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在岛屿写作-文学大师系列电影.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他們在島嶼寫作-文學大師系列電影】 活動簡介 目宿媒體股份有限公司 + 行人文化實驗室 計畫起源 2008年2月11日,雲門舞集練舞場發生火災。 在這場災難中,除了所有的燈光、服裝、樂器全都燒毀之外,歷年的音樂資料、《水月》與《風影》的服裝、《九歌》與《白蛇傳》等舞作的道具,皆在火災中湮滅,只剩下邊緣焦黑、記載雲門舞集演出點滴的照片,四散在火場。 有感於文化保存的重要性及急迫性,有著文化背景的【目宿媒體】及【行人文化實驗室】決定聯手從作家開始著手進行文學保存計畫,並定名為【他們在島嶼寫作-文學大師系列電影】。 本計畫企圖透過影像的力量,讓人們更加重視影響台灣文學幾個世代的作家。重點不僅止於保存,更要讓他們在世代交接的歷史過程,依舊傳達出令人感動的力量。唯有如此,這些文化資產才有可能永留人心,真正不朽。回顧過往開向未來,文學的本質不正是在此?不論是物質匱乏的冷戰年代,還是由富裕轉向衰退的今天,文學都緊扣著時代脈搏起伏。 文學有著充滿魅力的輝煌過往,當時3C產品還沒有蓬勃,八卦新聞也還沒有充斥報紙版面的,文學作品是眾人關心的大事。許多人的整個假期,就只是等待一首詩或者一篇小說。那時候的作家,就是我們的超級巨星。 但那個美好過往,卻在歷史發展的過程中逐漸模糊。新一代的年輕人,漸漸無法體會在字裡行間得以發掘的樂趣。不只台灣,世界各國都發出閱讀衰退的警訊,所有人都試圖找到新的方式,吸引年輕人進入一個新的閱讀盛世。 本計畫試圖利用紀錄片作為媒介,以年輕導演的電影語言作為引路人,將台灣戰後最重要的文學家介紹給新一代讀者,不但藉此永久記錄作家的重要事蹟,也希望透過這些作品,重燃新一波的書寫復興。 計畫說明 守護文學靈魂 文學代表整個文化的靈魂。經由文學作品,我們可以看到民族的語言活力,更能一窺這個社會最真實的內涵。因此,胡適在五四運動時撰文道:「有了文學的國語,我們的國語才可算得真正的國語。」 作家就是靈魂守護者。他們對文字的精鍊掌握,讓文學不致衰退與流俗。他們對現實的沈澱轉換,讓每個當下的社會狀況,永留人心。作家以字句鍛造出來的花園,保存了時代的精髓,成為一個民族遺留給後人的最重要精神資產。 文學火種 回顧戰後初期台灣現代文學大家的生命經歷,絕大多數人的少年時期都是在戰爭流離的陰影下成長、惶恐不安的時代;在這樣的年代,國族歷史的命運至上,個人是次要,甚至微不足道;這些文學少年選擇另創語言新聲的道路,呵護餘火殘存的文學灰燼,同時扮演前衛探索者和異端先知的角色。 多少文學小團體,在那個困難的年代湧現,若不是這些拿青春一搏的少年哪有可能?他們不是歷史的例外,往後各自的文學志業成就,即是明證。他們共同建造的文學國度,對映彼岸文革時期的寒冬,保存了華語的繁花異草種子,文學的暖房冬園。 幾個世代的華文讀者都在這座繁花盛開的冬園中成長,在肥沃的語言土壤中滋養茁壯。新的創作者吸收了這些偉大作品的的芬芳,將心中的感動轉化成自己領域中的各種作品,成為電影、戲劇、音樂、歌曲。 前仆後繼,這個花園因此有了更多撼動人心的佳作,讓我們能夠享受到更多樣的藝術宴饗。不過放眼望去,偉大的文學鉅作——所有藝術語言的起點——依舊是園中最為耀眼、最為不朽的花朵。 文學為土壤,滋養藝術之園 計畫說明 以影像作為媒介 現代年輕人在滿是影音效果的環境中成長,漸漸無法感到文學閱讀的樂趣,因此需要一種新的媒介,才能將作家的心靈與文字介紹給新一代觀眾。 多媒體光碟是九○年代流行的媒介之一,其特色是可以將作家全部的作品放進光碟片,但這種做法是針對已經對作家有一定認識的讀者,而非強調普及性。另一種做法可稱為文學的Web 2.0,例如 PoetryV 網站,便是鼓勵網友對既有作品進行新的影像詮釋,使用者可以自製詩作影片,然後如同 youtube上傳,如此讓沈寂的作品重獲新生,但牽涉許多著作權問題而備受爭議。 紀錄片依舊是世界各國推廣文學經典最常用的方式。在法國,於第三頻道播放的「世紀作家」系列共播了6年,介紹了257位作家。在英國,有BBC製作的「歐美作家身影」系列,在全世界播出,對國內外文學推廣都有很直接的幫助。在台灣,春暉影業分別於1997年與2000年製播〈作家身影系列Ⅰ 〉引起廣泛討論。 耙梳文學系譜,喚醒文學盛世 我們試圖利用影像紀錄現代文學在台灣開花茁壯的珍貴時刻。除了完整記錄每位作家的作品與行止,更要整理這些一代文學大師在華文世界的系譜與影響,賦予這些開疆闢土者一個歷史定位 ,也為時代留下最美好的見證。 Ⅱ 文學大師群像 台灣文壇尊稱「林先生」的林海音,是台灣文學史上非常特別的一個名字,她的影響力不僅僅是寫出膾炙人口的《城南舊事》,她同時也擁有副刊編輯、作家、出版家、文物資料保存者等多重角色。「純文學」這個概念最先由林海音提出,提

文档评论(0)

4442226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