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仁汞矿遗址及周边文化旅游资源保护利用调研报告材料.docVIP

铜仁汞矿遗址及周边文化旅游资源保护利用调研报告材料.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实用文档 铜仁汞矿遗址及周边文化旅游资源保护利用调研报告 2015-04-02 2014年12月31日,奇凡书记在《铜仁汞矿遗址及周边文化旅游资源保护利用调研报告》上批示:分送市发改委、市旅发委、市文体广电新闻出版局和碧江区委、区政府研究。2014年 12月27日,庆丰市长在《铜仁汞矿遗址及周边文化旅游资源保护利用调研报告》上批示:市政府近期将召开常务会议,请同光同志对市政协的意见建议认真研究,在常务会议上提出落实和研究的意见(和梵净山申遗共同研究)。 根据市委刘奇凡书记点题,按照市政协陈达新主席和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碧江区委陈代文书记审定的《铜仁汞矿遗址保护利用调研方案》安排,由市政协王能军副主席带队,铜仁市、碧江区政协联动及贵州103地质大队、铜仁大硐喇监狱等部门组成的调研组于2014年9月至11月深入碧江区对铜仁汞矿遗址保护利用和周边的旅游资源进行调研。同时,还赴江西婺源县、浙江横店进行了考察学习,并召开调研座谈会,听取意见建议。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铜仁汞矿遗址及周边文化旅游资源保护利用基本现状 (一)地理位置和范围。铜仁汞矿遗址及周边(以下简称“铜仁汞矿区域”)位于铜仁市碧江区东北部,距铜仁主城区25公里左右,西、南、北分别与本市碧江区灯塔办事处、漾头镇、松桃大兴镇相连,东临湖南凤凰县茶田镇。铜仁汞矿是从勘探发现并开采、冶炼、生产,直至20世纪90年代中期因汞矿资源枯竭而结束留下的工业文明遗址,有上千年的工业历史,是贵州工业发展历史的开端,也是贵州工业文明的发祥地。铜仁汞矿原矿区占地总面积约50平方公里,核心区约10平方公里,包括大硐喇、螃蟹溪、路腊、沙落湾4个大型矿区和洪水洞、灯草田、瓦板岩3个中型矿区以及谷坳矿区,勘探汞金属储量约12000吨。有生产车间7个,辅助车间9个。 (二)汞矿名称和特点。汞矿即朱砂,又称丹砂、丹朱、辰砂等名,化学名为硫化汞,经过高温处理变为液体后称水银即化学名汞。铜仁梵净山旧称辰山,锦江称辰水,所以辰水沿岸的铜仁所产朱砂称为辰砂,呈鲜红色,透明度高,纯净而有光泽,美誉“光明砂”,德国等国专家称辰砂“结晶美丽,色泽鲜艳,多为珍品”。辰砂所冶炼出来的制成品纯度可达到99.99999%,比其它汞矿产的汞制品还多一个“9”。依托铜仁汞矿,30多名朱砂工艺雕刻技术工人仍在制作朱砂工艺品。早在商代中期,我们的祖先就用朱砂绘画或药用,具有安神镇静的作用,也是唐至清朝时期贵州少数民族首领入京进贡的佳品。 (三)历史沿革和贡献。铜仁汞矿经历了私采、官采和私采相结合、股份制、独资等开采模式。最早开采始于中国隋唐五代;清朝中后期,英、法、德、瑞等国专家和企业先后进入铜仁,对汞矿开展了地质调查,成立贵州历史上第一家“外资”企业——英法水银公司,对铜仁、万山汞矿进行掠夺性开采;1916年前后(民国初期)贵州设矿务局,中共早期领导人之一的王若飞随受委派任铜仁矿务局局长的大舅黄干夫开办万山、铜仁汞矿,主管两地汞矿开采事务;1946年后(民国中后期)由铜仁八大商号合资成立“黔东民生企业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开采铜仁汞矿;1951年3月,铜仁汞矿由铜仁专署接管,成立“公私合营民生公司”联合开采铜仁汞矿;以后铜仁汞矿又先后划归省工业厅贵州汞矿厂、省公安厅劳改处、贵州省劳改局、贵州省监狱管理局管理。从1951年11月起铜仁汞矿均有对内对外两个名称,一个是对外由解放后的人民政权组建的管理机构,先后称“大硐喇分厂”、“铜仁汞矿厂”......“贵州省铜仁汞矿”,一个是对内先后称“铜仁专署公安处劳改科直属第一中队”、“贵州省第九劳改队第二分厂”......“贵州省大硐喇监狱”。苏联专家曾在1956年前后到大硐喇指导汞矿开采工作。在80年代中期最盛时期整个矿区及集镇人口达到30000多人,其中铜仁汞矿直属管理人员、工人及学生达6000多人,故大硐喇有“小香港”的美称。1996年铜仁汞矿因资源枯竭根据国家有关政策实行转产,机关转移到铜仁市鹭鸶岩新区办公,企业则转产新办黔东水泥厂转移工人就业,离退休干部随迁进铜仁城安置。2006年铜仁汞矿云场坪居委会管理的3000多退休工人及家属下放原县级铜仁市云场坪镇政府管理。2008年铜仁汞矿正式宣布实行政策性关闭。2011年底铜仁撤地设市后就铜仁汞矿资产处置置换及遗留问题开展了探索工作,但没有实质性进展。铜仁汞矿50多年间共采矿6544.44吨和朱砂589.68吨,工业总产值完成16747.49万元,产品税1221.85万元,上缴利润1870.15万元,固定资产达到1792万元。1996年转产以来的14年间生产汞化工产品1351吨,水泥171万吨,上缴利润1861.88万元,上缴税金7917万元。铜仁汞矿从有统计记载以来到2013年总的完成工业产值41.332亿元。铜仁汞矿在90年代初期荣获

文档评论(0)

dmz15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