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小结: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历史作用 小结: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历史作用1.促进了北魏社会经济的繁荣和文 化发展。 小结: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历史作用1.促进了北魏社会经济的繁荣和文 化发展。2.接受了汉族的先进制度与文化, 加速北魏政权 的封建化。 小结: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历史作用1.促进了北魏社会经济的繁荣和文 化发展。2.接受了汉族的先进制度与文化, 加速北魏政权 的封建化。3.加速了北方各族封建化的进程, 促进了民族大 融合。为结束长 期分裂重新走向统一奠定了基础。 1.对鲜卑: 2.对汉族: 生产方式农耕化、 社会制度封建化、 生活方式汉族化; 鲜卑优秀文化精华融入 三、民族的交流与融合 吸收畜牧业生产经验和技能; 文学、生活习俗融入鲜卑色彩。 选修一 第三单元 北魏孝文帝改革 一、经济的复苏与繁荣 1.农业: 2.畜牧业: 品种、饲养、繁殖、兽医经验等丰富 ⑴生产工具得到改进 ⑵耕作技术的提高 ⑶兴修水利 ⑷开垦荒地 ⑸经济作物的种植 一、经济的复苏与繁荣 牧马 (魏晋墓壁砖画) 牵羊的少数民族 (魏晋墓壁砖画) 耕牛图 (魏晋墓葬壁画) 扬场图 (魏晋墓葬壁画) 3.手工业: 4.商业: 一、经济的复苏与繁荣 3.手工业: ⑴丝织业达魏晋以来最高水平 ⑵制瓷业获很大发展,青瓷出现 4.商业: 一、经济的复苏与繁荣 3.手工业: ⑴丝织业达魏晋以来最高水平 ⑵制瓷业获很大发展,青瓷出现 4.商业: ⑴洛阳市场繁荣,货源充足,交易活跃, 商人实力雄厚 ⑵对外贸易长足发展 一、经济的复苏与繁荣 洛阳 北魏的洛阳,城内有大市、小市、四通市,总称“洛阳三市”。市内有钟鼓,开市、散市都以击鼓为号。市内设有专门管理贸易和税收的官吏。全城居民中有上万户来自各地的商 人,其中包括来自远方 异国的商人。……北魏 的许多贵族高官显宦也 都经商。 大市 小市 四通市 二、政权封建化的加速 1.尊儒崇经,兴办学校 二、政权封建化的加速 1.尊儒崇经,兴办学校 2. 恢复汉族礼乐制度 二、政权封建化的加速 1.尊儒崇经,兴办学校 2. 恢复汉族礼乐制度 3.采纳汉族封建统治制度 二、政权封建化的加速 1.尊儒崇经,兴办学校 2. 恢复汉族礼乐制度 3.采纳汉族封建统治制度 仿汉族官制、定律令、废酷刑 二、政权封建化的加速 自晋宋以来,号洛阳为荒土,此中谓 长江以北,尽是夷狄。昨至洛阳,始知衣 冠士族并在中原,礼仪富盛,人物殷富。 所谓帝京翼翼,四方之极。 南梁大臣陈庆之的感叹: ——《洛阳伽蓝记》卷二 自晋宋以来,号洛阳为荒土,此中谓 长江以北,尽是夷狄。昨至洛阳,始知衣 冠士族并在中原,礼仪富盛,人物殷富。 所谓帝京翼翼,四方之极。 南梁大臣陈庆之的感叹: 经济的恢复和发展繁荣 ——《洛阳伽蓝记》卷二 三、民族的交流与融合 三、民族的交流与融合 民族融合是指历史上各民族人民经过长期 的经济文化交流,不同民族之间不同生产方式、 风俗习惯、文化心理特征等方面的相互影响和 渗透,后进民族接受先进民族的生产方式、文 化、思想和制度,原来各民族之间的界限逐渐 消失,民族特征趋向统一,形成自然同化。 三、民族的交流与融合 民族融合实质: 三、民族的交流与融合 民族融合实质: 1、从生产方式角度看,民族融合就是少数民族由游牧经济转向农耕经济的过程; 三、民族的交流与融合 民族融合实质: 1、从生产方式角度看,民族融合就是少数民族由游牧经济转向农耕经济的过程; 2、从民族习俗角度看,民族融合就是少数民族汉化的过程; 三、民族的交流与融合 民族融合实质: 1、从生产方式角度看,民族融合就是少数民族由游牧经济转向农耕经济的过程; 2、从民族习俗角度看,民族融合就是少数民族汉化的过程; 3、从社会发展角度看,民族融合就是少数民族政权封建化的过程(封建化是指处于原始社会、奴隶社会阶段的少数民族向封建社会的过渡)。 三、民族的交流与融合 民族融合途径: 三、民族的交流与融合 民族融合途径:友好往来、民族迁徙、自身 改革、民族战争、婚姻关系。 三、民族的交流与融合 民族融合途径:友好往来、民族迁徙、自身 改革、民族战争、婚姻关系。 民族融合结果: 三、民族的交流与融合 民族融合途径:友好往来、民族迁徙、自身 改革、民族战争、婚姻关系。 民族融合结果:我国古代民族融合的最终结 果就是形成了以汉族为中心 的中华民族。 三、民族的交流与融合 民族融合作用: 三、民族的交流与融合 民族融合作用: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