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去帝国的海军(一)_二战后英国海军的战略收缩_大英帝国皇家海军的没落与现代世界.doc

失去帝国的海军(一)_二战后英国海军的战略收缩_大英帝国皇家海军的没落与现代世界.doc

  1.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word格式. . 专业资料. 学习参考 . 金孜虞 海军史独立研究者 2013-06-05? 在英国,有一首著名的歌曲,它诞生于1704年。时至今天,BBC的新年音乐会上仍坚持以这首歌作为结束曲,其地位甚至可以说超过了英国的国歌《天佑女王》。这首歌的标题就是《统治吧,不列颠尼亚》,歌中反复出现的一句歌词是:“统治吧!不列颠尼亚!统治这片汹涌的海洋! ” 从这首“第二国歌”中我们就可以认识到对于这个统治世界200年的大西洋上的岛国来说,海军意味着什么。然而,当历史的脚步进入二十世纪中叶,不列颠帝国和她伟大的海军一起,走到了历史的转折点。18世纪以来,一个充分工业化的国家只要占据大陆的一角,甚至是几个大岛,就可能成为世界霸主的时代一去不返,世界霸权落入了那些几乎独占整个大洲主体部分的国家手中。 英国海权的象征,战列舰和舰队航母 《统治吧,不列颠》是英国第二国歌,地位甚至超过正式国歌《天佑女王》 历史上,从世界霸主王座上跌落下来的国家往往会陷入极为悲惨的境地,然而作为世界上第一个凭借商业和工业成为世界霸主的帝国,不列颠经历的却是一段相对漫长而平稳的过渡期,虽然交出了世界的王冠,但却在未来较长的一段时间内仍将是影响世界的主要国家之一。 这个“权力交接”的过程,颇值得玩味。而这段历史中,英国海军的变迁有着重要的地位。本文从这一角度来解读战后初期(1945-1955)皇家海军的战略收缩。 历史上前所未有的状态:冷战 1945年当盟军在柏林菩提树下大街上阅兵,来自东西方的元帅们互相授勋时,苏联与西方集团之间的裂痕已经产生了,一场全新形式的战争已经在酝酿之中。 隆隆驶过菩提树下大街的苏联“斯大林3”坦克成为了西方国家陆军将领们的噩梦 1946年一月,在1945年的大选中被艾德礼击败的丘吉尔首相应邀访问美国,并发表演说。在细数了“国王”和“叛贼”们之间数百年的友谊、联合国还不能代替大国等等之后,他话锋一转,突然将演说推到了高潮:“从波罗的海的什切青到亚得里亚海边的的里雅斯特,一幅横贯欧洲大陆的铁幕已经降落下来。……”丘吉尔,这位大英帝国的坚定捍卫者和坚决的反共分子,以这段演说拉开了一个新时代的序幕。 朱可夫登上时代周刊的封面 丘吉尔“铁幕演说”宣告了冷战的开始 其实当年除了铁幕,还有竹幕一说,说的是我鳖,在牛牛看看来,兔子也不是啥好东西。 那个时代,我们称之为“冷战”——冷战改变了世界,也改变了英国。 英镑、殖民地,自战胜拿破仑后,日不落帝国能够富甲天下靠的就是这两大支柱。而海军,是这两大支柱赖以存在的地基。 不列颠尼亚女神手持的三叉戟在西方文化里是统治海洋的象征 大海是维系不列颠的繁荣的源泉,是与外界通商贸易、扩大势力和发挥影响的最重要途径。无论是用英镑进行国际贸易,还是从殖民地运进原料并向其倾销商品,都得依靠远洋航路。对英国来说,大海既是前线、又是后方。财富由海上流入,威胁也自海上而来。正是两百年来无数的船只不分昼夜地将全世界的财富运进英伦三岛、以及与海上马车夫和西班牙两次决定国运的大海战,这个小小的岛国才能荣登世界霸主。这就是为什么英国竭尽全力也要维持一支世界最强大海军的根本原因。 但在亲手挑开冷战大幕后,丘吉尔们才发现,对于大英帝国来说,这熟悉的一切都改变了模样。帝国无可奈何的成为了天边的一抹斜阳。连曾经让英国人自豪的“大舰队”也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失宠的皇家海军挥泪告别“大舰队” 历史上,英国海军主力舰舰队有个专门称谓:“大舰队”。可想而知,她是绝不愿意接受自己的主力舰队屈居于别人之下的,尤其是那个新大陆的表弟。 然而,空前绝后的二战在刚刚进行到半程时,人们就已经意识到,海上霸权不再取决于战列舰数量和主炮口径的大小;航母成为新的战场核心。于是,1942年,英国海军部忙不迭地决定延缓帝国海军史上最强的“狮”级战列舰以及配套舰只的建造工作,转而把集中精力集中于新型舰队航母计划上,试图建立一支航母时代的“大舰队”。 1914年皇家海军阅舰式,阵容之盛一时无双 战争结束前,英国已经建造了8艘大型舰队航母和多达24艘的轻型航母。在获悉美国开工建造更大型的中途岛级航空母舰后,英国人亦如同军备竞赛般的开工了3艘尺寸相近的马耳他级航空母舰——此时,英国还远没做好心理准备好只拥有一支二流海军。 然而,对于饱经战火蹂躏的英国来说,使用宝贵的船台来建造航母,远不如建造商船休养生息来的实在。被6年大战彻底掏空的英国财政再也没有余力维系庞大的造舰项目,在建的航母项目或停工,或取消。航母版“大舰队”之梦就此破灭。 1944年提出的“狮”级战列舰是前所未见的超级巨舰,堪与“大和”、“衣阿华”级匹敌 “前卫”是英国战列舰的绝唱,建成后却基本上充当皇家游轮 事实上,英国就连二战中

文档评论(0)

xiangxia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