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铜井铜(金)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潜力.docVIP

江苏省铜井铜(金)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潜力.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PAGE 1 江苏省铜井铜(金)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潜力   铜井铜(金)矿床是长江中下游成矿带、宁芜次级成矿带上典型的陆相火山~次火山岩型矿床。长江中、下游成矿带的构造演化、岩浆活动和成矿作用、成矿流体前人已有大量研究(常印佛,顾连兴,翟裕生等),中国矿床编委会(1989)、常印佛等(1991)曾对矿床特征进行了总结[1~2]。以往矿床外围矿点及深部工作程度较低,作者拟在地质研究基础上,借助前人研究成果,揭示本区找矿潜力。   1区域地质背景   宁芜地区处于下扬子裂谷带上,是一个中生代裂谷盆地,由NNE、NW向断裂组成的网格状构造和火山构造复合构成了总体构造格架。宁芜盆地中生代以来自西而东出现3条主要的NNE向断裂喷发带,受火山岩浆活动的构造带控制,在火山岩盆地内也相应形成了东、中、西3个NNE向铜(金)矿化带。铜井地区正处于东部矿化带内,代表性的矿床包括铜井、麻山铜(金)矿床。   2构造及岩浆岩基本特征   2.1构造特征   区域性基底断裂NNE向谷里~霍里断裂带和NW向的铜井~小丹阳断裂带控制着矿区火山岩系和各类侵入岩体的分布。矿区构造为典型的火山机构构造(即娘娘山古火山口),火山机构由以上两组基底断裂控制,具有环状和放射状断裂。   成矿前构造断裂有NNW(NW)向、NNE(NE)向和近SN向三组。NNW向控矿断裂可能为从属于NNE向构造断裂的一组派生构造,为区内最有利于铜金矿化的构造。NNW向破碎裂隙带与区内热液型Fe、S关系密切。NNW(NW)向破碎裂隙带与区内含Cu(Au)石英脉关系密切。   2.2岩浆岩及其演化   宁芜盆地内具有裂谷带特征的火山岩系和侵入岩广布全区。区域内岩浆岩同位素年龄资料,张旗等(2003)[3]获得的大王山组火山岩年龄为127±3Ma,龙王山组火山岩年龄为131±4Ma,宁芜盆地姑山组和娘娘山组火山岩K-Ar年龄数据分别为114.0Ma~91.0Ma(叶水泉,2000)[4]和106~91Ma(宁芜项目编写小组,1978)[1],闫峻等(2003)[5]测得宁芜盆地娘娘山组过钾质火山岩的Rb-Sr矿物内部等时线年龄为133.1±3.2Ma。陈江峰等(2005)[6]指出宁芜盆地从龙王山组火山岩到娘娘山组的火山岩基本上都是在130Ma前后相当短暂的地质时间内喷发形成的,都是早白垩世火山活动的产物。   区内中生代白垩世火山岩多次喷发,燕山运动早期形成了龙王山组粗安岩、粗面岩系列的地层,其后形成了大王山组粗面岩系列和姑山组安山岩系列地层,之后在局部(盆地中北部)地区形成娘娘山组碱性粗面岩系列的地层,至白垩世晚期,火山活动基本停熄。   区内侵入岩体一般较小,岩石组合主要有闪长岩和花岗岩类,受北东(北北东)、近东西向构造控制。中~中酸性侵人岩主要与Fe、S及部分Cu矿产直接相关,中性偏碱质侵入岩与Cu(Au)和部分Fe矿产有关。   3矿床地质特征   3.1矿床特征   铜井铜金矿床分布于洪幕山~铜坑山~娘娘山一带,主要分为铜坑山和娘娘山两个矿段,赋矿岩层的岩性为娘娘山组的碱性粗面岩。   矿体赋存空间主要为断裂破碎裂隙构造或围绕中偏碱性火山~次火山岩体边缘近于雁行(羽状)排列的张(扭)性裂隙带。其次为隐爆角砾岩筒,角砾岩筒主要由隐爆含角砾岩屑晶屑凝灰岩组成,矿石矿物以胶结物形式充填在角砾的裂隙中。以及构造裂隙、破碎带型,矿体位于构造带内且矿化不均,被铜硫化物充填。   3.2矿体特征   矿脉主要为含Cu、Au黄铁矿石英脉,以及含Cu、Au重晶石方解石石英脉。铜金矿体大多为单脉状,呈NW330°方向展布,倾向NE,倾角75°~80°,空间上呈雁行式或侧幕式排列,脉宽几米至几厘米,一般1m~2m,脉长几十米至几百米。   3.3矿石质量   矿石矿物主要有自然金、黄铜矿、黝铜矿、褐铁矿、银金矿和黄铁矿等,脉石矿物为石英、重晶石、菱铁矿、方解石及玉髓等。Cu平均品位一般在1.0%~2.61%,Au平均品位3.0~5.0g/t,Ag平均品位9.84~13.0g/t。   矿石以不等粒结构为主,矿石构造主要为团块状、细脉状、浸染状等。   4成矿演化特征及找矿潜力   4.1成矿演化   铜井和横山铜(金)矿δS34值变化范围分别在0~+4‰和+3.8~-1.0‰之间,与成矿作用时间接近的黝方石霓辉正长岩中黄铁矿δS34为+1.0‰,二者成矿物质与碱性岩浆具有同源性质[7]。据矿体中石英氧同位素,换算为水的氧同位素表示它明显低于岩浆水,说明成矿时有雨水参与。玄武质岩浆烘烤下地壳,水和流体则伴随玄武质岩浆一道进入下地壳,一方面可以降低下地壳熔融的温度,另一方面可能从下地壳中淋滤出有用元素(Fe、Cu、Au、Mo等),并随中基性和中酸性岩浆上升,在合适的条件下富集成矿。   4.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