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一、填空题
20. (2019 •荷泽)如图中,电流表的示数是 Ao
【分析】先确定电流表的量程、分度值,然后根据指针位置读出电流表的示数。
【解答】解:电流表使用的0-0. 6a量程,每一个大格代表0. 2a,每一个小格代表0. 02a,
电流为0.5a 。故答案为:0. 5„
25. (2019 •北部湾)(6分)小明同学经常通过观察和实验,探索物理的奥秘。在某次实验
中。
(1) 用一只 镜正对太阳光,如图13甲所示,纸板上出现的现象表明该 镜对光有
作用,是 (选填“凹”或“凸”) 镜。
(2) 用如图13乙的装置进行实验,调节纸板与 镜的距离,纸板上会出现最小的光斑,用
刻度尺测量该光斑与 镜的距离。该刻度尺的分度值为 cm, 镜与纸板的距离为
(3)把温度计的玻璃泡放置在光斑处,发现温度计的示数增大,说明光能可以转化为
能;如图13丙所示,此时温度计的示数为°C。
【答案】 (1)会聚凸(2) 1 10 (3 )内86
【解析】 (1)由图甲知,太阳光经该 镜后出现一个明亮、最小的光班,说明该 镜对光线
有会聚作用,即说明该 镜是凸 镜。 (2)由图乙知,该刻度尺相邻两条刻度线之间的距离
为1cm,所以该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cm ;据图知,纸板的位置刚好在40cm刻度处, 镜的
位置刚好在30cm刻度处,所以 镜与纸板的距离为40cm-30cm= 10cmo (3)光斑能使温
度计的示数增大,说明光能可以转化为内能;由图丙可读出温度计的示数为86°C。
13. (2019 •苏州)如图所示,木块的长度为 cm.
13. 【答案】2.25
【解析】
解:
由图知: 1cm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1个小格代表的是0.1cm=lmm,即此刻度尺
的分度值为1mm;
木块左端与3.00cm刻度线对齐,右端与5.25cm对齐,所以物体的长度为
L=5.25cm-3.00cm=2.25cmo
故答案为:2.25。
18. (2019 •广东)(1分)如图所示,图中木块的长度为 cm。
nnjnnprn
2 3 4
18. 【解答】解:
由图知,刻度尺上1cm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的长度是0.1cm=lmm,即
此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
木块左侧与1.00cm刻度线对齐,右侧与2.95cm刻度线对齐,所以木块的长度为L=2.95cm
-1.00cm= 1.95cm。
故答案为:1.95。
19. (2019 •广东)(1分)图中物体A重为 No
UJ
M
Z
/ A =
/ -
L L
U
二
I
-
『
■
2 一 三 二 二 1
一
-
J
J
丁
一
19.【解答】解:由图知:弹簧测力计上在1N之间有5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0.2N,
即此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为0.2N.此时指针指在 “1 ”后1个小格处,所以物重为G= 1N+ 1
X0.2N= 1.2No
故答案为:1.2。
20. (2019 •广东)(1分)图中秒表的读数是.
20. 【解答】解:由图示秒表可知,分针示数为5m n=300s,秒针示数为35s,则秒表示数
为 300s+35s=335so
故答案为:335。
2 1. (2019 •广东)(2分)如图所示,图甲中电流表的读数为. A,图乙中电压表的读
数为. V.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9年杭州市高考选考模拟考试——通用技术试卷8清晰版有完整答案.pdf
- 2019年河北省中考英语考试试题(笔试部分含解析).pdf
- 2019年河北省中考语文一模试卷.pdf
- 2019年河北中考数学模拟压轴综合题【规律探索性类】汇集解析卷.pdf
- 2019年河北中考数学模拟压轴综合题【新定义与阅读理解类】汇集解析卷.pdf
- 2019年河南省普通高中招生考试语文试卷.pdf
- 2019年河南省信阳市二模数学考试试卷(无答案).pdf
- 2019年河南省中考历史考试试卷(普通高中招生考试)(,无答案).pdf
- 2019年河南中考语文试题(含答案).pdf
- 2019年黑龙江省大庆市中考数学试题(含答案).pdf
文档评论(0)