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4-轻身增重-(公开课件).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三节 轻身增重 孙丽芳 主治医师 轻身是指通过降低人体的脂肪以减轻体重,使人体态轻盈,保持苗条的体形和矫健的身姿;增重是指增加消瘦者的体重,使之恢复人体的丰姿和美丽。 关于形体美,从古至今,人们的审美观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一直未有统一的标准,对女性肥瘦的理解更是如此:原始社会崇尚巨腹豪乳,先秦后期欣赏纤细清瘦,盛唐时期推崇丰腴肥胖,近年来流行骨感之美。 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自身形体美的鉴赏品味和追求越来越高,普遍认识到“环肥燕瘦”各有其美,但总以胖、瘦适宜,身体曲线优美为度。中医美容对形体的保健美容,总以保持人体不胖不瘦,曲线优美,肌肤细腻柔软而富有弹性为目的。 轻身增重概述 肥胖是指因机体内热量的摄入大于消耗,过剩的能量以脂肪的形式储存体内,脂肪积聚过多使体重过度增加的营养失衡性疾病。 肥胖不仅影响形体美,更会给人体健康带来极大的危害,所以,中医美容的轻身,目的更着眼于后者。 由于肥胖是指体内脂肪组织过多,故减肥是减脂肪而不是减肌肉。轻身除减脂肪之外,还有保持肌力,使行动轻捷矫健之意。 目前肥胖症的诊断标准主要是: ①体质指数≥25 [BMI=体重(kg)/身高(m2)] ②超过标准体重的20%~30% ③分别在腹腰臀部检查,皮下脂肪厚度超过2.5cm 上述三项符合其中之一即可。 轻身增重概述 过于消瘦表现为外观肌肉萎缩,皮肤粗糙而缺乏弹性,骨骼显露,同样影响形体美,并且影响到身体健康,会出现贫血、体温下降、浮肿、闭经、不孕等一系列虚损性病变。 目前消瘦的诊断标准是: ①体重小于标准体重的20%,且兼见一系列虚弱症状 ②皮下脂肪 男性少于体重的5%,女性少于8% ③BMI≤18.5 上述三项符合其中之一即可。 【病因病机】 一、导致肥胖的中医病因有: (1)饮食不节 多因恣食肥甘厚味辛辣炙煿,损伤脾胃之运化功能,湿邪为生,湿聚为痰,流于肌肤孔窍,使人臃肿肥胖。 《素问·奇病论篇》曰:“数食甘美而多肥也。” 《杂病源流犀烛》曰:“谷气胜元气,其人肥而不瘦”,古人多称之为“膏人”、“肥人”、“脂人”。 (2)肝失疏泄 每因忧思郁怒,肝气郁滞,横犯脾胃,脾失运化、转输,聚湿生痰,流于肌肤,而成肥胖; 另一方面影响胆汁的分泌与排泄,不能净浊化脂,膏脂内聚而成肥胖。多见于更年期肥胖或高血压病人。日久气滞可引起血瘀,致胸闷、胸痛,可见于肥胖合并冠心病患者。 轻身增重概述 (3)久坐少动 中医认为“久坐伤气”,气虚或气滞导致脾胃运行不畅,水谷精微失于输布,化为痰湿,留滞于肌肤、脏腑、经络而致肥胖。 (4)脾胃实热 脾胃实热,消谷善饥,则多饮多食,致气血有余,化为膏脂内蓄,发为肥胖。《脾胃论》曰:“脾胃俱旺,则能食而肥”。 (5)脾肾不足 “脾为生痰之源”,若脾气不足,不能正常化生精血、输布精微充养周身,而变生膏脂痰湿,蓄于肌肤,加之禀赋不足,年老或早衰,肾气亏虚,不能正常地化气行水,湿浊内停,溢于肌肤,发为肥胖。 (6)禀赋体丰 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有谈到先天禀赋和体质的相关;现代医学也证明肥胖与遗传有关。特别是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先天之精与后天之精的充盛与濡养过度,此类肥胖越来越多。 轻身增重概述 西医认为,肥胖分为单纯性肥胖与继发性肥胖。 单纯性肥胖是指无明确内分泌、遗传原因,但可伴有代谢调节过程障碍,是因热量摄入超过消耗而引起脂肪组织过多。 继发性肥胖又称神经-内分泌或代谢失常性肥胖,主要原因是中枢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病变且常伴有植物神经-内分泌功能失调现象。这里主要针对前者而言。 肥胖的发生主要与膳食中脂肪的摄入水平、体力活动消耗能量的多少、个体易感性、过量饮酒、药物、疾病、社会变化等因素有关,基本可概括为:摄入多,消耗少。 二、导致消瘦的中医病因 1、脾胃虚弱 多因饮食不节、忧思伤脾或久病大病导致脾胃受伤。“脾为仓廪之官”,主运化,主四肢肌肉,“胃为水谷之海”,主受纳,腐熟水谷,若脾胃受损而虚,胃不能受纳、腐熟,脾不能运化水谷精微,而见形体消瘦。 2、肺肾阴虚 多因素体阴虚,痨虫袭肺,或热邪入里伤肺阴,虚热内生,“上病及中”,影响脾胃功能,故可食少消瘦。“上病过中及下”,酿成肺肾阴虚,阴精亏虚,气随之不足,遂有虚弱消瘦。 3、脾肾阳虚 素体阳气不足,或后天摄生不慎,命门火衰,阳虚不能温化,导致形体消瘦。 4、胃热炽盛 多因肝郁化火横逆犯胃,或因五味偏嗜等原因致胃热偏盛,消谷善饥。为胃热炽盛,耗伤气阴而致。 5、虫积腹痛 多因饮食不洁、正气不足而致虫积于内,影响脾胃功能,升降失常,脾失健运,胃失受纳、腐熟,而致面色萎黄,形体消瘦,食欲不振。成人、青少年均可见到。 西医认为造成消瘦原因很多,如饮食习惯不良,长期操劳

文档评论(0)

老刘忙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