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药的科学 使用.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三节 农药的安全使用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是国家颁布的农药使用技术规范,亦称农药安全使用标准,是农药管理的一种措施,目的在于指导科学、合理、安全使用农药,到达既能有效地防治农作物有害生物,又使收获的农产品中的农药残留量低于规定的限量标准。 我们必须研究和制定各种农药在防治各种农作物有害生物时的各项技术指标,控制施药量、施药次数和安全间隔期等,以到达保证防治效果和减少农药污染的目的。 第三节 农药的安全使用 每项准则中包括适用作物,农药制剂每亩每次最高施药量或施药浓度,施药方法,每季最多使用次数,最后一次施药距收获的天数(安全间隔期),最高残留限量等。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制定的农药合理使用准则国家标准远远达不到指导农药科学使用的要求,为此,农业部已责成有关部门在三年内新制定农药合理使用准则国家标准1万项。 第三节 农药的安全使用 3、对环境的安全 在农药使用时,应注意保护天敌和其他有益生物(水生生物、蜜蜂、家蚕等)。 选用选择性药剂、控制施药时间(避开天敌高峰期)、采用适宜的施药方法(种子处理、土壤处理)、局部施药代替全田喷洒等。 避免在作物开花期施药,以保护蜜蜂。 拟除虫菊酯、鱼藤酮、氟虫腈等对水生生物毒性大。 拟除虫菊酯、氟虫腈等对蜜蜂毒性大。 拟除虫菊酯、沙蚕毒素类等对家蚕毒性大。 思考题 ? 1、环境条件如何影响农药的药效? 2、如何提高杀虫剂的防治效果? 3、如何提高杀菌剂的防治效果? 4、保护性杀菌剂和内吸性杀菌剂在使用上有何区别,为什么? 5、在化学防治中,如何保护有害生物的天敌? 6、引起农药对作物产生药害的因素有哪些? 7、一种农药的使用方法应该包括哪些内容? 第十一章 农药的科学使用 农药的科学使用主要涉及到: 1)如何提高防治效果; 2)如何避免农药对作物产生药害; 3)如何确保农产品安全和减轻农药对生态系统和环境的影响。 一种农药的使用技术或使用方法包括哪些内容? 1)防治对象 2)适用作物 3)施药方法 4)使用剂量或使用浓度 5)施药适期(有害生物,作物)、施药次数,间隔期 6)安全间隔期 7)中毒解救措施 8)注意事项:安全防护;敏感作物、敏感品种,后茬作物;混用; 第一节 如何提高药效? 影响药效的因素:药剂,防治对象和环境条件。 实际上,药效就是药剂,防治对象和环境条件三者之间综合作用的结果。 我们在采用化学防治时,必须根据具体的环境条件,充分掌握药剂的性能特点及有害生物的发生为害规律,充分利用有利因素,控制不利因素,做到科学合理用药,才能获得好的防治效果。 造成防治效果差的原因主要有: 选择药剂品种不当 防治时期不当 使用方法不当 使用剂量不当 环境条件影响:天气、土壤、作物 一. 掌握有害生物的特点与合理利用 (一)对症下药,适法施药 首先要弄清楚防治对象在分类上的地位,然后依据种,属的特点来选择药剂和施药方法。 就药剂本身而言,其防治范围是有限的,所谓的广谱性也是相对的,专一性农药的使用范围更有限。所以,要根据有害生物的种类来合理选用药剂,要根据药剂的特性和药剂的作用方式来选择施用方法。 1、害虫方面 主要是根据害虫的类群特点,结合口器类型,表皮质地和发生为害习性等,以及药剂的作用方式、作用机理等方面综合考虑,选用适宜的药剂。 ☆ 直翅目、鞘翅目、鳞翅目等咀嚼式害虫,可选用胃毒剂和触杀剂,也可具有强触杀作用药剂; ☆ 同翅目,半翅目,缨翅目等刺吸式口器害虫,宜选用内吸性杀虫剂; ☆ 介壳虫类:强渗透剂、强触杀剂,如杀扑磷、毒死蜱。但在未形成介壳前,也可以用扑虱灵、啶虫脒等 ☆ 钻蛀性害虫:水稻螟虫 甘蔗螟虫 强内吸剂,内渗剂。沙蚕毒素类、毒死蜱、乙酰甲胺磷、阿维菌素,三唑磷 ☆ 蚜虫类:以内吸剂为主。氧乐果、吡虫啉、噻虫嗪、吡蚜酮。在卷叶前也可选用触杀剂,抗蚜威、毒死蜱; ☆ 飞虱类:吡虫啉、噻虫嗪、吡蚜酮、、叶蝉散、敌敌畏,烯酰虫胺 ☆ 粉虱类:噻虫嗪、定虫脒、吡蚜酮、噻嗪酮 联苯菊酯、螺虫乙酯,唑虫酰胺 ☆ 蓟马类(豆花蓟马):丁硫克百威、联苯菊酯、定虫脒、 乙基多杀菌素,唑虫酰胺,巴丹 ☆卷叶类:稻纵卷叶螟 樟翠尺蛾

文档评论(0)

时间加速器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