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体污染及其防治.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水体污染及其防治 一、水资源 二、水质指标与水质标准 三、水污染与水体自净 四、水体污染防治途径 五、污水处理技术 第一节 水资源 一 水资源分布 二 水循环 三 我国水资源特征与利用的问题 全球总贮水量估计为13.9亿立方千米 其中淡水总量仅为0.36亿立方干米 除冰川和冰帽外,可利用的淡水总量不足世界总贮水量的1% 二 水循环 二 水循环 地球表面的水在太阳辐射能和地心引力的相互作用下,水分通过蒸发、降水、渗透及径流,水分不断循环往复。 作用: 热量输送、调节气候 三 我国水资源特征与利用 水资源: 广义:地球上各种形态的水 狭义:可供人们经常取用的水量,在大陆上由大气降水补给的各种地表水,浅层地下水的储量和动态水量组成。 三 我国水资源特征与利用的问题 2.主要问题 人均、亩均水量低于世界水平 分布不均:地区、时间 水量变化大、可利用水少 水土流失严重,许多河流含沙量大 水资源开发中存在问题:水利对水文的影响、用水浪费、水污染 我国的水资源现状 一、水质指标 物理指标:温度、色度、臭味、矿化度、浑浊度、透明度、总残渣、过滤性残渣、非过滤性残渣、电导率等 化学指标:pH值、总硬度、金属离子、酸根离子 生物指标:细菌总数、大肠杆菌 ? 无机物指标 包括pH、溶解氧、碱度、硬度、各种阳离子、各种阴离子、总含盐量等。 ? 有机物指标 包括各种有机物指标,如化学需氧量(COD)、生化需氧量(BOD)、总需氧量(TOD)等。 溶解氧(DO) 溶于水中自由状态氧分子的量。 水体中的溶解氧的来源 : 一是由大气中的氧通过扩散方式补给,这是水中溶解氧的主要来源; 二是水生植物的光合作用也放出氧。 表示耗氧有机物指标 生物化学需氧量BOD 化学需氧量COD 总有机碳TOC 总需氧量TOD 不同用途的水,均应满足一定的水质要求,也就是水质标准。以下介绍几种与水污染防治密切相关的水质标准。 水环境保护的根本目的,是保证供给人民安全卫生的饮用水。我国2001年颁布的《生活饮用水水质卫生规范》见书131页。 制定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的主要原则是: (1)卫生上安全可靠,饮用水中不应含有各种病源微生物和寄生虫卵; (2)化学成分应对人体无害,不应对人体健康产生不良影响或对人体感官产生不良刺激; (3)使用时不致造成其他不良影响,如过高的硬度导致水垢的形成等。 以保护地表水体免受污染是水污染防治工作的主要目标,制定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是达到此目标的手段之一。2002 年国家环保局修订并颁布的《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明确指出:“本标准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江河、湖泊、运河、渠道、水库等具有使用功能的地表水水域。” 为了保护水环境质量,控制水污染,除了规定地表水体中各类有害物质的允许标准值之外,还必须控制地表水体的污染源,对各类污染物允许的排放浓度作出规定。1996年国家环保局颁布的《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就是为这些目的而制定的。 污水排放标准将工矿企业和事业单位排放的污染物分两类: I类污染物系指能在环境或动植物体内蓄积,对人体健康产生长远不良影响者,包括:总汞、烷基汞、总镉、总铬、六价铬、总砷、总铅、总镍、苯并[α]芘、总铍、总银、总α放射性、总β放射性共13项。对此类污染物,不分行业和污水排放方式,也不分受纳水体的功能类别,一律执行严格的最高允许排放标准值。 污水排放标准中II类污染物指其长远影响小于I类的污染物质,其允许排放浓度可略宽, 并按其排放水域的使用功能以及企业性质分为一级、二级和三级标准值, 并规定最高允许排放浓度。 第三节 水污染与水体自净 一、污染源与污染物 (一)水体污染源 自然污染源: 人为污染源:生活污染源、工业污染源、 农业污染源 1、 物理污染 颜色:说明污染物的含量 浊度:胶体或细小悬浮物 温度:地表水一年0-35℃,地下水稳定 悬浮物:影响水的透明度→光合作用 放射性:蓄积在人体内造成长期危害 热污染的危害:来源 冷却水 水中溶解性气体发生显著变化 水中化学生化反应速率上升 生物种群、群落变化:20℃硅藻;30℃绿藻;35℃蓝藻 2 化学污染 无机无毒 无机有毒 有机无毒 有机有毒 (1)无机无毒:酸、碱、无机盐类。 危害: 使淡水的矿化度增高,影响用水水质 富营养化 (2)无机有毒: 1)重金属:

文档评论(0)

157****261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