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经穴足少阳胆经.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医经穴 大医宫养生馆 大医宫健康养生信息咨询服务中心 第十一节 足少阳胆经 1、瞳子髎 1)命名: 瞳子,古称眼珠子。髎,骨穴也。穴当瞳子外方,眶骨外凹陷中。 2)定位: 目外眦外约0.5寸,眶骨外缘凹陷中。 第十一节 足少阳胆经 3)类属 交会穴之一,手太阳、手足少阳之会。 第十一节 足少阳胆经 4)刺灸法 刺法: 1.向后斜刺o.5~0.8寸,局部酸胀,可放射至外耳道。 2.向太阳透刺,局部酸胀,可放射至外耳道。 3.用三棱针点刺出血。 第十一节 足少阳胆经 灸法:艾条灸5~10分钟。美容除皱,则温灸至皮肤温热舒适,每日1次,每月20次。 第十一节 足少阳胆经 2、听会 1)命名: 会,会聚也;针此穴可使听觉会聚。 2)定位: 在面部,当耳屏间切迹的前方,下颌髁状突的后缘。 第十一节 足少阳胆经 3)刺灸法 刺法:直刺0.5—1.0寸,局部酸胀。 灸法:温针灸3~5壮,艾条灸10~20分钟。 第十一节 足少阳胆经 3、上关 1)命名: 与下关相对而言也。下关在颧弓下,本穴在颧弓上。 2)定位: 下关直上,当颧弓的上缘凹陷处。 第十一节 足少阳胆经 3)类属 交会穴之一,手足少阳、足阳明之会。 第十一节 足少阳胆经 4)刺灸法 刺法:直刺0.5~0.8寸,局部酸胀。 灸法:艾炷灸3~5壮,艾条温灸10~15分钟或药物天灸。 第十一节 足少阳胆经 4、颔厌 1)命名: 人当咀嚼咽食时,颔下与颞部惧动,是颔下与本穴有牵合也。 第十一节 足少阳胆经 2)定位: 正坐仰靠或侧伏,先定头维和曲鬓,从头维向曲鬓凸向前作一弧线,于弧线中点定悬颅,再在头维与悬颅之间取颔厌。试作咀嚼食物状,其处随咀嚼而微动。 第十一节 足少阳胆经 3)类属 交会穴之一,手足少阳、足阳明之会。 4)刺灸法 刺法:平刺0.3—0.5寸,局部酸胀。 灸法:间接灸3~5壮,艾条灸5~10分钟。 第十一节 足少阳胆经 5、悬颅 1)命名: 本穴可治疗悬晕。悬晕之悬,如物在悬空提动,在人自觉两足无根,头晕如身悬也。 2)定位: 头维和曲鬓弧形连线中点。 第十一节 足少阳胆经 3)类属 交会穴之一,手足少阳、阳明之会。 4)刺灸法 刺法:平刺0.5~0.8寸,局部酸胀。 灸法:间接灸3~5壮,艾条灸5~10分钟。 第十一节 足少阳胆经 6、悬厘 1)定位: 头维和曲鬓弧形连线的上3/4和下1/4交点处。 2)类属 交会穴之一,手足少阳、阳明之会。 第十一节 足少阳胆经 3)刺灸法 刺法:平刺0.5~0.8寸,局部酸胀。 灸法:间接灸3~5壮,艾条灸5~10分钟。 第十一节 足少阳胆经 7、曲鬓 1)命名: 在鬓发曲处。 2)定位: 正坐仰靠或侧伏,当耳前鬓角发际后缘的垂线与耳尖水平线交点处,平角孙。 第十一节 足少阳胆经 3)类属 交会穴之一,足太阳、少阳之会。 4)刺灸法 刺法:平刺0.5~0.8寸,局部酸胀。 灸法:间接灸3~5壮,艾条灸5~10分钟。 第十一节 足少阳胆经 8、率谷 1)命名: 率,循也。山间凹陷为谷。穴在耳上入发际1.5寸,循按穴处凹陷若谷。 2)定位: 正坐或侧伏,将耳廓向前折曲,于耳翼尖直上入发际1.5寸。 第十一节 足少阳胆经 3)类属 交会穴之一,足太阳、少阳之会。 4)刺灸法 刺法:平刺0.5~o.8寸,局部酸胀,可扩散至颞侧头部。 灸法:间接灸3~5壮,艾条灸5~10分钟。 第十一节 足少阳胆经 9、天冲 1)命名: 冲,通也。本穴善于治疗头脑疾患,以通为主。 2)定位: 耳根后缘直上,入发际2寸,率谷后0.5寸。 第十一节 足少阳胆经 3)类属 交会穴之一,足太阳、少阳二脉之会。 4)刺灸法 刺法:平刺0.5~1.0寸,局部酸胀。 灸法:间接灸3~5壮,艾条灸5~10分钟。 第十一节 足少阳胆经 10、浮白 1)命名: 浮白,指典故醉酒。若有病者醉酒状,针此穴。 2)定位: 耳后乳突的后上方,天冲与完骨弧形连线的中1/3与上2/3交点处。 第十一节 足少阳胆经 3)类属 交会穴之一,足太阳、少阳二脉之会。 4)刺灸法 刺法:平刺0.5~0.8寸,局部酸胀。 灸法:间接灸3~5壮,艾条灸5~10分钟。 第十一节 足少阳胆经 11、头窍阴 1)命名: 穴在二窍之后阴侧面,又主治头部疾患。 2)定位: 耳后乳突的后上方,天冲与完骨弧形连线的中1/3与下1/3交点处。 第十一节 足少阳胆经 3)类属 交会穴之一,手足太阳、少阳之会。 4)刺灸法 刺法:平刺0.5~0.8寸,局部酸胀,可扩散至头后侧部。 灸法:间接灸3~5壮,艾条灸5~

文档评论(0)

smartxiaohul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