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鲁教版第十二课 后印象主义与西方现代派美术
作者:王洪业
单位:肥城市第一高级中学
更新时间: 2016-10-30 21:12
浏览量: 3
一. 学情与教材分析:
(一) 学情分析:
吴冠中回忆他少年时期听到人们对欧洲现代绘画的评价是“远看西洋画,
近看鬼打架”; 他去参观刘海粟画展, 展览会上有文字提醒观者“须离画十一步
半”观赏 ,, 国人逐步接受印象派, 就有一个挺漫长的过程。 因为中国绘画都是
线性思维, 可是现代绘画却是拿着一个大笔刷子, 走进看就是一个笔触, 所以这
是很难接受,这是东西方两种不同的思维方式。 50 年代的时候其中有一个争议,
就是关于印象派要不要发生很大的变动?是不是带有资产及生活方式?我们无
产阶级要不要接受它?一直到改革开放以后我们的美术又重新开始接受印象派,
艺术对西方现代艺术又开始重新评价, 中国人是一波三折的接受现代派艺术。 陈
丹青在他的著作中说, 中国的人民实际上对艺术是非常饥渴的, 中国普通的老百
姓对现在艺术的认知度几乎为零。。。。。
由此可见,本课内容对于成人来说都是很难理解的, 对于很少接触第十
二课 后印象主义与西方现代派美术的高一学生来说,其难度也就不言而喻。
但是,学生学习本课内容也有他们有利的一面,那就是现在学生见多识广,
求知欲强, 对新鲜事务接受能力强, 再加上现代媒体的普及, 老师如果能够抓住
本课学习的要点,还是能够完成教学目标的。
由此看来,能否围绕教学目标讲好本课的关键在于――如何根据学情而不
是单凭课本内容来确定本课的教学重点,并且既简练又要点明确的完成教学内
容。
(二) 教材分析
1.教学目标:
学生通过学习第 10 课和第 11 课,对各种类型美术作品已有了一个大致了
解,本课内容即是上两节课内容的延续, 又是为以上学习内容提供一个关于西方
现代艺术的背景知识。因此,本节课的目的就是围绕本课的主题“西方现代艺
术”,对西方现代艺术进行一个历史性的概括性的梳理, 使学生对西方现代艺术
有一个整体的了解和把握, 并让他们知道, 西方艺术的发生和发展是与西方的历
史情景相关的。在掌握这些知识的同时,使学生学会鉴赏具体的现代艺术作品。
2 .内容结构:
本课由两大部分构成:
第一部分首先对后印象主义给予一个时间上的界定及其画派特点和代表画
家。
第二部分简述了现代艺术的产生发展及其部分代表性的流派, 但没有很具体
的内容。
(三) 教学难点
本课教学难点存在几个方面:一,对教师而言,本课涉及大量的流派,而这
些流派又涉及丰富复杂的背景知识, 教材几乎没有对作品的鉴赏文字, 所以要求
教师必须要掌握大量的有关知识,讲述既简练又要点明确;二,对学生而言,本
课内容较多,短短三页课本,涉及了几乎近两个世纪的艺术内容,要在 45 分钟
内掌握基本的背景知识并初步学会鉴赏一件具体作品,并非易事。
(四) 教学重点
根据学情及其教材特点,我认为本课的重点在于: 1、掌握后印象主义对
后世的影响,及其主要代表人物、作品特点。 2、掌握现代派美术的主要流派及
其代表人物。
二、教具:多媒体设备、后印象派典型作品幻灯片、现代派部分作品幻灯片
三、学具:纸、笔
四、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按常规组织教学
(二)故事法导入新课
讲述后印象派名称的由来, 引入课题。 1910 年伦敦准备举办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