS2 AR 线粒体脑肌病、肾小管病、共济失调 核基因突变所致的线粒体病 机制 基因 遗传模式 临床表型 线粒体运动缺陷 KIF5A AD 痉挛性截瘫 线粒体融合异常 MFN2 AD 腓骨肌萎缩症2A型(CMT2A) OPA1 AD 视神经萎缩 线粒体分裂异常 DLP1 AD 小头畸形、视神经萎缩、如酸性酸中毒 线粒体自噬异常 PINK1 AR 帕金森病 PARKIN AR 帕金森病 AD:常染色体显性遗传;AR:常染色体阴性遗传;X—linked:X连锁遗传 核基因突变所致的线粒体病 * 医学遗传学 第十章 线粒体遗传病 线粒体DNA的结构特点与遗传特征 线粒体基因突变与常见线粒体遗传病 核基因突变导致的线粒体病 线粒体遗传病 1897年发现线粒体 1963年发现mtDNA,1981年发表完整的人线粒体DNA序列。 人类线粒体基因组mtDNA mtDNA为16569 bp。它可以由重链(H-)的两个启动子(IH1, IH2)或轻链(L-)的一个启动子(IL)实行转录。所有的启动子和复制起始因子都位于mtDNA的唯一非编码区D-环。mtDNA编码22个线粒体tRNA (mt-tRNA),2个线粒体rRNA (mt-rRNA)和13个蛋白质编码基因(ND1-6; Cytb; COI-III和ATPase 6, 8)。 人类线粒体基因组mtDNA 1.每个细胞含2~100个线粒体,每个线粒体中含有2~10个环状 DNA——mitochondrial DNA (mtDNA), 位于内膜附近或基质中。 2.mtDNA为双链环状结构,总长度为16 569bp,相当于5523个密码子。 人类线粒体基因组的结构特征 3.大部分序列具有编码功能,共含有37个基因。编码2个 rRNA,22个 tRNA 和 13 个与细胞氧化磷酸化功能有关的蛋白质。 4.线粒体基因DNA分子排列非常紧凑;基因内不含插入序列,无内含子,少侧翼序列;某些区域存在基因重叠。 核基因组 线粒体基因组 大小 约3.2 x 109 bp 16 569 bp DNA分子数 生殖细胞:23;体细胞:46 每个细胞可达数千个 基因数 约25000个 37个 基因密度 约40 000 bp一个基因 450 bp一个基因 内含子 大多基因有 没有 编码DNA 约3% 约93% 遗传密码 正常密码 AUA:蛋氨酸; TGA: 色氨酸; AGA和AGG:终止密码 结合蛋白 组蛋白,核小体非组蛋白 没有组蛋白 遗传模式 孟德尔遗传 母体遗传 复制 DNA聚合酶 DNA聚合酶? 转录 每个基因转录 全

文档评论(0)

liqu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