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卡交易存疑案例研究.docVIP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信用卡交易存疑,是否为失信行为? 提示语:征信记录对个人生活的影响日益增强,金融机构对客户不良信用记录的记载应当十分谨慎。在将客户不良信息录入个人征信系统时,银行应确保上报信息真实准确反映客户的信用状况。在客户有较强证据证明交易非本人操作、拒不还款时,银行有义务对交易的真实性与事实进行核查。未取得客户本人操作的相关证据,银行不应将其作为不良记录上报。 案情介绍: 上诉人(原告):陈某 被上诉人(被告):甲银行 原告陈某在甲银行开办了一张信用卡,2013年8月11日该信用卡通过山东某县钟表经营部的POS机消费了13000元,POS机刷卡凭条上的持卡人签名为宋某。因原告陈某未开通短信提醒服务,其于同年9月4日接到信用卡电子对账单后才发现消费异常。原告陈某于当日向被告甲银行客服反映情况,申请止付。又因原告陈某已预定9月4日当天机票去深圳出差,9月6日才能返沪,故其于9月7日才向公安机关报案。此后,双方就该笔交易是否为他人盗刷存在争议。原告陈某未按甲银行指定的期限还款,甲银行遂向征信系统报送了陈某的不良信用记录。故原告陈某起诉要求甲银行撤销不良征信记录。一审法院判决驳回了原告陈某的诉讼请求,但原告陈某不服提起了上诉,最后终审法院支持了陈某的诉讼请求。 上诉人(原告)陈某诉称: 2013年8月11日交易发生时,因本人未开通短信提醒,故未收到甲银行的短信通知,直至2013年9月4日收到甲银行的电子对账单之后,才发现消费异常,并于当日致电给甲银行客服要求拒付,因其已定好9月4日—6日上海到深圳出差的往返机票,故返沪后次日即9月7日才向公安机关报案;且其本人五年未到过山东,信用卡一直在身边,并提供了由“宋某”签名的POS机消费签名单以证明与信用卡片背面的陈某本人签名不一致。陈某认为其信用卡被制作成伪卡盗刷,并非本人消费,要求甲银行拒付,撤销本人的不良征信记录。 被上诉人(被告)甲银行辩称: 系争交易发生后,陈某曾通过ATM机还款,其在还款时有机会对卡内的余额进行查询,但陈某未尽到谨慎注意的查询义务。虽然签购单上的签名与陈某明显不一致,但本案涉案信用卡是凭密交易,而不是凭字交易。陈某在9月4日即已收到邮件通知,但其在9月7日才报警,超出合理期间。不良征信记录是陈某拒绝还款的客观事实的反应,故不应撤销。 终审法院审理以及判决: 本案中,双方当事人就系争交易是否为伪卡盗刷各执一词,虽从举证责任分配以及证据充分性的角度,陈某提交的证据尚不足以支撑其关于伪卡的主张;但现有证据证明亦不足以最终认定系争交易即为真卡交易。而且就系争交易的情况来看:签购单上签名为“宋某,陈某居住地为上海而系争交易发生在山东,陈某于系争交易当天即向甲银行提出异议,其虽因出差深圳未能于当天报警,但已在回沪后的次日向公安机关报案,以上各项事实综合考虑,并不能排除伪卡盗刷的可能性。陈某因延迟支付的情况下,甲银行未经告知陈某,即利用自身可以报送信息的优势地位,直接采用与其他普通欠款相同的方式,向征信系统报送不良信用记录,使陈某的个人信用遭受其他市场主体质疑,甲银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明显失当,就此存在过错,应承担相应民事责任。法院审理后认为,原审认定事实基本清楚,但适用法律不当,本院依法改判。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条第一款第(二)项之规定,判决如下:一、撤销一审判决。二、甲银行在判决生效十日内,撤销陈某名下甲银行信用卡的不良征信记录。 法律建议: 信用卡是集金融业务与电脑技术于一体的高科技产物,不法分子或犯罪集团的犯罪手段也越来越高明,制作伪卡冒充正卡消费的案件层出不穷,银行与信用卡持卡人无疑都是受害者,双方都有义务妥善保管信用卡的相关信息。如若发生信用卡盗刷事件,消费者提出质疑并能提供初步证据,在查清事实之前,银行不应将其作为不良记录上报,银行应有适当的容忍度。 一、从消费者的角度,消费者申领信用卡进行消费、透支,是为了生活、消费更方便。消费者在申领信用卡时,银行先审查消费者的信用程度,再与消费者订立合同发放信用卡,双方建立的是合同关系,即消费者持卡消费,银行先行支付,消费者尔后还款的合同关系。在消费者未将信用卡内的透支款提现或者消费时,卡中款项的所有权人应是银行,当卡内款项未经持卡人授权被不法份子盗刷,理应由卡内款项所有权人银行承担责任。作为消费者,其在正常合理的范围内使用信用卡,并做到了一般谨慎保管信用卡卡号及密码之义务,就应不必承担被盗刷的责任。在真伪不明之情形下,银行单方面将消费者列入失信名单,使消费者的个人信用受损,实为不妥。 二、从银行的角度,信用卡的发放本身是一种营利型的商业放贷行为,既是商业放贷,银行理应承担贷款收不回的商业风险。一旦消费者未能及时还款,银行会按天收取高额利息与滞纳金,这对银行非常有利。信用卡是银行发放给消费者的,各大商场消费终端

文档评论(0)

182****555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