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次全国重症医学大会总结.doc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华梦百年传承铸辉煌 重症人十年发展再起航 ——参加《中华医学会第9次全国重症医学大会》汇报材料 2015年5月21日-24日,《中华医学会第9次全国重症医学大会》在中华医学会的创始之地——美丽的东方明珠上海隆重举行。经医院同意,我有幸参加了本次大会。通过本次大会,收获很大,感受很深。现简要汇报如下。 2015年,中华医学会走过了一百个春秋,中华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也迎来了第一个十年。故本次大会的召开必将意义重大,影响深远。传承与发展的主题贯穿大会始终,回顾过去,展望未来。大会盛况空前,异彩纷呈,来自全国各省市注册参会代表共8512人共享学术盛宴。本届大会共设讲座323个,其中外宾讲座31个,重症儿科12个,重症护理讲座41个,两岸三地论坛讲座8个,重症专家讲座231个。本届大会除主会场外,另设10个分会场,最多时11个分会场同时展开讲座。 过去十年重症医学突飞猛进,随着科学研究与临床实践的进步,重症医学治疗理念推陈出新,学科建设日趋完善,诊疗思路不断突破。回顾过去,展望未来,重症医学已经从经验性医学模式转变为循证医学模式,并进一步进入精准医学模式,重症医学的临床和科学研究正在迈入一个新时代。 一、重症医学治疗理念日趋成熟。 传统的疾病诊疗理念往往以诊断为导向,强调诊断的准确性,诊断明确以后再开始治疗。这种先瞄准再开枪的治疗理念在传统的内外科仍占主导优势。而重症患者往往存在严重的生理紊乱,在脏器功能衰竭危及生命的紧急情况下,重症医师必须具备边瞄准边开枪的素质与能力,在处理危及生命的生理紊乱的同时寻查病因并给予针对性治疗。因此,重症医学的治疗理念是以生理紊乱为导向的目标性治疗。在治疗过程中已纠正患者生理紊乱为基础确立治疗目标,进行治疗干预后实施监测并随时调整干预措施,逐步实现更高层次的治疗目标。在临床传统学科细化与瓶颈发展的同时,重症医学的治疗理念从传统的强调诊断的准确性过渡到强调危及生命的生理紊乱的纠正,这也是重症医学有别于传统医学的重要特点之一。 二、重症医学学科建设日趋完善。 1、规范化质量控制。质量与安全是重症医学的生命。重症医学科是救治全院重症患者的最前线,直接反映医院的综合救治水平,重症医学医疗的质量和安全与患者性命息息相关。重症医学分会一直致力于规范的建立及质控的提高。在开展5C培训力求重症医学诊治规范化的基础上,由国家及各省卫计委主导在全国乃至各省层面建设重症医学质控中心,推进质控工作的规范化及常规化。 2、学科队伍建设不断壮大。重症医师的职业素养需要专业化的培训。多项研究显示由专业化的重症医师主导重症患者的治疗可明显降低死亡率,突显重症医学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的重要性。在重症医学的建设中,场地设备等硬件设施往往并不是难点所在,具备重症医学专业素养的学科队伍建设才是关键环节。近十年来我国重症医学队伍不断壮大,重症医师的专业化培训不断规范,重症医师的职称及晋升体系也日趋成熟,学会层面不断开展针对重症医师规范化继续教育培训,专科护士培训亦开展的如火如荼,为我国重症医学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储备了力量。 3、亚专科建设迫在眉睫。亚专科建设是新的历史时期重症医学发展的战略目标。研究显示,将患者转至由各种专科医师而非专业重症医学医师主导的ICU中并不能改善患者的预后。重症医学的学科特征,决定了它必将一直站在生命的前沿。不仅体现在重症医学以整体观审视患者,探寻疾病的发展规律,更体现在对器官、对局部的精细监测和干预,使整体诊疗达到更高的境界。因此,大力推动包括重症呼吸、重症肾脏、重症心脏、重症感染、重症营养、重症镇静等亚专科建设是重症医学发展的宏伟战略,重症医学专题会议的召开则是推动亚专科建设的有效手段。 三、疾病诊疗思路不断突破。 1、重症感染及感染性休克方面:脓毒症(sepsis)的定义正在更新。以往脓毒症的定义为感染+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目前研究显示SIRS并不能反映脓毒症的病理生理特点,且脓毒症应符合SIRS诊断标准的数目的界定也并不客观,因此脓毒症诊断标准有望更新。脓毒症目前虽无特异性治疗,但通过指南实现常规治疗的规范化仍可改变世界。一项对澳大利亚和新西兰171家ICU中101064例重症感染患者的回顾性研究显示,自2000年至2012年重症感染患者的病死率由35%降至18.4%,每年约降低1.3%。且指南依从性越高,病死率越低。 当前抗感染治疗更加关注药物的代谢及药效学以及患者自身的免疫状况,重症感染的治疗策略也正在从初期的微生物导向模式转化为微生物+临床药学+免疫代谢导向模式。此外,早期目标导向治疗(EGDT)已升华为一个概念,意在以改善灌注为核心的复苏治疗,不再局限于是否达到某个具体指标。 机械通气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进入新时代。肺保护性通气不再单纯局限于对肺的保护,而是应对全身脏器均

文档评论(0)

152****216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