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工业大学水质科学概论课件7-第七章饮用水处理技术.ppt

南京工业大学水质科学概论课件7-第七章饮用水处理技术.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混凝剂和助凝剂(要求对人体健康无害,混凝效果好,使用方便及价廉易得) (1)铝盐 最常用,包括明矾Al2(SO4)3·K2SO4·24H2O、硫酸铝Al2(SO4)3·18H2O等。价廉易得,但影响因素多,pH范围较窄,澄清时间长。 (2)聚合氯化铝(polyaluminium chloride 无机高分子混凝剂。水解后形成多核高价电解质; 用量少;絮状物形成快,大而细密,沉淀快;影响因素少,混凝效果好。但水面常有浮沫、沉淀物容积较大。 (3)铁盐 硫酸亚铁(绿矾)FeSO4·7H2O、三氯化铁FeCl3·6H2O、硫酸铁Fe2(SO4)3·2H2O、聚合硫酸铁等。 絮状物比重大,沉降较快;pH值宽(pH3.5~11);低温时效果亦好。缺点是易产生色、味;具有强酸性,对设备有腐蚀作用。 (4)净水植物: 有混凝作用的:量天尺、仙人掌、木棉树与木瓜等; 有助凝作用的:榆树、土肉桂、钝叶樟、木芙蓉等。 净水植物多只用于特定条件下的少量水处理。 (5)聚丙烯酰胺(polyacrylamide PAM): 人工合成水溶性非离子型有机高分子物质,在水中可分散成巨大数量的长链状高分子; 可以作为混凝剂,也可与其他混凝剂的助凝剂。 因单体丙烯酰胺有毒,只用于高浊度,高色度或有特殊嗅味的水,高浓度有机废水,含有毒有害物质的水,放射物质污染的水及含有大量致病菌和病毒的水。 3、影响混凝的因素 水的pH值和碱度: 铝盐在5.7~7.8范围内较好。 三价铁盐适宜的pH值为6.0~8.4,而二价铁盐只有当pH值大于8.5时才可被氧化为三价铁,因此需投加碱。 高分子混凝剂受pH值影响较小。 水温: 低温时应增大剂量,延长沉淀时间、投加高分子助凝剂或改用聚合氯化铝、聚合硫酸铁等。 水中杂质: 浑浊或稍浑浊的水较透明的水更易凝聚。 悬浮物极少时,要增加剂量或投加粘土或助凝剂。 搅拌: 初加时应迅速充分搅动使快速混和均匀,形成微细絮状物,然后慢速搅拌,以增加絮状物碰撞机会形成较大的絮状物下沉。 剧烈长时间搅拌或经常改变搅拌方向,都可导致絮状物不可逆的破坏。 (二)沉淀(sedimentation)和澄清 沉淀:水中悬浮颗粒依靠重力作用,从水中下沉而分离出来的过程。 分类:按颗粒在沉淀过程中是否相互干扰分为: 自由沉淀:单个颗粒在无边际水体中沉淀,其下沉的过程颗粒互不干扰,且不受器皿壁的干扰,下沉过程中颗粒的大小、形状、密度保持不变,经过一段时间后,沉速也不变。 拥挤沉淀:当水中含有的凝聚性颗粒或非凝聚性颗粒的浓度增加到一定值后,大量颗粒在有限水体中下沉 时,被排斥的水便有一定的上升速度,使颗粒所受的摩擦阻力增加,颗粒处于相互干扰状态,此过程称为拥挤沉淀。 (三)过滤(filtration) 一般指以石英砂等粒状滤料层截留水中悬浮杂质,从而使水获得澄清的工艺过程。 意义: 1)降低浊度; 2)降低细菌、病毒等,有资料显示90%附着在悬浮物上; 3)为滤后消毒创造条件。细菌、病毒等失去悬浮物的保护,易于被杀灭。 过滤原理 1)机械筛滤;2)沉淀;3)吸附;4)生物滤膜 滤料:应具备条件 1)具有足够的机械强度 2)具有足够的稳定性 3)能就地取材、价廉 4)外形接近于球状,表面比较粗糙而有棱角。 滤料种类 颗粒状: 石英砂、无烟煤、木炭、活性炭等。 纤维状: 纤维离子交换树脂、布、棉花、羊毛等。 多孔成型: 陶瓷、硅藻土、活性炭等制成管状或板状。 薄膜型: 微滤膜和超滤膜等。去除微细悬浮颗料、细菌、病毒和胶体等。一般只用于对小量水处理。 过滤方式(慢砂滤、快砂滤、简易砂滤等) 1)按滤层分:单层、双层、多层、均质滤料; 2)按流向:下向流、上向流、双向流; 3)按阀门多少:虹吸、无阀、移动罩、水力自动冲 洗; 4)按冲洗方式:水洗和气水洗 过滤设备:普通快滤池、虹吸滤池、重力式无阀滤池、压力滤池等 (四)消毒(disinfection) 污染的原水经混凝、沉淀、过滤仍有一部分微生物未能杀灭。从安全方面考虑,水的消毒是水质改善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消毒是给水处理常规工艺的的重要组成部分。 消毒目的:防止通过饮用水传播疾病,在生活饮用水中必须消毒处理,消除病菌、病毒及原生动物胞囊。 消毒方法:如氯及氯化物、臭氧、紫外线、高锰酸钾、某些重金属离子消毒等。氯消毒经济有效、方便,应用广泛,历史悠久,是国内外最主要的消毒技术,美国自来水厂中约有94.5%采用氯消毒,中国据估计99.5%以上自来水厂采用氯消毒。 对于未受有机物污染或消毒前经预处理的,氯消毒仍是安全且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方法之一。 水的各种物理化学消毒法 (最常用的仍然是煮沸和氯消毒法) 物理 热:煮沸;声:超声波;辐射:紫外线(

文档评论(0)

186****641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