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版选修《道士塔》课件.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908年8月3日,法国人保罗·伯希和进入藏经洞后,用整整3个星期,以每天1000卷的阅读速度,翻看了所有写本和绘画的每一张纸片,最后仅以500两白银为代价,骗走了6600卷精品中的珍贵文物,其中古藏文卷子2700卷,其它类3900卷,装满十辆车后偷运回法国。 美国人兰登·华尔纳是最后一个成功的劫掠者。1924年,他用胶布和特殊的化学溶液剥走壁画26幅 ,其中就有极珍贵的323窟唐入画《张骞西域迎金佛》图,及几尊极为优美的唐代彩塑。 当时,“华尔纳的心情是十分不安的,他深知自己所干的事情太有些无法无天了”。 1915年,当斯坦因的45头重载骆驼满载着141箱中国文物,排成长长的一队,如沙漠上的一列火车驶向西方时,其中一头骆驼背上四个古怪的大木箱,装的就是敦煌文献。 可是,我们能对他和所有的劫掠者们说什么,尽管他们无耻、狡诈、卑鄙?! 我们能用我们的文字如子弹把他们射杀在历史的风沙中么?能用我们的语言如钉子,把他们钉牢在文明的耻辱柱上么? 华尔纳说:你们有这么好的文化,有这么好的敦煌,却不知道爱护! 你们——是谁?? 讽刺、批判,谴责 1.他们文雅地摸着胡须,吩咐手下:“什么时候,叫哪个道士再送几件来!”已得的几件,包装一下,算是送给那位京官的生日礼品。 2.(劫掠者)在沙漠里燃起了股股炊烟,而满清官员的客厅里,也正茶香缕缕。 满清官员? 中国是穷。但只要看看这些官僚豪华的生活排场,就知道绝不会穷到筹不出这笔运费。 几经转折,不幸由他当了莫高窟的家 真不知道一个堂堂佛教圣地,怎么会让一个道士来看管。中国的文官都哪里去了,他们滔滔的奏折里怎么从不提一句敦煌的事由? 中国是穷。但只要看看这些官僚们豪华的生活排场,就知道绝不会穷到筹不出这笔运费。 中国官员也不都是没有学问,他们也已在窗明几净的书房里翻动出土的经卷,推测书写的朝代了。 王道士第一次把一束经卷送给肃州兵备道廷栋时,廷栋对经卷的书法产生了兴趣,他研究得出的结论是:经卷的书法的书法不如他的好! 叶昌炽,第一位研究藏经洞出土文书的学者。光绪三十二年卸任后,仍在《日记》中不时记录有关敦煌写本的消息,尤其对自己当年视学仅至酒泉,而未能西出嘉峪关,尽取藏经洞宝藏,愧疚不已。 他们在沙漠燃起了股股炊烟,而中国官员的客厅里也正茶香缕缕。 愤恨、无奈 清末学者罗振玉于法国看到伯希和所得敦煌经卷,得知还有残余,电告清廷,请求收取。1909年清廷学部拨付库银6000两,下令敦煌县令陈藩交出剩余的遗书。而王道士早已将许多私藏于两个大转经筒中。 转年,由新疆巡抚何彦升负责上交时又被雁过拔毛,层层剥夺,最后只有劫后残存的8697卷送到北京,收存在京师图书馆中(今北京图书馆)。 偌大一个中国,竟存不下几卷经文! 偌大的中国,竟存不下几卷经文!比之与被官员大量践踏的情景,我有时想狠心说一句:宁可存放在伦敦博物馆里!这句话终究说得不太舒心。被我拦住的车队,究竟应该驶向那里?这里也难,那里也难,我只能让它停驻在沙漠里,然后大哭一场。   我好恨! 那里,一个古老民族的伤口在滴血 谁来弥合这个百年的伤口? 今天,敦煌研究院的专家们只得一次次屈辱地从外国博物馆买取敦煌文献的缩微胶卷,叹息一声,走到放大机前。 敦煌者,吾国学术之伤心史也 ——史学家·陈寅恪 不忘国耻 常书鸿1904~1994 樊锦诗 敦煌在中国,敦煌学也在中国! 他们默默地离开会场,走过王道士的圆寂塔前。 长城的烽火已经残败,千年风沙呼啸,千年巨石无言。敦煌呼唤着一个强盛的中华,呼唤着更多的后来者! 余秋雨:浙江余姚人,当代艺术理论家、文化史学者、散文家。他是20世纪90年代最受争议的作家,他的作品都引起了社会广泛争议。主要散文著作有《文化苦旅》、《山居笔记》、《霜冷长河》、《文明的碎片》、《行者无疆》、《千年一叹》、《借我一生》等。 我发现自己特别想去的地方,总是古代文化和文人留下较深脚印的所在,说明我心底的山水并不完全是自然山水而是一种“人文山水”。这是中国历史文化的悠久魅力和它对我的长期熏染造成的,要摆脱也摆脱不了。每到一个地方,总有一种沉重的历史气压罩住我的全身,使我无端地感动,无端地喟叹。常常象傻瓜一样木然伫立着,一会儿满脑章句,一会儿满脑空白。 没有料到的是,我本为追回自身的青春活力而出游,而一落笔却比过去写的任何文章都显得苍老。 其实这是不奇怪的。“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对历史的多情总会加重人生的负载,由历史沧桑感引发出人生沧桑感。也许正是这个原因,我在山水历史间跋涉的时候有了越来越多

文档评论(0)

tan66040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