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儿庄古城的历史渊源与兴衰变迁.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台儿庄古城的历史渊源和兴衰变迁 文/王密 台儿庄原名台家庄,简称台庄,系以姓氏名村,其可考历史可追溯到西汉晚期,时为兰旗侯国东南隅的一个普通村落。东汉时期,兰旗国除,并入兰陵县。唐宋时期,兰陵县并入承县。金元时期,承县更名兰陵县,明清及民国时期又更名峄县。台家庄先后隶属之,初为集镇,后建城邑。1948年至1953年,台儿庄一度为兰陵县驻地。1962年至今,台儿庄为枣庄市台儿庄区政府驻地。 一、台儿庄古城的历史渊源 台儿庄一带在汉代即有人类居住。位于东门里的凤凰台,传说为汉代遗址,是台儿庄已知的最古老建筑。2010年修复阴沟(今称月老河)水系时,曾发掘出一批尸骨,根据墓葬的形态判断,应该是一处汉代平民墓。据考,台儿庄的老户人家台家就居住在东门里至阴沟一带。此外,位于小北门外西北方向的花桥,为台儿庄老户人家花家所筑,其两端桥墩内侧各镶有一块石板画,传说为汉元帝时期丞相匡衡所作。2003年,在花桥东南侧一带发掘出一处汉墓群,出土有陶猪圈、陶罐、陶磨、带钩、五株钱等具有东汉时期葬俗特征的文物,从墓葬的规格和文物的特征分析,应是一个大型东汉贵族家族式墓葬群,不排除是花家的墓葬。相传台儿庄原名“台花庄”,为台、花两家最早定居、繁衍形成,可能就是在这一时期。 唐朝开元年间,准提菩萨信仰开始在中国迅速流传。台儿庄大北门外荣桥西侧即建有准提阁,是台儿庄有史可考的最古老建筑。“台家庄”始见载于准提阁碑文。此外,唐梁之际药学家、兰陵人萧炳亦葬于台儿庄。1966年,顺河街尚存萧炳墓碑一通。 北宋时代,狄青、苏轼等人先后主持大规模开发徐州(古称彭城)利国铁矿,台儿庄濒临的柤水开始担负利国铁矿石外运的功能,至此被称为彭河,俗称运铁河、新河、中心沟,明万历年间京杭运河避黄改道经过台儿庄时即借彭河通漕。期间,台儿庄逐渐发展成为集市,称为“台家庄集”,陆续新建有三皇庙、玄帝庙、泰山行宫等建筑。 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工部尚书刘东星主持开通泇运河,当年有十分之三的漕船北上经过台儿庄。万历三十二年(1604年),工部右侍郎李化龙又主持泇河上下游的改道工程,当年八月正式通航,时有十分之八的漕船北上经过台儿庄。开泇时,李化龙在台儿庄南运河上兴建了台庄船闸,在船闸南沿河兴建了台庄公馆。万历三十四年(1606年),为保证泇运河的航运秩序和防务安全,工部右侍郎曹时聘又奏请添设台庄闸官闸夫,新置台庄巡检司。至此,台儿庄始有闸官署、巡检署等官署见载。明末清初,台儿庄又相继建有兖州府泇河通判署、峄汛县丞署、台庄闸汛千总厅等河政机关衙署,以及沂州镇标前营(后更名台庄营)游击署(后改建为参将署)、守备署、把总署、沂州镇总兵行署(后先后改建为登州镇总兵行署、兖州镇总兵行署)等绿营衙署。崇祯十二年(1639年),扬州兵备道在邳州黄林庄树运河防务碑一通,始载“台儿庄”一称。 二、台儿庄古城兴建的背景和过程 泇运河的开通和台庄闸的设立,促使台儿庄迅速成为南北客货流的集散地和中转站,具有重要的战略价值。同时,因处于山东省和南直隶的边境地带,各级政府控制薄弱,动乱时频遭攻掠,严重威胁着漕运和居民的安全。有史可考的事件主要有: 崇祯十三年(1640年)冬,“运河南贼起,守土者不时扑灭,因致燎原,韩庄以东数十里遂皆盗区”(光绪本《峄县志》); 崇祯十四年(1641年)二月初六,“泰安州土贼数千人……掠台儿庄,焚杀甚惨”(光绪本《峄县志》); 崇祯十五年(1642年)二月,王俊义军南下台儿庄,拦劫运河漕运; 顺治元年(1644)八月,清军南下占领台儿庄; 顺治四年(1647年)正月,王俊义军一度攻占台儿庄。王俊义军盘踞在峄费山区,声势浩大,应者云集,他们联合滕县、峄县农民军及鲁西南榆园农民军共同抗击清军,曾两次攻克峄县城,致使“官僚枕戈城头”,惶惶不可终日。 长期的动荡使台儿庄人口由两千户锐减一半。清初邑人李狄门追述称:“兖州之域有台庄,山左隐僻处也。自泇河既导,而东南财糈跨江绝淮鳞次仰沫者凡四百万有奇,于是遂为国家要害云。其地平衍四彻,民风朴淳。考诸传为鄫子国,善犹有鄫子氏之遗风焉。频年以来,寇聚于垣,啸则过市,顿戟一怒,并吞无遗,既无与画地作营,亦岂能背水而阵?每当风鹤一警,四出崩奔,妇子童昏,流离道路,粮艘停泓而不进,商舡摇橹以纷靡,加之舟航所通,播扬易远,骇惑吴越,震惊京师。察其风声,不止患苦一方而已也”(《募建台庄城引》)。 顺治四年(1647年)秋,山东按察使司佥事、分巡沂州道蒋鸣玉到峄县巡视,台儿庄“交走骛驱之子,闻风还集者前后相属于路”。蒋鸣玉曰:“民实我归,而弃之中野,非计也”(《募建台庄城引》),遂与兖州府通判曹氏、峄县知县何文澄共谋修建台庄城,上下咸协无异,即命封人虑事量功。于是“四方之民垂涕相贺”,无不对蒋鸣玉感恩戴德。 继之,山东布政使司参议、分守沂州道祝思信主持兴修

文档评论(0)

baoyu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