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PAGE 5
更多欢迎艾特@大头单行
PAGE
PAGE 5
PAGE
PAGE 5
名词解释
1斑疹:斑为点大成片,有触手之形,无碍手之质,压之不褪色;疹为小儿琐碎,形如粟米,突于皮肤之上,抚之碍手,疹褪后常有皮屑脱落。
2温病:是感受温邪引 起的咦发热为主症,具有热像偏重、易化燥伤阴的一类外感热病的总称。
3温疫:是温病中具有强烈传染性,并可引起流行的一类疾病,大多来势迅猛,病情危重,危害较一般温病更甚。
4温毒:是感受温毒病邪所引起的具有独特表现的一类温病,除具有一般温病的基本临床表现外,尚有局部的红肿热痛及溃烂,或肌肤斑疹等特征,多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
5身热不扬:初扪皮肤不觉发热,久扪始感体温升高。为湿温初起,邪在气分,湿中蕴热,热为湿遏之征象。
6辛开苦降(泄):寒温同施,苦辛并进,分解中焦湿热,调理脾胃功能。
7轻法频下:暑湿挟滞胶着肠腑,故需再三缓下清化,暑湿积滞方尽。往往需经屡次缓下,再次清利,伏邪殆尽,制剂宜轻,因势利导,不宜峻剂猛攻,即所谓“轻法频下”。
8神志昏蒙:意识完全丧失,昏迷不语,属神志异常中最严重者。多为痰热闭阻心包所致。
9昏聩不语:神志不清,时清时昧,似清似昧,呼之能应,或似有谵语。多为湿热病证湿热郁蒸于气分,病位重点在中焦脾胃,湿热酿痰,蒙蔽清窍所致。
10秋燥:指感受燥热病邪,初起邪在肺卫见证,兼见津液干燥证为特征,症见发热,微恶寒,头痛,咳嗽,以及口鼻咽干燥等,发于秋季(立秋至小雪)一种急性外感热病。
11战汗:温病发展过程中突见肢冷爪青,脉沉伏,全身战栗,继而全身大汗淋漓的表现。为邪气留连气分,邪正相持,正气奋起鼓邪外出之征象。(预后:①热退身凉,脉象平和——正能胜邪,病情向愈。②身热不退,烦躁不安——邪盛正衰。③身热骤退,但冷汗淋漓,肢体厥泠,躁扰不卧或神情萎顿,脉急疾而微弱——正不胜邪,病邪内陷而阳气外脱。④全身战栗而无汗出——中气亏虚,不能托邪外达)
12分消走泄(分消上下):是温邪与痰湿相夹阻于三焦,三焦气机郁滞之证,治疗宜用开上、畅中、渗下之法,以宣展三焦气机,利湿化痰,祛除上中下三焦之病邪的治法。如温胆汤或杏仁、厚朴、茯苓等。
13浊邪害清:浊邪指湿热之邪,清:清窍。湿为阴邪,重浊粘腻,热为阳邪,熏蒸向上,湿热相搏,热蒸湿动,势必蒙蔽于上,致使清阳之气被阻遏,必然出现头昏重,耳聋,鼻塞,胸闷等清窍壅塞的症状。
14日哺潮热:热势于下午益甚。日晡,即申时,相当于下午3~5时。多为热结肠腹,阳明腹实所致,湿热病亦可出现。
思考题
1吴鞠通 叶天士 刘河间 王安道 薛生白等医家的主要著作思想?
医家
代表著作
学术成就
吴又可
《温疫论》
开专论温病之先河
立杂气致病学说
创疏利透达之法
叶天士
《温热论》
创立卫气营血辨证论治体系
阐明温病的病因病机
发展温病的诊断方法
薛生白
《湿热病篇》
立湿热病专论
丰富温病的理论及证治
吴鞠通
《温热条辨》
倡导三焦辨证
规范四时温病证治
王孟英
《温热经纬》
以经典为经,后世名著为纬,系统总结温病学体系
2暑热、燥热、温热、风热等病邪的致病特点?
风热病邪:多从口鼻而入,首先犯肺;易化燥伤阴;变化迅速。
暑热病邪:伤人急速,先犯阳明气分;暑性酷烈,易耗气伤津;易直中心包,闭窍动风;易于兼夹湿邪,郁阻气分。
湿热病邪:病变以中焦脾胃为主;易困阻清阳,阻滞气机;传变较慢,病势缠绵。
燥热病邪:病变以肺为主;易致津液干燥;易从火化。
温热病邪:邪气内伏,热自里发;里热内迫特征显著;易耗伤津液。
温毒病邪:攻窜流走;蕴结壅滞。
疠气:致病力强;传染性强;多从口鼻而入侵袭人体;有特异的病变部位。
3温病三宝鉴别?
安宫牛黄丸、至宝丹、紫雪丹三方皆性凉而有清热解毒,开窍止痉之功,属凉开之剂,治疗温热病闭窍神昏之危证,有温病“三宝”之称。
安宫牛黄丸药性最凉,长于清热解毒,多用于高热昏迷证。
紫雪丹药性偏寒,长于凉肝息风止痉,多用于高热痉厥证。
至宝丹长于芳香辟秽,开窍醒神,多用于窍闭谵语证。
4银翘散桑菊饮的临床应用鉴别?
银翘散:辛凉平剂,适用于邪袭于表,卫气被郁。病变重点在卫,以发热为主(表郁较重) 。
桑菊饮:辛凉轻剂,适用于风热袭肺,肺气失宣。病变重点在肺,以咳嗽为主 (表郁不重,肺气闭郁较显证)。
5吴鞠通五大承气汤是什么?及其证型、治法、方药?
证型
治法
方药
新加黄龙汤
阳明腑实,气阴两亏
邪正合治法
生地 甘草 人参 大黄 芒硝 元参 麦冬 当归 海参 姜汁
宣白承气汤
痰热阻肺,腑有热结
降气涤痰法
石膏 大黄 杏仁 栝楼
导赤承气汤
阳明腑实,小肠热盛
导赤与通腑并举
赤芍 生地 大黄 黄连 黄柏 芒硝
牛黄承气汤
阳明腑实,热入心包
开闭通下法
安宫牛黄丸调生大黄
增液承气汤
阴液亏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