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中考历史二轮复习讲练测 专题20 中外思想变革史(讲)(含解析).doc

2015年中考历史二轮复习讲练测 专题20 中外思想变革史(讲)(含解析).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PAGE 1 专题20 中外思想变革史(讲) 一讲考点——考点梳理 子专题一 中国思想变革史 一、古代 (一)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1.背景: 春秋战国时期社会急剧变化,许多问题需要解决,各派就战争和统治者如何统治人民发表了各自的见解。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主流是总结巩固地主阶级统治的经验教训。 2.主要学派、观点:七上P48-49 学派 代表 时期 主要观点 观点出处 儒家 孔子(创始人) 春秋末期 提出“仁”的学说,主张“为政以德”,“爱人”,反对苛政 《论语》 孟子 战国 主张“仁政”、“民贵君轻”,反对一切战争,认为“春秋无义战”,主张有节制地利用自然资源 《孟子》 墨家 墨子(创始人) 战国 主张“兼爱”、“非攻”,支持正义战争,反对侵略战争;提倡节俭,反对奢侈浪费 《墨子》 道家 老子(创始人) 春秋末期 认为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对立双方能够互相转化 《老子》(《道德经》) 庄子 战国 认为治理国家要顺其自然,“无为而治” 《庄子》 法家 韩非 战国 主张改革,提倡法治,提出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国家 《韩非子》 兵家 孙武 春秋晚期 “知已知彼,百战不殆” 《孙子兵法》 3.影响:有力地促进了思想文化的发展和中国社会的进步。 体验中考: 【2014年江苏徐州卷】下列甲乙丙三位同学关于中国古代百家争鸣的表述正确的是( ) A.乙 B.丙 C.甲、乙 D.甲、丙 【答案】A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中华文化的勃兴(二) (二)历朝历代加强对人们的思想控制 1.根本目的:加强中央集权,维护封建专制统治。 2.典型事例: (1)秦始皇:“焚书坑儒”。 (2)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3)明太祖:八股取士。 (4)清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大兴“文字狱” 3.影响:钳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扼杀了人们的创新意识,影响创新能力的发挥,阻碍我国科技发展与社会进步。 二、近代 (一)19世纪中期地主阶级改革思想 1.近代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林则徐 2.代表人物:魏源 (1)主张:设立工厂,制造轮船、枪炮,兴办 民用工业;学习西方先进技术,用新式武器装备军队。 (2)批判:批判闭关锁国政策,对封建顽固派自甘落后,把西方科技视为“奇技淫巧”的愚昧言论,加以猛烈抨击。认为“欲制外夷者,必先悉夷情始”。 (3)代表作:《海国图志》。目的:“师夷长技以制夷”,即学习西方先进技术来抵御西方的侵略。 (4)具体实践:19世纪60-90年代,奕、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为代表的地主阶级洋务派发起洋务运动。 体验中考: 【2014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山东日照卷】“鸦片战争对中国来说是悲剧又是机会,这场战争促使古老大帝国的觉醒。”(马勇《坦然面对历史的伤》)以下最早体现“鸦片战争促使古老大帝国的觉醒”的史实是( ) A.魏源著《海国图志》 B.洋务派开展洋务运动 C.严复译著《天演论》 D.维新派掀起变法运动 【答案】A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一) (二)19世纪60-90年代的洋务思潮 1.洋务派的主要代表人物:奕、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 2.口号:“师夷长技以自强” 3.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科技来维护封建统治。 4.目的:维护清朝的封建统治。 5.具体实践: (1)前期以“自强”为口号,创办一批近代军事工业。如:曾国蕃、李鸿章创办的安庆内军械所;李鸿章创办的江南制造局;左宗棠创办的福州船政局。 (2)后期以“求富”为口号,创办一批近代民用工业。如:李鸿章创办在上海创办的轮船招商局;张之洞创办的湖北织布局和汉阳铁厂。 (3)从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中期,筹建了南洋、北洋、福建三支海军。 (4)为适应中外交涉和开展洋务运动的需要,开始兴办新式学堂。1862年成立的京师同文馆是洋务派创办的第一所新式学堂。 6.失败的标志:在甲午中日战争中,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7.失败的原因: (1)主观原因:洋务派只学习西方先进的生产技术,不改变落后的封建制度。 (2)客观原因: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的阻挠。 8.对洋务运动的评价 (1)性质:是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 (2)评价: ①局限性:洋务派的主观目的是清王朝的封建统治,而不是把中国引向资本主义,它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 ②洋务运动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它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企业。洋务运动为中国近代企业积累了生产经验,培养了技术力量,在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三)19世纪末的思想启蒙运动:戊戌

文档评论(0)

yaoce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