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结束放映 返回总目录 获取详细资料请浏览: 结束放映 获取详细资料请浏览: 历史(人民版必修)第一册 第7课时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专 题 三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及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第8课时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基础落实 聚焦重点 对接高考 限时训练 史论突破 识图读表 知古通今 对接点3:考查知识比较联系归纳能力 对接点1:考查历史概念特征本质属性 对接点4:考查认识评价新史观新情境 对接点2:考查历史起因趋势及影响等 第8课时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新时期外交政策变化及特点 20世纪70年代外交局面的重大突破 返回目录 专题三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祖国统一和对外关系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课标要求 1.了解新中国建立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理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处理国际关系方面的意义。 2.简述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基本史实,概括我国在外交方面所取得的重大成就。 3.了解中美关系的正常化和中日建交的主要史实,探讨其对国际关系产生的重要影响。 4.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联合国和地区性国际组织中的重要外交活动为例,认识我国为现代化建设争取良好的国际环境、维护世界和平和促进共同发展所做出的努力。 第8课时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返回目录 【宏观把握】 一、建国初—20世纪50年代末 外交原则的确立及其走向成熟 二、20世纪70年代 外交突破 三、改革开放新时期 重大调整、日趋灵活 返回目录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知识点1 I 知识整合 巧记速记夯基础 1. 外交方针 原则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方针 另起炉灶 一边倒 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含义 在新的基础上另行建立新的平等的外交关系 外交上旗帜鲜明地站 在 阵营一边 清除帝国主义在华的残余势力和特权 意义 改变了中国半殖民地的地位,在政治上建立起 的外交关系 使新中国在斗争中不至于处于孤立无援的地位 有利于巩固新中国的独立和主权 独立自主 社会主义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在建国初期的主要体现就是“一边倒”。 强调:这是我国始终坚持的基本外交方针,在国家不同的发展阶段有不同的体现。 知识校对 返回目录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知识点1 I 知识整合 巧记速记夯基础 背景 ①1953年朝鲜停战后,国际局势趋于缓和 ②为争取国际局势的进一步好转和为国内即将展开的大规模经济建设创造和平的国际环境 提出 1953年12月,中国政府在与印度就 问题谈判时,周总理首先提出 内容 互相尊重 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意义 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 (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2.外交成就 (1)建国第一年与苏联等17国建交,并与苏联签订 《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西藏 主权 (3)参加日内瓦会议: 1954年,中国第一次以 参加国际会议,并在会议上发挥重要作用。 (4)参加万隆会议: 1955年,周恩来提出了“ ”的方针,推动了会议的进展并取得重大成就。 大国身份 求同存异 重点把握《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签订及意义。 强调:是我国始终坚持的处理国与国之间相互关系,参与国际事务所遵循的基本原则 易错警示:注意五项原则表述顺序及措辞修改点。 知识初探:为什么说“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 名师助学:新中国初期的外交可归纳为“一、二、一”见教辅。 易错警示:“一边倒并不是独立自主原则;”求同存异和万隆精神的关系。见教辅. 知识校对 重要识记点。 返回目录 II 聚焦重点 解读考纲ABC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政策 史论突破1 【思维引导】阅读教辅材料,简述新中国初期我国外交的基本方针和政策,理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特点及意义。 材料一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早已载入中国宪法,是中国长期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基础,也体现在中国与160多个国家的建交公报中。50多年来,中国努力实现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此基础上发展同世界各国的友好合作关系。 ——钱其琛在纪念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发表50周年的国际研讨会上的讲话 材料二 半个世纪以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经受住了历史的考验,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同,成为指导国际关系的基本原则,为维护世界的和平与稳定,促进国际关系健康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唐家璇在2004年6月28日会见印度报业托拉斯记者约瑟夫时的讲话 【史料解读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开场白的写法_-.ppt
- 开头结尾的技法——上课用2011.ppt
- 建筑结构特点.docx
- 建筑装饰施工工程组织与管理2.ppt
- 建筑节能与绿色施工管理.ppt
- 开题报告(软件).doc
- 开心一笑 第七季.doc
- 开学工作安排.ppt
- 开头的写作手法.ppt
- 开学第一次班会 (1).ppt
- 南通科技职业学院《高等数学AI》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考试试卷(B)卷.docx
- 2025年医学分析-产科出血的预防评估及处理流程曹课件.pptx
- 幼儿园食品安全管理操作指南.docx
- 2025年医学分析-产科工作总结精彩14.pptx
- 南阳农业职业学院《高等数学AI》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考试试卷(B)卷.docx
- 变电站设备维护与项目划分方案.docx
- 预防沉迷手机主题班会PPT课件(可编辑).pptx
- 南通职业大学《高等数学AI》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考试试卷(B)卷.docx
- 英语期末复习重点句型汇总(八年级).docx
- 2025年医学分析-产科护理ppt小讲课.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