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文传美学复习提纲
一:填空题
1. 美学作为一门学科是由德国哲学家【鲍姆嘉通】首次提出,他因此被称为“美学之父”
2. 鲍姆嘉通认为美学的研究对象是【感性认识】
3. 西方最早提出崇高美学范畴的是【朗吉弩斯】
4. 无论哪一种形态的美, 它总是要通过特定并具体的形式作用于人们的审美感官,这说明【形象性】
是美的基本特征之一
5. 意大利美学家、哲学家克罗齐提出【美是一种直觉】
6. “环肥燕瘦”十分生动地说明审美现象具有【历史性】
7. “如果不是月亮、太阳和星星真的照耀天空,我们绝不会被灿烂的朝霞,宁静的落日或闪烁着光
辉的神秘的夜所激动。 ”这段话体现的美论是【美在移情】
8. 第一部系统的美育著作是【席勒的《美育书简》 】
9. 人们在进行具体的审美活动时,往往不经理性分析就能把握住美的特质,这反映了美感的【直觉
性】
10. “花是红的”这是【认识判断】 ,而“花是美的”是【审美判断】
二选择题
1. 我们平时的“睹物思人” ,在性质上属于【接近联想】
2. 托马斯· 阿奎那认为: “事物不是因为我们爱它才成为美的,而是因为它是美的与善的才为我们所
爱。”这一观点表明他理解美的角度是【客观事物自身的属性】
3. 【恐惧】不是壮美的对象的特点
4. “对牛弹琴”除了说明弹琴者不看对象外,还说明【艺术接受者没有审美能力】
5. 朱自清的散文《绿》这样描绘梅雨潭: “她轻轻的摆弄着,像跳动的初恋的处女的心 ,, ”这里表
现出的风格是【优美】
6. 钱钟书的“理之在诗,如水中盐,蜜中花,体匿性存,无痕有味”的比方,说的是审美经验中的
【理解】
7. 在美学家柏格森看来,人之所以会产生笑和喜剧感,是由【生命的机械化】造成的
8. “红杏枝头春意闹”在美感心理构成上主要是【通感】
9. 在说明“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一现象时,最合理的解释是【美在距离】
10. 李白的“黄河西来决昆仑,咆哮万里触龙门”描述的是【壮美】类型的景象
三:判断题
1. 【√】“完美皆备于我”这种说法所体现的美学主张是“美是主观的”
2. 【×】“由上而下”的美学研究方法的主要特点是注重(心理分析)
3. 【√】如果没有审美主体的感官接受,主体的审美感知就无法实现
4. 【×】审美理想从(微观方面)确定审美主体选择审美对象的范围
5. 【×】(春光明媚)和(冰天雪地)给人以不同的美感,这说明了美感的主体差异
6. 【√】艺术品应是感性的精神性的人工产品
7. 【√】把山水作为绘画等艺术样式的题材,这标志着人对自然审美意识开始觉醒
8. 【√】悲剧不仅表现冲突与毁灭,而且表现抗争与拼搏,这是悲剧成为一种审美类型的最根本的
原因
9. 【×】最重要的审美途径是(自然)
10. 【×】苏珊·朗格认为,艺术符号所表现的情感应是(个人瞬间)的情绪
四:名词解释
荒诞: 西方现代美学思想中的一种审美形态。其实质是本质与现象的分裂,动机与与结果的背离,最
具代表性的表征是非理性和异化。
审美关系: 就是根植与人生在世的审美主体与审美对象之间的自由情感关系。
审美趣味: ①是个人在审美活动和什么评价中所表现出来的主观爱好和倾向。②能力或鉴赏力是审美
趣味的内在方面③兴趣和品位则是审美趣味的外在表现。
有意味的形式 : “形式”,就视觉艺术而言,指由线条和色彩以某种特定方式排列而组合起来的纯粹的
关系。 “意味”,是纯形式背后表现或隐藏着的艺术家的独特的审美情感。
审美体验 : 主体在审美活动中被具有某种独特气质的客体对象所吸引,对之进行领悟、体味、咀嚼,
以到于陶醉其中,心灵受到摇荡和震撼的一种独特的精神状态。
审美距离: 指主体在审美活动中必须与对象保持一事实上的心理距离,是由瑞士美学家布洛提出的。
审美教育: 简称美育。是以艺术和各种美的形态作为具体的媒介手段,通过审美活动展示审美对象丰
富的价值意味,直接作用于受教育者的情感世界,从而潜移默化地塑造和优化人的心理结构、铸造完
美人性,提升人生境界的一种有组织、有目的的定向教育方式。
五:简答题
1、中国当代美学界对于美的本质问题的探索在哪些主要观点?
1. 主观论:以吕荧和高尔泰为代表。认为美是主观的,否定了意识依赖于物质而存在。
2. 客观论:以蔡仪为代表,主张美是客观的,坚持了唯物论,但忽略了美的相对性。
3. 主客观统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施工过程中应急设备配置与管理方案.docx
- 合规-国有企业合规管理体系建设实务讲座(80页).pptx VIP
- 无人机智能巡航路面病害检测方法、无人机和检测系统.pdf VIP
- 23S519小型排水构筑物图集_可搜索.pdf VIP
- 智慧工地系统介绍PPT(共友).pptx VIP
- 生鲜商品配置(按月份).xls VIP
- 2025年新人教版语文3年级上册全册课件.pptx
- 《JB-QGL-TX3016AJB-QTL-TX3016A火灾报警控制器(联动型)安装使用说明书(Ver.1.3,2016.11 )》.pdf VIP
- 大连高金18T操作说明书.pdf
- 施工组织总体设想、方案针对性及施工段划分.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