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农业社会化服务土地托管服务规范》
国家标准
(征求意见稿)
编 制 说 明
《农业社会化服务土地托管服务规范》
国家标准起草工作小组
二〇一六年五月
1
《农业社会化服务土地托管服务规范》
国家标准编制说明
一、任务来源
本标准是由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下达的国家标准编制任务,计
划编号-424,-由中国标准化研究院归口管理。本标准的
起草工作小组由山东省标准化研究院、中国标准化研究院、汶上县供
销社、汶上县质监局等单位共同组成,共同完成此项标准的起草。
二、背景与意义
建立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为农民提供全方位的生产经营服
务,是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解决农业小生产与大市场矛盾的重要手
段,是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维护农民合法权益的重要保障,
是确保国家食物安全、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党中央、国务院
始终给予高度重视,早在改革开放初期,就提出了农业社会化服务的
概念。从2004年开始,中央连续十个一号文件和十八届三中全会决
定都对“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提出明确要求。在众多的农业社
会化服务内容中,土地托管服务是最基础的工作,通过多种土地托管
形式实现各种农业社会化服务。
近年来,我国山东省、安徽省、浙江省等各省份的土地托管服务
工作发展迅速,也慢慢被大家所接收和认可。土地一条龙托管管理模
式有利于促进土地资源整合,可以加快农业规模化、机械化、科技化
的速度。该模式具体内容为:以农资经营实体为依托注册成立合作社,
并在有条件的乡、村设立分社。由各分社负责人与当地农民及其他经
2
营主体签订土地托管协议,将土地委托合作社管理。由合作社或农业
公司负责集中采购种子、农资等生产资料并免费为农户耕种、管理和
收获,收获的农产品归农户所有。目前土地托管工作形式分为保姆式
全程托管服务和菜单式半托管服务,农户、企业等客户可以通过签订
协议的形式自由选择土地托管服务模式。
土地托管服务工作已经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一是增加
有效种植面积,提高了粮食产量;二是降低了农业生产成本,杜绝假
冒伪劣农资进入市场;三是实现了农民打工、种地两不误、同增益;
四是增加村集体收入,密切了干群关系;五是解决了粮食晾晒、存放
问题,实现了全程托管服务;六是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推动了现代
农业的发展。2014年8月8日山东省率先发布《DB37/T 2526.1农业
社会化服务 土地托管服务规范》地方标准,为农业社会化土地托管
服务的复制和推广创造了条件。但是由于各省份地域性的差异及农业
组织化、机械化程度的不同,目前我国各地开展土地托管服务水平参
差不齐,服务场所、设备、人员等情况也没有统一的标准来规范和要
求,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此项工作的全面推进。为了使我国土地托管
工作的管理更加便捷,服务过程更加规范,服务内容更加全面,服务
范围更加广泛,服务质量进一步提高,制定国家标准《农业社会化服
务 土地托管服务规范》就显得十分迫切和必要。
三、标准编制原则
1.一致性原则
本标准参考 GB/T 20000.1《标准化工作指南》和 《中华人民共
3
和国标准化法》等标准化资料,且与我国现行的法律、法规和标准相
承接,与我国农业生产方面的方针政策相一致。
2.规范性原则
本标准按照 GB/T 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 1部分:标准
的结构和编写规则》的要求进行编写,保证标准形式和内容的规范性。
结构上主要包括前言、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和定义、服务方
式、基本要求、服务内容及要求、评价与改进和投诉处理八个部分。
3.实用性原则
该标准中有关我国土地托管服务内容及要求的规定,是在充分收
集相关资料和文献,分析我国土地托管服务的当前现状,调研我国地
方个别服务组织现实情况的基础上,进行的编写。本标准体现当今科
学技术水平,同时可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