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小儿消化道畸形及结肠息肉的超声诊断山东大学齐鲁儿童医院 刘庆华 消化道超声检查前准备 婴幼儿可适量哺乳或饮水,无需特殊准备。 如果患儿哭闹不止,可用水合氯醛镇静(怀疑美克尔憩室时)。 无钡剂积存。 小儿胃肠道超声检查法 基本体位 仰卧位 右侧卧位 左侧卧位 基本检查方位 腹前壁(纵切、横切、锥形扫查) 肛门部(纵切、冠状扫查) 检查策略:先整体,后局部。 胃肠管腔病理超声基本征像 管腔扩张、内容物潴留 管腔狭窄,通过受阻 排空延迟 逆向流动 腔内异常回声 小儿胃肠道特点 小儿消化道畸形居于先天性畸形首位,一般症状出现时间早,90%以上在1岁之内就诊,50%以上在新生儿出现明显症状、体征。因此,熟悉小儿特别是新生儿正常消化道声像图表现非常重要。 消化道畸形 食管裂孔疝 急性胃扭转 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 幽门前瓣膜 先天性肠旋转不良 环状胰腺 十二指肠膜状狭窄及闭锁 小肠及结肠狭窄及闭锁 先天性巨结肠 美克尔憩室 肠重复畸形 肛门闭锁 消化道畸形 临床表现 呕吐 腹胀 胃形、肠形 便秘、排便延迟、无大便 便血 食管裂孔疝 概 述 食管裂孔疝是由于膈肌食管裂孔部发育缺陷,胃通过薄弱处或缺损部进入胸腔形成,在膈疝中最常见,达90%以上,是婴幼儿病理性呕吐的原因之一,患儿由于进食障碍而营养不良、生长发育迟缓。 本病女性多于男性,为1.5~3:1。 食管裂孔疝 检查方法:常规胃肠X线钡餐检查是最传统的可疑食管裂孔疝检查方法,但据文献报道食管裂孔滑疝的检出率仅为11.8% ,采用特殊体位加压法,其检出率也只有80%。 食管裂孔疝 超声检查: 探头矢状位斜置剑下,上下适当调整探头位置,显示食管胸内段下段部分、食管腹内段、贲门长轴图像,观察食管贲门有无胃食管返流情况,膈上是否有囊袋样结构变化情况等。 食管裂孔疝 声像图表现 为食管贲门交界处鹰嘴样结构上移至膈上,于心脏后方探及内径1.5~2.9cm的囊袋样结构回声,此结构与膈下胃壁结构相连续,呈葫芦样或哑铃样征象,其内容物与胃腔之间呈穿梭样来回运动,患儿吐奶后膈上囊袋样结构回声消失或缩小。 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 概 述 为新生儿或婴儿胃幽门肌层肥厚,致使幽门腔狭窄而产生不完全幽门梗阻症状, 是新生儿或婴幼儿器质性呕吐最常见的原因之一,是超声诊断最为成熟的消化道畸形,也是最早采用手术治疗成功的小儿外科疾病,占小儿消化道畸形的第三位。 发病率为1/1000-3000。 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 发病机制 本病的病因多数学者认为系先天发育缺陷,幽门肌间神经丛减少及神经细胞发育不全,致幽门功能紊乱,引起持续收缩,幽门环行肌肥厚,形成纺锤形肿物样改变, 幽门管腔变窄增长,产生机械性梗阻。 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 检查方法 患儿取右侧卧位,有利于胃窦充盈,便于观 察胃腔及胃壁组织结构回声,探头置于患儿 的右上腹,进行幽门管的纵切和横切面检 查,停帧测量幽门管的长径、前后径、肌层 厚度。观察胃蠕动及幽门开放情况。 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 诊断标准 幽门肌厚度≥ 3 mm, 长径≥ 16 mm 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 声像图表现 空腹时胃内潴留物较多,胃蠕动增强,幽门肌肥厚0.4~0.7cm,幽门管延长1.6~2.5cm,幽门管长轴切面表现为胃窦幽门部胃壁弥漫性对称性增厚, 呈“宫颈”征。幽门粘膜呈双线状强回声, 中央部幽门管腔呈细线状无回声。 幽门管短轴切面表现为圆形低回声团块, 呈“靶环”征或“同心圆”征,显示肥厚的幽门环肌呈轮廓清晰的均质低回声,内幽门管粘膜线呈强回声,中央为线状无回声幽门管腔,同时伴有贲门返流征象。 幽门前瓣膜 概 述 临床发病率较低,有统计其发病率为1/10万 为幽门部或胃窦部有由粘膜和粘膜下组织构成的瓣膜,将胃和十二指肠分隔开。 临床症状与肥厚性幽门狭窄相似,但幽门肌层无增厚。 幽门前瓣膜 声像图表现 为不同程度的幽门梗阻征象,胃内潴留物较多,胃蠕动明显增强,排空延迟,幽门肌无增厚,幽门粘膜局部呈隔膜样向管腔内突起,幽门不能正常开放,管腔内径狭窄,范围1~2mm,胃内容物通过受阻,十二指肠充盈欠佳,远端肠管积气减少。 十二指肠梗阻——十二指肠解剖 十二指肠梗阻 三大主要病因 十二指肠旋转不良 环状胰腺 十二指肠膜状狭窄及闭锁 十二指肠梗阻 十二指肠梗阻 十二指肠梗阻 十二指肠梗阻 发现十二指肠扩张时,注意观察远端是否呈盲端或“风帆”征,是否周围有胰腺组织环绕,观察上腹部胰头位置肠管有无漩涡征,寻找肠系膜上动脉(S MA)、肠系膜上静脉(SMV)根部,同时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纵切面及横切面观察肠系膜上动脉、肠系膜上静脉及腹主动脉之间关系。当肠系膜上动静脉位置及走形异常、肠系膜上静脉扩张,提示肠旋转不良,当出现漩涡征时怀疑肠旋转不良合并肠扭转,记录其绕行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