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四章 纤维的吸湿性 及拉伸指标 第一节 吸湿表征及吸湿机理 一、纤维的吸湿指标 1.回潮率与含水率 回潮率W:纺织材料中所含水分重量对纺织材料 干重的百分比。 含水率M:纺织材料中所含水分重量对纺织材料 湿重的百分比。 式中:Ga纺织材料湿重;G0 纺织材料干重。 ??? 目前基本上采用回潮率。 2.标准回潮率 ——纺织材料在标准大气条件下,从吸湿达到平衡时的回潮率。 标准大气条件:(中国) 气压:1个大气压; 温度:20℃; 相对湿度:65% 允许误差:各国略有不同。 4.公定(标准)重量 ——纺织材料在公定(标准)回潮率时的重量。 5. 平衡回潮率 ——纤维材料在一定大气条件下,吸、放湿作用达到平衡时的回潮率。 有吸、放湿平衡回潮率之分,但常用吸湿平衡回潮率。 平衡时间: 单纤维或3mg以下的纤维束,6s基本平衡; 50g块体需1h或更多时间达到平衡; 100kg的棉包,达到平衡约要4-12个月。 二、纤维的吸湿机理 ——水分与纤维的作用及其附着与脱离过程。 (一)水分子在纤维内部存在形式 1.直接水:纺织材料内部的极性基团吸水。 极性基团有: 羊毛、蚕丝: ---COOH, ---NH2 ,---OH 棉:每个环上含有三个---OH 粘胶:--OH; 维纶:--OH 腈纶:--CN 强极性;锦纶:--CONH--- 2.间接水:直接水本身具有极性再吸水。 3. 毛细水 存在于纤维内部的间隙中的水分子。 结合力:氢键、范德华力、表面张力等,结合力小。 (二)内部结构 1.结晶度增大,吸湿性减小; 2.聚合度增大,游离基团减小,吸湿性减小; 3.取向度对材料的吸湿性几乎无影响。 (三) 表面吸附 材料表面的分子比内部分子有多余的能量,具有吸附作用,能吸收大气中的水分子。 2.吸湿过程 水分子先吸附至纤维表面,水蒸气向纤维内部扩散,与纤维内大分子上的亲水性基团结合,水分子进入纤维的缝隙孔洞,形成毛细水。 第二节? 大气条件与纤维吸湿 一、吸湿平衡 ?吸湿平衡:纤维在单位时间内吸收的水分和放出水分在数量上接近相等,这种现象称之。 纤维吸、放湿是一个动态平衡的过程。 特点: 1.都是对数曲线?; 2.起始段快,以后减慢直至平衡?; 3.吸湿平衡所需要的时间小于放湿平衡 所需时间; ????? 4.吸湿平衡W不等于放湿平衡W。 二、吸放湿等温线(T一定,W-RH%的关系) 1.定义: ?吸湿等温线:在一定的大气压力和温度条件下,纤维材料因吸湿达到的平衡回潮率与大气相对湿度的关系曲线; ?放湿等温线:在一定的大气压力和温度条件下,纤维材料因放湿达到的平衡回潮率与大气相对湿度的关系曲线。 2.常用纤维的吸湿等温线 特点: 1.曲线都呈反S形,吸湿机理基本一致。 2.RH= 0%~15% 时,曲线的斜率比较大; RH= 15%~70% 时,曲线的斜率比较小; RH70% 时,曲线斜率又明显地增大。 3.纤维种类不同,曲线的高低不同,吸湿能 力强的在上方,如羊毛、粘胶;吸湿能力 差的在下方,如腈纶、涤纶等。 吸湿等温线与温度有密切的依赖性,所以一般都是在标准温度下试验所得。如果温度过高过低,即使同一纤维,吸湿等温线的形状,也会有很大的不同。 三、吸湿滞后性(吸湿保守现象) 1.定义:同样的纤维在一定的大气温湿度条件下,从放湿达到的平衡回潮率总是大于从吸湿达到的平衡回潮率的现象。 2.产生原因: a.能量获得概率的差异;b.水分子进出的差异; c.纤维结构的差异; d.水分子分布的差异; e.热能作用的差异等。 同一种纤维的吸湿等温线与放湿等温线并不重合, 而形成吸湿滞后圈。 吸湿滞后值(即差值)与纤维的吸湿能力和相对 湿度有关。在同一相对湿度条件下,吸湿性大的 纤维,差值比较大。 据资料表明,在标准状态下,差值为: 羊毛? 2.0%,? 粘纤? 1.8%~2.0%, 蚕丝? 1.2%,? 棉? 0.9%, 锦纶 0.25% , 涤纶等 吸湿等温线和放温等温线则基本重合。 吸湿滞后圈图 3.应用 a.调湿和预调湿: 调湿:将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JCT 2112-2012 塑料防护排水板.建材建工行业标准.pdf VIP
- 08J907 洁净厂房建筑构造.pdf VIP
- 某企业设备机长负责制.docx VIP
- 《第六次全国幽门螺杆菌感染处理共识报告》解读.pptx
- 北京理想汽车有限公司竞争战略研究.pdf
- 最新计算机应用基础教案win7---2010汇编.doc VIP
- 【新教材】湘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地理第二章《认识地球》测试卷(含答案).docx VIP
- JIS-H5302-2006铝合金压铸件(中文).pdf VIP
-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知识点考点归纳总结.pdf VIP
- MEGMEET麦格米特MC160增强型系列PLC随机手册.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