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悉尼歌剧院
——拱结构的完美之作
摘 要:从建设澳洲悉尼歌剧院的背景出发,绍了设计师情况、建造过程,并分析了歌剧院的建筑结构,以及整体结构特点,总结归纳了对悉尼歌剧院的认识。
关键词:悉尼歌剧院;拱结构;拱肋结构
悉尼歌剧院(Sydney Opera House),位于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的首府悉尼市贝尼朗岬角。这座综合性的艺术中心,在现代建筑史上被认为是巨型雕塑式的典型作品,也是澳大利亚的象征性标志。悉尼歌剧院于1973年正式落成,在2007年6月28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1 悉尼歌剧院建造背景
1.2 建设歌剧院的起因
上世纪1950年代,澳大利亚悉尼交响乐团的常任指挥和乐团总监——尤金?古森斯( Eugene Goossens),他注意到悉尼这座迅速繁荣和发展的城市缺少演出高雅音乐的场所,因而提议在悉尼建造一个专供交响乐团使用的音乐厅。而工党的领袖、当时的首相J.卡希尔(J.Cahill)想藉此机会改变工党的面貌,借助一座漂亮的音乐中心使悉尼超过它的对手墨尔本。最后两人达成一致。1954年9月,卡西尔总理召集会议任命了一个委员会来帮助政府建立一个歌剧院, 并最终选定在悉尼市的贝尼郎岬岛角( Bennelong Point ) 作为歌剧院建设用地。
1.2 悉尼歌剧院项目概况
悉尼歌剧院于1959年3月在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首府悉尼市贝尼郎岬岛角破土动工,歌剧院三面环水,其西边是Harbour Bridge,南边是市植物园与政府大厦。整个建筑花费1.2亿美元与14年的时间,于1973年10月落成。剧院占地1.84公顷,总建筑面积88258平方米,坐落在距海平面19米高的花岗岩台阶上,长183米,宽118米,高67米。建筑造型犹如一组扬帆出海的船队,也像一枚枚屹立在海难上的洁白大贝壳,为悉尼的标志。
2 建筑设计师情况
乔恩?伍重( Jorn Utzon)1918年生于丹麦,他的父亲是一个拥有造船厂的很有才华的船舶建筑(naval architect)。家里的很多成员都是优秀的水手,小时候,他曾经渴望成为一个水手。18岁上中学时,他开始在父亲的造船厂帮忙,画些图纸和制作模型,朝着船舶建筑师方向训练。但是那年暑假,他在祖父母家里遇到了两个艺术家,建议他去学艺术,而且他的堂叔父还是皇家艺术学院的雕塑家和教授,于是他喜欢上了雕塑,但是最终他还是选择了建筑专业,在哥本哈根的皇家艺术学院上学,不久便显示出他在建筑设计方面的天赋。
1942年他从艺术学院毕业,这时第二次世界大战也开始了,和很多的建筑师一样,他流亡到中立国瑞典,在斯德哥尔摩的一个事务所里工作。二战后他去了芬兰,在阿尔瓦?阿尔托那里工作。他从上学时就很崇拜阿斯普朗德(Gunnar Asplund )和赖特(Frank Lloyd Wright),受到他们的巨大影响。接下来的十年里,伍重开始周游世界,曾去过摩洛哥、墨西哥、美国、中国、日本、印度、澳大利亚等地,访问过梁思成先生。这个经历成为他一生的创作源泉。
回到哥本哈根后,1950年他成立了自己的事务所。
1955年9月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政府宣布在全世界范围内举行设计竞赛,征集歌剧院的方案,当年38岁的丹麦年轻建筑师乔恩?伍重参加了竞赛,在全世界233份建筑设计方案中,他做的壳形方案被当时的评审委员会成员艾罗?萨里南( Eero Saarinen) 所欣赏并采用。
然而,工程受到了来自各个方面的阻挠。有一大批人反对这一激进的设计观念,而伍重则成了政治性权力游戏的牺牲品。尽管伍重最初的设计创意大部分都是通过模型展示出来的,仍有人抱怨说,设计与图纸有出入。最终,这位建筑师在1966年离开了悉尼,一去不返。伍重在1992年接受采访时坦言,他并没有放弃,而是迫于政治性的明争暗斗,以及取消了同他签订的合同,从工程中退出的。未完成的内部设计工作被转给了其他人。
如今,自1973年建成以来,悉尼歌剧院已成了世界上最火爆的艺术表演中心,被公认为是20世纪最伟大建筑之一,而他的设计师——丹麦建筑师乔恩?伍重,戴上了2003年度普利兹克建筑奖的桂冠,跻身于古往今来最伟大的天才之列。
2008年11月29日,伟大的丹麦建筑师乔恩?伍重(Jorn Utzon)安然地在睡眠中辞世,享年90岁。
3 悉尼歌剧院结构体系分析
3.1 悉尼歌剧院的平面布置
歌剧院有一个音乐厅(2700座),一个歌剧院(1550座),一个话剧院(550座),一个兼放电影用的室内小剧场,一个大展览厅,以及录音兼排练室、餐厅及各种辅助用房( 图1)。
图1 悉尼歌剧院的各层平面布置图
3.2 歌剧院结构类型
3.2.1 结构方案
伍重与阿鲁普决定采用预制混凝土拱券来设计屋顶结构。具体说,构成歌剧院屋顶的大大小小的三角形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