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热带气旋(台风);热带气旋;热带气旋的当地称呼;出现台风时的地面图、卫星云图、雷达回波图;一 概述
1.定义:
发生在热带海洋上
空具有暖中心结构
的强烈气旋性涡旋,
总伴有狂风暴雨,
常给受影响地区造
成严重灾害。; 2. 热带气旋的范围和强度
水平尺度:以最外围近似圆形的等压线的直径为标准。 一般直径在600~1000km;小的直径只有200~300km;
最小只有100km,
俗称“豆台风”。;垂直伸展:气旋性环流一般都可伸展到300~100hPa(9~16km); 热带气旋的强度是以其地面近中心最大平均风速和其中心最低海平面气压值来确定的。近中心风速愈大,中心气压愈低,则强度愈强。
一般热带气旋的中心气压在950hPa以下,强台风中心气压可达900hPa以下。历史最强台风记录:1958年27号台风Pc=877hPa,近中心最大风速110m/s (17级)。; 3.热带气旋的等级
1989年世界气象组织(WMO)规定,热带气旋按其中心附近风力大小划分为4种类型:
热带低压:近中心风力在7级和7级以下
热带风暴:近中心风力在8到9级
强热带风暴:近中心风力在10到11级
台风或飓风:近中心风力在12级和12级以上。
4种类型热带气旋在发展过程中往往会相互转化;风力与风速的对应关系;卫星云图显示的处于产生、发展、成熟和消亡的四个热带气旋;热带气旋的命名;另外不同的地区(大西洋,东北太平洋,中北太平洋,西太平洋,南半球)有不同的名单。这些名字在几年内循环使用。
在亚洲,长期以来,对于同一个台风,不同的国家有自己不同的命名,我国是给台风编号。;4.热带气旋的编号与命名;热带气旋采用了4位数字编号,前2位数字表示年份,后2位数字表示当年热带气旋的顺序号。
如08年第7号热带风暴
“海鸥”,其编号为0807,
表示的就是2008年发生
的第7个风暴级以上热带
气旋。
热带低压和热带扰动均不编号。;1998年12月,在菲律宾马尼拉举行的台风委员会第31届委员会决定,从2000年1月1日起,西北太平洋和南海热带气旋将采用新的命名方法。
它分别由WMO所属的台风委员会成员的14个国家和地区(包括亚太地区的柬埔寨、中国大陆、朝鲜、中国香港、日本、老???、中国澳门、马来西亚、密克罗尼西亚联邦、菲律宾、韩国、泰国、美国和越南)每个贡献10个,一共140个。;台风委员会西北太平洋和南海热带气旋命名表 ;这些名字大都出自提供家喻户晓的传奇故事等,分别是:“龙王”、“玉兔”、“风神”、“杜鹃”、“海马”、“悟空”、“海燕”、“海神”、“电母”和“海棠”。;140个具有地方特色的名字组成命名表,这些名字都有统一的中文译名或英文译名,命名表按顺序命名,循环使用。
2000年从“达维”开始,一直到“苏力”,共使用了23个名字,2001年从第24个名字“西马仑”开始。到2005年第17号热带风暴使用命名表的最后一个名字“苏拉”后,台风委员会命名表所有名字都使用了一遍。从2005年第18号热带风暴起,又从命名表第一个名字“达维”开始命名。;从2000年1月1日起,我国中央气象台发布热带气旋警报时,除继续使用热带气旋编号外,还将使用热带气旋名字。
根据规定,一个热带气旋在其整个生命过程中无论加强或减弱,始终保持名字不变。; 一般情况下,事先制定的命名表按顺序年复一年地循环重复使用,但遇到特殊情况,命名表也会做一些调整,如当某个台风造成了特别重大的灾害或人员伤亡而声名狼藉,成为公众知名的台风后,为了防止它与其它的台风同名,台风委员会成员可申请将其使用的名称从命名表中删去,再对热带气旋名称进行增补。 ;2006年的1号强台风“珍珠”(Chanchu),在菲律宾、中国东南部、台湾总共造成104人死亡以及12亿美元的损失。2006年的4号强热带风暴“碧利斯”(Bilis),在菲律宾、台湾、中国东南部总共造成672人死亡以及44亿美元的损失。2006年的8号超强台风“桑美”(Saomai),在马利安那群岛、菲律宾、台湾、中国东南部总共造成458人死亡以及25亿美元的损失。;2006年的16号强台风“象神”(Xangsane),在菲律宾、海南、越南、柬埔寨、泰国总共造成279人死亡以及7.47亿美元的损失。
2006年的22号超强台风“榴莲”(Durian),在菲律宾、越南、泰国总共造成于819人死亡,经济损失之大无法估计。
2005年的9号强台风“麦莎”(Metsa),给我国华东地区造成大损失。
2005年的14号超强台风“彩蝶”(Nabi),在日本造成21人死亡。;2005年的19号超强台风“龙王”(Longwang),给我国台湾、福建、广东、江西等地造成大风大雨,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