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徐州博物馆有感.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观徐州博物馆有感 姓名:*** 学号:*** 班级:*** 专业:*** 摘要: 我希望将来的我,也可以有一把“古剑”,留给后世子孙观看,证明属于我们的历史,属于我们的辉煌。尽管现在我们不甚是强大繁荣,但我相信,我们将来定可以书写下属于我们自己的辉煌历史…… 关键词: 博物馆 天工开玉 古剑 发展 铜器 精神 2013年6月,我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参观了徐州博物馆,观看了这个有六千年文明史、四千年建城史的缩影。徐州博物馆是在原清朝乾隆皇帝南巡时行宫旧址上建立起来的,是一座综合性的博物馆。他的门前便是徐州有名的云龙山北大门。博物馆由陈列楼,乾隆行宫,土山汉墓三大展区组成。占地面积23000平方米,建筑面积12000平方米。我们主要参观的是陈列楼,但其结果有点令我失望,徐州自古是兵家必争之地,贯穿整个华夏历史,但徐州博物馆所展之物并不能表现出我徐州整体历史,尤其是汉以后的历史。 陈列馆有八个展厅,陈列内容有《古彭之宝-徐州文化精华》,《俑偶华彩》,《邓永清收藏书画》,《清式家具》,等共计各类展示物品近千余件。 徐州,有九朝帝王徐州籍的美誉,同时又有五省通衢的美称,所以徐州的考古挖掘成果自然很高,陈列馆所展示的物品,大部分为近年考古的文物,即众多的楚王陪葬品,以及部分列侯的陪葬品。 我比较喜欢的是“天工汉玉”所展出的玉器,像玉卮、玉高足杯,玉耳环等成套的酒具、装饰品、武器等。其中龙形玉器我特别喜欢,有S形龙、连体龙、蟠龙、飞龙等各种龙形玉佩。我为我们的祖先而感叹,用手工可以加工出如此玲珑剔透、如此完美的玉器,宛如天成一般,甚是美丽。可惜我摸不到!但我在内心暗暗地引以为豪。忽然间,我想到我们的后人以我们的什么成就引以为豪呢? 我们的祖先遗留给我们许多珍贵的宝物,像文化、器具,还有技巧等,但是我们可以给出什么成绩呢?近代许多科技都是外国人发明、创造的,中国人的贡献微乎其微…… 在兵器厅室,有几把青铜古剑,我也比较喜欢,虽然铜的刀刃在作战中杀伤力不及铁刃,但其外形美观,耐保存,给我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战争正在紧张进行,战场上双方正在厮杀,那一幕幕惊心壮阔,惨不忍视,作坊中正在炼铜、铸铜的一幅幅画面出现在我的脑海。但杀戮过多,对我们来说“不好”。但是我倒很想收藏它,它是一个时代的见证,我希望将来的我,也可以有一把“古剑”,遗留给后世子孙观看,证明属于我们的历史,属于我们的辉煌。尽管现在我们不甚是强大繁荣,但我相信,我们定可以书写下属于我们自己的辉煌历史。 我对于书画和家具并不是很感兴趣,所以我只是一览而过,并未做仔细的观看。 在所有的玉器中,有一个我不得不说,那就是金缕玉衣,他震惊中外,现在中国人基本无人不晓。金缕玉衣是用金丝将打磨好的玉片串在一起的,如衣服一般穿在死者身上,不知现在那玉里包裹的是什么?当我看了之后,我仅仅是感慨一下,或者在发表一篇大论,论证一下古代人民的智慧,葬礼文化而已,但对于我们又有多上改变呢?这些东西属于死者、属于历史,挖坟掘墓不是什么光彩的事情,即使是说保护性挖掘,他们存归本位不好吗?何必非要拿出来呢,何必在耗资去建一个庞大的建筑物去保存呢?如果国家不强大,再好的宝物也不是我们的,历史已经告诉我们了,遗迹还在那里!我们应该着眼于向前看,投资科技,研发新技术,或者资助贫困人家、儿童,改善他们的生活学习不是更好吗?干嘛非要去做对社会推动没有多大意义的事情呢? 玉器确实很精美,先民的手工加工确实先进,但今天的科技,我相信可以做得更好,好玉在深山地下多得是,只是没有发现而已。如果将文物放回出现他的地方,改成科技多好,也许有人看了之后会有灵感,而会去改造,会去创新, 制造一个更加廉价实用的物品,更加有助于人民的生活学习和发展。博物馆是促进了部分的发展,养活一些人,为经济做了一定贡献,为城市增加了她的底蕴,但如果科技发展,促使人民生活水平提高,那经济的发展不是会更好吗? 馆内还有许多铜器皆为古人的生活用具,这从一方面反映了他们生活点滴,但今天我们又用不了,我们有更为先进的、更为实用的东西,我们看它们,又有多少实用呢?难不成用那些做饭?烧水?还是告诉后人,我们祖先的生活方式,学习先民的生活?时代在向前发展,科技日益进步,不去思考如何走在时代的前沿,反而思念古人的辉煌,有什么用?这些东西应该告诉我们一些东西,一些值得我们去思考的东西!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观点,但我以为,创造来源于生活,发展是社会的需求,人类进步的保障。我们应该学习的是他们进取的精神,是他们创造的精神,是他们不被已知所束缚、勇于开拓、勇于追求美好生活的精神,我们应该创造属于我们的历史,开创属于我们的时代。 参考文献《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指导用书》

文档评论(0)

zhuliyan131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