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神经系统 腱反射 指快速牵拉肌腱时发生的牵张反射 为单突触反射,反射反应的潜伏期很短 表现为肌肉的缩短 神经系统 膝跳反射 神经系统 肌紧张 指缓慢持续牵拉肌腱时发生的牵张反射 可能是多突触反射 是维持躯体姿势的最基本的反射活动,是姿势反射的基础 表现为受牵拉的肌肉发生紧张性收缩,阻止被拉长 神经系统 在整体内,牵张反射受高位中枢的调节 腱反射的减弱或消失,常提示反射弧的传人、传出通路或脊髓反射中枢的损害或中断 腱反射的亢进则常提示高位中枢的病变 神经系统 去大脑僵直 动物的中脑上、下丘之间横断后,由于中断了大脑皮层运动区和纹状体等部位对脑干抑制区的作用,使抑制区活动减弱,易化区活动相对增强,可出现伸肌紧张性亢进的现象 神经系统 脑干对躯体运动的调节作用 易化作用 抑制作用 神经系统 脑干网状结构易化区 延髓网状结构的背外侧部、脑桥的被盖、中脑、下丘脑和丘脑的某些部位 易化区经常处于一定程度的兴奋状态 通过网状脊髓束和前庭脊髓束兴奋γ运动神经元而使肌紧张加强 神经系统 脑干网状结构抑制区 延髓网状结构的腹内侧部分 通过网状脊髓束经常抑制脊髓γ运动神经元 神经系统 小脑对躯体运动的调节作用 调节身体的平衡 调节肌紧张 调节随意运动 神经系统 调节身体的平衡 主要是绒球小结叶功能 损伤后可表现不能站立或站立不稳,步态蹒跚 神经系统 调节随意运动 主要是旧小脑(小脑前叶和一部分后叶)功能 加强脑干网状结构易化区而加强脊髓运动神经元的活动 通过延髓网状结构抑制区抑制脊髓运动神经元的活动 易化作用占主要地位 损伤后表现为肌紧张降低 神经系统 调节随意运动 主要是新小脑功能 损伤后表现出运动的准确性差,并出现震颤 神经系统 大脑皮层对躯体运动的调节作用 大脑皮层控制机体的随意运动 中央前回的4区和6区是主要的运动区 大脑皮层运动区对躯体运动的调节是通过锥体系和锥体外系实现的 神经系统 皮层运动区控制躯体运动的特点 对躯体运动的调节是交叉性的,但对头面部肌肉的支配是双侧性的 定位精确、倒置排列 运动愈精细复杂的肌肉,在皮层的代表区愈大 刺激皮层运动区所引起的肌肉运动主要是个别肌肉的收缩,不发生肌肉群的协同性收缩 神经系统 肾上腺素能受体 是指能与儿茶酚胺(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发生特异性结合而产生生理效应的受体 α受体 平滑肌效应主要是兴奋性的,皮肤和内脏血管收缩、子宫和扩瞳肌收缩,但胃肠平滑肌舒张 β受体 β1受体 使心跳加快、加强、房室传导加快 β2受体 使骨骼肌血管、支气管和胃肠平滑肌舒张 神经系统 常见受体阻断剂 阿托品 M受体 六烃季胺 N1受体 十烃季胺 N2受体 筒箭毒 N1 N2受体 酚妥拉明 α受体 心得安 β受体 氨酰心安 β1受体 心得乐 β2受体 神经系统 胆碱能纤维 释放乙酰胆碱作为递质的神经纤维称为胆碱能纤维 包括 植物性神经的节前纤维 副交感神经节后纤维 躯体运动神经纤维 支配汗腺的交感神经和骨骼肌的交感舒血管纤维 神经系统 肾上腺素能纤维 释放去甲肾上腺素作为递质的神经纤维称为肾上腺素能纤维 包括大部分交感神经节后纤维 三、反射中枢活动的一般规律 神经系统 反射弧中枢部分兴奋的传递特征 单向传递 中枢延搁 总和 兴奋节律的改变 后放 对内环境变化的敏感性和易疲劳性 神经系统 中枢抑制 突触后抑制 突触前抑制 神经系统 突触后抑制 末梢释放抑制性递质,作用于后继的神经元的突触后膜而出现超极化 分类 传入侧支性抑制 回返性抑制 神经系统 神经系统 神经系统 突触前抑制 兴奋性突触的突触前末稍,受轴突轴突突触末稍的影响,因去极化而冲动削弱,递质释放量减少,不易甚至不能引起突触后N元兴奋所致的抑制 神经系统 感觉传导通路的共同特征 由三级神经元构成 第一级位于脊神经节或脑神经节内 第二级位于脊髓后角或脑干内 第三级位于丘脑内 各种感觉传导通路的第二级神经元发出的纤维,一般交叉到对侧,经过丘脑和内囊,最后投射到大脑皮层相应区域 神经系统 神经系统 感觉投射系统 特异投射系统 非特异投射系统 神经系统 特异投射系统 经典感觉传导道(除嗅觉外),一般的感觉传导道上行到丘脑后,在丘脑换神经元(感觉接替核和联络核)后,再投射到大脑皮层的特定区域 功能 引起特定的感觉,并激发大脑皮层发出神经冲动 特点 点对点 神经系统 神经系统 非特异投射系统 除嗅觉外的一般感觉传导道上行经过脑干时,与脑干网状结构的神经元多次换元,到达丘脑换元(中缝核群)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MSL防潮等级-J-STD-020(湿度敏感等级分类解说).docx VIP
- 湖北省襄阳市保康县第一中学2021年高一地理期末试题含解析.docx VIP
- 小学数学新苏教版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案(2025秋新版).doc
- 202X年幼儿园安全教育主题班会 春风为伴 安全与我童行 课件PPT.pptx VIP
- 2025年高考化学二轮复习课件 第01讲 钠及其重要化合物.pdf VIP
- 危重症患者护理案例分析.docx VIP
- 2025年高考化学二轮复习课件 第03讲 镁、铝及其重要化合物.pdf VIP
- 2025年高考化学二轮复习课件 第03讲 氮及其重要化合物.pdf VIP
- 2025至2030爆炸物探测扫描仪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与未来投资战略咨询研究报告.docx
- 浙江省J12共同体联盟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含答案).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