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国诗:李贺《南园十三首·其五》原文翻译及赏析.docxVIP

爱国诗:李贺《南园十三首·其五》原文翻译及赏析.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自古以来,孟子达则兼济天下的教诲不知影响了多少文人墨客,陆游位卑未敢忘忧国的告诫不知激励了多少仁人志士。   下面是南园十三首·其五唐代李贺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   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译文男子汉大丈夫为什么不腰带武器去收取关山五十州呢?请你且登上那画有开国功臣的凌烟阁去看,又有哪一个书生曾被封为食邑万户的列侯?注释吴钩吴地出产的弯形的刀,此处指宝刀。   凌烟阁唐太宗为表彰功臣而建的殿阁,上有秦琼等二十四人的像。   赏析   这首诗由两个设问句组成,顿挫激越,而又直抒胸臆,把家国之痛和身世之悲都淋漓酣畅地表达出来了。   第一个设问是泛问,也是自问,含有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豪情。   男儿何不带吴钩,起句峻急,紧连次句收取关山五十州,犹如悬流飞瀑,从高处跌落而下,显得气势磅礴。   带吴钩指从军的行动,身佩军刀,奔赴疆场,那气概多么豪迈!收复关山是从军的目的,山河破碎,民不聊生,诗人怎甘蛰居乡间,无所作为呢?因而他向往建功立业,报效国家。   一、二两句,十四字一气呵成,节奏明快,与诗人那昂扬的意绪和紧迫的心情十分契合。   首句何不二字极富表现力,它不只构成了特定句式疑问,而且强调了反诘的语气,增强了诗句传情达意的力量。   诗人面对烽火连天、战乱不已的局面,焦急万分,恨不得立即身佩宝刀,奔赴沙场,保卫家邦。   何不云云,反躬自问,有势在必行之意,又暗示出危急的军情和诗人自己焦虑不安的心境。   此外,它还使人感受到诗人那郁积已久的愤懑情怀。   李贺是个书生,早就诗名远扬,本可以才学入仕,但这条进身之路被避父讳这一封建礼教无情地堵死了,使他没有机会施展自己的才能。   何不一语,表示实在出于无奈。   次句一个取字,举重若轻,有破竹之势,生动地表达了诗人急切的救国心愿。   然而收取关山五十州谈何容易?书生意气,自然成就不了收复关山的大业,而要想摆脱眼前悲凉的处境,又非经历戎马生涯,杀敌建功不可。   这一矛盾,突出表现了诗人愤激不平之情。   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诗人问道封侯拜相,绘像凌烟阁的,哪有一个是书生出身?这里诗人又不用陈述句而用设问句,牢骚的意味显得更加浓郁。   看起来,诗人是从反面衬托投笔从戎的必要性,实际上是进一步抒发了怀才不遇的愤激情怀。   由昂扬激越转入沉郁哀怨,既见出反衬的笔法,又见出起伏的节奏,峻急中作回荡之姿。   就这样,诗人把自己复杂的思想感情表现在诗歌的节奏里,使读者从节奏的感染中加深对主题的理解、感受。   李贺《南园》组诗,多就园内外景物讽咏,以写其生活与感情。   但此首不借所见发端,却凭空寄慨,于豪情中见愤然之意。   盖只是同时所作,拉杂汇编,不能以题目限的。   【爱国诗李贺《南园十三首·其五》原文翻译及赏析】

文档评论(0)

tangtianbao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