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常用于某些急症和慢性病,如昏厥、高热、中暑、中风闭证、急性咽喉肿痛,目赤红肿,顽癣、疖痈初起、扭挫伤、疳疾、痔疮、久痹、头痛、丹毒、指(趾)麻木等。 1、虚证,尤其是血虚或阴液亏损患者,禁用刺血。? 2、有出血倾向疾病的患者以及血管瘤患者一般禁用。? 3、孕期和过饥、过饱、醉酒、过度劳累者禁用。 1. 三棱针刺激颇强,治疗时须注意患者体位舒适,并须与医生配合,还须注意预防晕针。 2. 由于三棱针针刺后针孔较大,必须严密消毒,防止感染。 3. 点刺、散刺必须做到浅而快,切勿刺伤动脉、出血不宜过多,一般以数滴为宜。 4. 身体虚弱,气血两亏,常有自发性出血或损伤后出血不易止住的患者,不宜使用。 5. 每日或隔日针治1次,3~5次为一疗程。急症也可每日治两次。如治疗需出血较多者,每周治疗1~2次为宜。 (1)闭合性的软组织损伤,如腰椎间盘突出症、颈椎病、肩周炎、胸胁迸伤、落枕、急性腰扭伤、、膝关节侧副韧带损伤、梨状肌综合征等。 (2)肌肉韧带的慢性劳损,如慢性腰肌劳损、背肌劳损、腰棘上韧带劳损等。 (3)骨质增生性疾病,如退行性脊柱炎、膝关节骨关节炎、跟痛症等。 (4)周围神经疾病,如面神经麻痹、三叉神经痛、坐骨神经痛、腓总神经损伤等。 (5)内科疾病,如感冒、头痛、失眠、胃脘痛、胃下垂、呃逆、便秘、慢性泄泻、腰痛、遗尿、痹证、偏瘫等。 (6)妇科疾病,如月经不调、痛经、闭经、慢性盆腔炎、乳腺炎、产后耻骨联合分离症等。 (7)儿科疾病,如婴幼儿腹泻、小儿营养不良、小儿遗尿、小儿肌性斜颈、小儿脑瘫、小儿的疳积、急慢惊风、小儿麻痹后遗症等。??? (8)五官科疾病,如假性近视、失音、慢性鼻炎、牙痛等。? (9)外感的发热发冷、头痛、头晕,以及昏厥的急救。? (10)保健、美容。 1、诊断尚不明确的急性脊柱损伤伴有脊髓症状的病人。? 2、急性软组织损伤且局部肿胀严重的患者(比如急性脚扭伤)。? 3、可疑或已经明确诊断有骨关节或软组织肿瘤的患者。? 4、骨关节结核、骨髓炎、有严重骨质疏松症的老年人等骨病患者。 ?5、有严重心、脑、肺疾患的患者。 ?6、有出血倾向的血液病患者。 ?7、局部有皮肤破损或皮肤病的患者。? 8、妊娠3个月以上的孕妇;怀孕5个月以下,或有怀孕征兆者;经期、产后恶露未净时(子宫尚未复原),小腹部不可推拿,以免发生流产或大出血。? ?9、有精神疾病且又不能和医者合作的患者。? 10、病程已久,患者体弱,禁不起最轻微的推拿、按压,如不注意这些情况,太过大意地进行操作,就会出现眩晕、休克的症状。? 11、烫火伤患部不宜推拿;患部周围忌重推拿。? 12、传染性或溃疡性的皮肤病如疥疮、无脓性疮疡和开放性创伤,不宜推拿,但轻症或局限性的皮肤病,可不受这种限制。? 13、急性传染病(如伤寒、白喉等),各种肿瘤以及其它病情严重的患者,都不宜推拿。? 14、极度疲劳和酒醉的患者,不宜推拿 以罐为工具,利用燃烧热力,排出罐内空气形成负压,使罐吸附在皮肤穴位上,造成局部淤血现象,达到温经通络、祛风散寒、消肿止痛,吸毒排脓为目的一种技术操作。 备齐物品,携至床旁,做好解释,核对医嘱。 取合理体位,暴露拔罐部位,注意保暖。 遵医嘱选择拔罐部位。 点燃的火焰在火罐内转动,使其罐内形成负压后并迅速叩至已选择的拔罐部位上,待火罐稳定后方可离开,防止火罐脱落,适时留罐。 拔罐过程中要随时观察火罐吸附情况和皮肤颜色。 操作完毕,协助患者衣着,整理床单位,安排舒适体位。 清理用物,做好护理记录并签名。 1、感冒 2、四肢肌肉、关节、胸、背、腰部疼痛 3、百日咳 4、消化不良,呕吐,胃脘部疼痛,腹痛等。 应用边缘钝滑的器具,如牛角刮板、瓷匙等物,在患者体表一定部位反复刮动,使局部皮下出现瘀斑,从而达到疏通揍理,逐邪外出为目的的一种技术操作。 备齐用物,携至床旁,做好解释,核对医嘱。 协助患者取合理体位,暴露刮痧部位,注意保暖。 遵医嘱确定刮痧部位。 检查刮具边缘是否光滑、有无破损,以免划破皮肤。 治疗过程中,用力均匀,蘸湿刮具在确定的刮痧部位从上到下刮擦,方向单一,皮肤呈现出红、紫色瘀点为宜。 询问患者有无不适,观察病情及局部皮肤颜色变化,调解手法力度。 刮痧完毕,清洁局部皮肤后,协助患者衣着,安置舒适卧位。 清理用物,做好记录并签字。 内科病症:感受外邪引起的感冒发热、头痛、咳嗽、呕吐、腹泻以及高温中暑等,急慢性支气管炎、肺部感染、哮喘、心脑血管疾病 、中风后遗症、泌尿系感染、遗尿症、便秘、腹泻、高血压、眩晕、糖尿病、胆囊炎、肝炎、水肿,各种神经痛、脏腑痉挛性疼痛等。 外科病症:以疼痛为主要症状的各种外科病症,如急性扭伤,感受风寒湿邪导致的各种软组织疼痛,各种骨关节疾病,坐骨神经痛,肩周炎,落枕,慢性腰痛,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