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枚《马嵬》诗词赏析.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字子才,号简斋,晚年自号仓山居士、随园主人、随园老人。   汉族,钱塘今浙江杭州人。   乾隆四年进士,历任溧水、江宁等县知县,有政绩,四十岁即告归。   在江宁小仓山下筑筑随园,吟咏其中。   广收诗*,女*尤众。   袁枚是乾嘉时期代表诗人之一,与赵翼、蒋士铨合称乾隆三大家。   下面是   马嵬   清代袁枚   莫唱当年长恨歌,人间亦自有银河。   石壕村里夫妻别,泪比长生殿上多。   译文   用不到去歌唱当年皇帝妃子的悲欢离合;在人间也有银河,使得千千万万人家夫妻离散。   像石壕村那样的夫妻诀别数也数不清,老百姓的泪水比长生殿上洒的那点泪水多得多了。   注释   马嵬即马嵬坡,在陕西省兴平县西。   安史之乱时,唐玄宗逃到这里,在随军将士的胁迫下,勒死杨贵妃   长恨歌唐代诗人白居易所作之诗,写的是唐玄宗宠幸杨贵妃而造成的政治悲剧与爱情悲剧。   银河天河。   神话传说中,牛郎织女被银河隔开,不得聚会。   石壕村石壕村二句唐代诗人杜甫《石壕吏》诗,写在安史之乱中,官吏征兵征役,造成石壕村中一刘老年夫妻惨别的情形。   长生殿长生殿旧址在陕西骊山华清宫内。   赏析   唐玄宗李隆基与贵妃杨玉环之间悲欢离合的故事,引发了很多文人墨客的诗情文思。   白居易的《长恨歌》,在揭示唐玄宗宠幸杨贵妃而造成政治悲剧的同时,也表达了对二人爱情悲剧的同情。   袁枚此诗却能不落俗套,另翻新意,将李、杨爱情悲剧放在民间百姓悲惨遭遇的背景下加以审视,强调广大民众的苦难远非帝妃可比。   《长恨歌》和《石壕吏》是有名的诗篇,其创作背景均为安史之乱。   它们一以帝王生活为题材,一以百姓遭遇为主旨,恰好构成鲜明的对照。   莫唱当年长恨歌,莫唱是因为《长恨歌》写的是唐玄宗和杨贵妃的爱情悲剧,对杨贵妃之死,对唐玄宗之无奈,表示了深切的同俏,并歌颂了他们的爱悄专一,为后代小说、戏曲创作提供了题材,如宋乐史的《杨太真外传》、元白朴的《梧桐雨》,明吴世美的《惊鸿记》、清洪异的《长生殿》等等,莫不受其影响。   与其大书特书皇帝的悲欢离合,不如深入细致地描写人民群众的生离死别,故莫唱二宇又引出了第二句人间亦自有银河。   人间就将银河这个民间传说引入现实生活中来。   在唐玄宗统治时期,战争频繁,有开边之战,也有内战,其中规模大的,如用兵吐蕃,讨伐南诏,尤其是安史之乱,伤亡惨重,丁壮或死于战场,或死于摇役,或久戍不归,在人间划出了无数条银河,而最令作者痛心的,要数石壕村的一对老夫妻了。   老翁逾墙走,老妇河阳役的惨状。   杜甫还在同一时期作品《新婚别》中拟写一个席不暖君床的新娘子,送别刚刚结婚的新郎官应征入伍,造成一对新婚夫妇暮婚晨告别的痛苦。   在《垂老别》中,又描写了一个子孙阵亡尽的老翁,在风烛残年之时还要应征入伍,与其老伴依依借别、塌然摧肺肝的情景。   由此可见,石壕村里夫妻别是当时极其普遍的社会现象,所以作者感叹地说泪比长生殿上多。   长生殿上泪,唐玄宗与杨贵妃的泪没有多少,而要大书特书,深表同情,而不书及比长生殿上泪更多的石壕村。   这里,作者严肃地批评了白居易,自有其道理在。   似乎可以这样悦,衰枚的这首《马嵬》诗,高出于前人所有咏马嵬之事者。   这首诗借吟咏马嵬抒情,提倡诗歌要多反映人民苦难生活的主张,表现了作者进步的文学创作观点。   此诗虽为抒情之作,实际是议论之诗。   前两句借马嵬为题提出论点,后面两句借用典故论证上述观点。   论点和论据的材料本来都是旧的,但作者化陈腐为新奇,使其为自己提出新的观点服务,旧的也变为新的,颇有点铁成金之妙。   全诗正如作者自己所云借古人往事,抒自己之怀抱。   《随园诗话》   这首诗的艺术特色是比照。   全诗两组比照一组是《长恨歌》与牛郎织女故事的比照。   这一比照,不仅批判了白居易的《长恨歌》,而且突出了人间牛郎织女才值得同情。   值得注意的是作者运用银河,对唐玄宗与杨贵妃讥笑牛郎织女攀进行了再讥笑,很有情趣。   第二组是石壕村与长生殿比照。   石壕村是人民群众的材落,长生殿是皇帝皇后的夜殿,这一比照,暗示出村里泪是殿上人造成的,马嵬事变,恶果自食,不值得同情,值得同情的倒是劳动人民。   这两组比照又有不同,前者深沉,后者浅近,前者重在映照,后者重在对比。   两相配合,共同表达了作者民为贵、君为轻的民本思想。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清乾隆十七年1752年作者赴陕西任职途中。   唐代天宝十四载765年发生安史之乱,唐玄宗自京都长安逃往四川经过马嵬坡时,禁军哗变,迫使唐玄宗命杨贵妃自缢。   历代诗人对这一历史事件多有题味。   其中最者为白居易的长篇叙事诗《长恨歌》。   诗人缅怀历史,自然想到《长恨歌》,创作此诗,抒发感慨。   【袁枚《

文档评论(0)

tangdequan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