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PAGE 34
空首布
空首布是中国早期的金属铸币,有耸肩和平肩两种,大小不一。山西省侯马出土的耸肩尖足空首布,形体较大,这是迄今考古发现的中国最早的金属铸币。平肩空首布一般体形稍小,有的上面铸有地名。金属铸币的出现反映了当时商业交换的发展,而商业交换的一般发展途径是从实物交换经一般等价物再形成为金属铸币作中介的,故中国这种最初的铸币形式多取自生产工具,空首布就是仿照农业工具的形式。
越窑
唐、五代时最著名的青瓷窑场和青瓷系统,也称“秘色窑”。因在越州境内故名,所烧青瓷代表了当时青瓷的最高水平。发现窑址已达二三十处,以东晋时期遗址最早,唐、五代到宋初时期的窑址尤多。唐代越窑青瓷已很精美,博得当时诗人的赞美,五代吴越时越窑瓷器已作为吴越王钱氏御用及贡品。入宋以后,贡瓷数量逐渐增加。越窑的青瓷明彻如冰,晶莹温润如玉,色泽是青中带绿与茶青色相近。
饕餮纹
青铜器常见纹饰,为一种图案化的兽面,古代青铜器上面常用它的头部形状做装饰,故也称兽面纹。以鼻梁为中线,两侧对称排列,通长的下唇。饕餮纹在二里头、夏文化中青铜器上已有了,商周两代的饕餮纹类型很多,宋代的金石学家将青铜器上的动物颜面形象或以动物颜面形象为主的纹饰称之为饕餮纹。
北京猿人
也称北京直立人,生活在距今大约70-20万年。1929年中国考古学家裴文中发现一个完整的头盖骨化石,遗址地位于北京市西南房山区周口店龙骨山。北京猿人的颧骨较高。脑量较大,身材粗短,腿短臂长,头部前倾。当时已会制造骨角器,除狩猎外,其他日常的食物来源也非常丰富。在北京猿人住过的山洞里有很厚的灰烬层,表明北京猿人已经会使用火和保存火种。为人类从猿到人的进化论提供有力证据,同时也被列入世界物质文化遗产。
青铜
青铜是人类历史上的一项伟大发明,是世界冶金铸造史上最早的合金。红铜加入锡、铅,成为一种新的合金,这种合金历经几千年的化学反应,其表面出现一层青灰色的锈,所以今人谓之青铜,而古人则将这种合金称之为金,文献中所讲赐金、受金多少,即指青铜。青铜具有熔点低、硬度大、可塑性强、色泽光亮等特点,非常适用于铸造各种器具。青铜发明后,立刻盛行起来,从此人类历史也就进入新的阶段-青铜时代。1975年甘肃东乡林家马家窑文化遗址(约公元前3000左右)出土一件青铜刀,这是目前在中国发现的最早的青铜器,是中国进入青铜时代的证明。
百炼钢
我国古代将炒钢经反复折叠锻打变形而制成的钢及其工艺。多次反复锻打可排除钢中夹杂物,减少残留夹杂物的尺寸,从而使其成分趋于均匀,组织趋于致密,细化晶粒,改善钢的性能。除“百炼”外,古代还有“五十炼”、“三十炼”、“七十二炼”、“九炼”之说。中国古代许多宝刀、宝剑都是用这种方法制成的。明宋应星《天工开物》中说:“刀剑绝美者以百炼钢包裹其外。”可见百炼钢是质量优良的钢。
凭几
古时供人们凭倚而用的一种家具,为跪坐扶持之物。有三个蹄形足的特殊家具,几面较窄,几面后部上脑凸起一定的高度,上脑与扶手整体呈圈椅上部的半圆状,与汉榻配合使用,是供人们休息的一种家具。战国两汉墓葬或有出土,画像石上一般可以见到。
李柏文书
20世纪初以来,我国西北地区出土了数以万计的古代竹木简牍和纸帛文书,在书法史上《李柏文书》就是其中最有价值和代表意义的作品之一。它出土于新疆,共有三张纸,是一封信札的三次草稿,文稿现藏于日本龙谷大学图书馆。根据史书可知,书写者李柏大约生活在东晋,所写的字基本上属于行书。《李柏文书》的出土,为研究东晋时代的书法提供了可靠的实物资料。
石家河文化
中国长江中游地区的新石器文化,因湖北天门石家河遗址群而得名。主要分布在湖北及豫西南和湘北一带。为承袭屈家岭文化演变而来,年代距今约4600~4000年。该文化出现如石家河遗址群那样的中心聚落,由邓家湾、土城、肖家屋脊等数十处遗址组成。当时的经济生活以稻作农业为主。在邓家湾遗址发现了铜块和炼铜原料孔雀石,标志着冶铜业的出现。一般认为,该文化已处于原始社会瓦解阶段。
半坡文化
约前5000-前4300年,仰韶文化发源于黄河中游,今陕西西安东滻河东岸半坡村。其半坡类型以西安半坡遗址的早期遗存为代表。现发现40余座建筑遗址。据推测,这些或圆或方的建筑,可能是母系氏族成年妇女过配偶生活的住房,住房之间散置许多储藏窖穴。半坡类型的工,陶器以粗质和细泥的红色、红褐色陶为主。在圆底鉢口沿的宽带纹上,发现有22种不同的刻划符号,有人认为是中国古代文字的渊源之一。
夏家店上层文化
中国北方重要文化遗址之一,得名于内蒙古赤峰市夏家店遗址。之所以命名为“上层文化”,乃是为了与同样在夏家店垂直出现年代稍早的夏家店下层文化相区别。夏家店上层文化属晚期青铜文化,距今3000年左右,分布范围北至查干沐沦河、乌尔吉沐沦河流域,东南到凌河上游,东北至敖来河、孟克河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