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文人侠客梦—浅论司马迁的侠客情结》-毕业论文(设计).docVIP

《千古文人侠客梦—浅论司马迁的侠客情结》-毕业论文(设计).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毕业论文 PAGE 毕 业 论 文 论文题名: 千古文人侠客梦——浅论司马迁的侠客情结 专 业: 年 级: 姓 名: 学 号: 指导教师: 年4月20日 中 文 摘 要 本文首先论述了司马迁的人生经历与人格特征,展示了他的侠肝义胆精神的形成过程,其中重点分析了李陵事件对司马迁心理的创伤性改变。其次,剖析了司马迁本人的侠义观及其成因,表现了他壮怀激烈的古道侠风。最后,论述了司马迁“侠客情结”在《史记》中的反映,寄托了他以侠立言的人生理想和追求。 司马迁的“侠客情结”,是他创作《史记》、评价历史人物的重要依据,也是他鲜明情感倾向性的集中体现。是在西汉这个游侠黄金时代的社会生活条件下,因其本人侠肝义胆的人格精神和所受重重苦难的压抑(李陵事件)而形成的。《游侠列传》和《刺客列传》是司马迁“侠客情结”在传记文学中最直接的显现,也是中国武侠文学的发轫之作, 对后世有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司马迁,侠客情结,《史记》 目 录 引 言…………………………………………………………………………1 侠肝义胆——司马迁的人生经历与人格特征………………………2 司马迁早年的人生经历…………………………………………2 “李陵事件”对司马迁心理的创伤性改变……………………3 司马迁的人格特征………………………………………………4 结 论 ………………………………………………………………………12 注 释 ………………………………………………………………………13 参考文献……………………………………………………………………13 致 谢 ………………………………………………………………………14 千古文人侠客梦——浅论司马迁的侠客情结 崔彦儒 (内蒙古师范大学 文学院 2003级一班 200302115) 指导教师:石海光 引言 在后人的头脑里,文与武、儒和侠本来应该大异其趣,但在最高的境界上,二者则是相通的。从历史上看,侠者与文人的前身都是先秦时期的低级贵族“士”,同属“游”民阶层的游侠与游士,由于闯荡江湖的相似之处,相互之间也容易产生亲近感。文人与侠者在“硬件”分离的同时,在“软件”上仍然藕断丝连,相互影响。 更多的记载显示出汉代文人的精神世界,以及这些精神活动对儒侠之间所起的沟通作用。尚武、复仇的世风,使得相当数量的文人具备了容纳接受侠行的素质。另外,对自己能力的反思与重新界定也是他们在侠风吹拂下所进行的的思考,许多文人不再把自己的能力仅仅局限在经书中,他们在致力于对文化知识掌握的同时,也力求使自己具有体现刚烈精神的能力。 一、侠肝义胆——司马迁的人生经历与人格特征 (一)司马迁早年的人生经历 司马迁,字子长,生于汉景帝中元五年(公元前154年)的左冯翊夏阳县(今陕西省韩城县)。父亲司马谈时任汉廷专业性极强的太史令一职。因这个缘故,司马迁十岁时就能诵读古文典籍。大约十岁前后,父亲将司马迁接到了长安附近的茂陵。茂陵是巨商富贾和游侠流氓聚居之所在,这种环境给予司马迁很大的影响。尤其著名游侠郭解等人还与司马迁时有往来,他们“折节为俭,以德报怨”,“言必信,行必果”,仗义行侠,种种充满英雄传奇色彩的事迹深深打动了司马迁稚嫩的童心,从而也使司马迁染上了一身的凛凛侠气。这侠气与他相伴终生,成为其人格的一个鲜明特征。 (二)“李陵事件”对司马迁心理的创伤性改变 司马迁的父亲司马谈还没有来得及完成继《春秋》撰写一部史学巨著的远大理想,就与世长辞了。死前,他执着司马迁的手,流着眼泪说:“余死,汝必为太史;为太史,无忘吾所欲论著矣。”司马迁继承了父亲的遗志,以高度的热情投入了著述《史记》的工作。料不到,开始写作《史记》的第七个年头,即公元前九十八年,灾难降临到他头上。事情是这样的,李广的孙子李陵战败投降了匈奴,司马迁在汉武帝面前直率地说了自己的看法。汉武帝认为他替李陵辩护,诋毁自己宠妃的哥哥李广利,立即将他拘系入狱,处以死刑。司马迁没有钱赎罪,只好接受了最耻辱的腐型以代替死刑。这一遭遇给司马迁以巨大的打击,他“肠一日而九回,居则忽忽若有所亡,出则不知其所往。每念斯耻,汗未尝不发背沾衣也。”面对着严酷的现实,司马迁强咽下所有的痛苦,坚持《史记》的著述。“所以隐忍苟活,幽于粪土之中而不辞者,恨私心有所不尽,鄙没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世也。”司马迁以一般人难以想象的毅力,用了二十余年的时间,终于完成了“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记》。在个人的遭遇上,司马迁是不幸的,但是他的文章却因此而更加雄深雅健、逸气纵横、气势磅礴了;这遭遇,更加强了他的批判、抗争精神;这遭遇,成了众多推力中的一支,把《史记》推向典型崇高美的艺术境界!

文档评论(0)

saodishenseng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